瑤琳仙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瑤琳仙境[1]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境內,距杭州市區80公里,離縣城23公里,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濕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之一。2002年躋入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景區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畫家葉淺予夸它是「中國少有,世界罕見」。
最佳季節
5-8月。瑤琳洞旅遊最佳季節是夏季。杭州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也比較高,為76%。每年3月-4月春暖花開,是旅遊的旺季,氣溫在9-15℃之間,也是旅遊的最好季節。6月下旬至7月初是梅雨季節,天氣忽晴忽雨,8月上中旬是颱風多發季節,常有瓢潑大雨。氣溫在20-26℃以上。
地理環境
瑤林仙境以其神奇的地勢地貌和瑰麗多姿的鐘乳石景,吸引着全世界各國旅遊愛好者的目光。它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濕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喀斯特又稱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為特徵的地區。是地下水對可溶性塊狀石灰岩溶蝕的結果。喀斯特一詞原指亞得里亞海達爾馬提亞沿岸的石灰岩地區,現已用於類似的一切地區。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極為零散的地區,如法國的科斯、中國的廣西、美國的肯塔基州等。
促使喀斯特發育的條件是:
1、地表附近有節理髮育的緻密石灰岩;
2、中等到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環通暢。
石灰岩(碳酸鈣)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發生溶解,而這種水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縫滲透到石灰岩中,將石灰岩溶解並帶走。由於地表物質也被流水帶走,還沒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節理髮育的垂直裂縫逐漸加寬、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當雨水沿地下裂縫流動時,就不斷使裂縫加寬加深,直到終於形成洞穴系統或地下河道。狹窄的垂直縱向豎井與這些河道聯通,使地表水得已順暢地經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數都是喀斯特區。我們在照片中常見到的岩溝、天生橋、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區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夠大且頂部接近地表面,則洞頂會發生坍塌。這樣就會產生名叫落水洞的窪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常常合併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稱「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並由石灰岩中不溶殘餘特形成的土壤所覆蓋。有些地區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來的物質形成可以耕種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區,所有降水都完全滲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區連生活用水都難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則可能會出現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過地表面,然後再次消失於地底下。
溶洞王國
桐廬縣分布的石灰岩溶洞有20多個,被稱為「溶洞王國」。分水江兩岸的山林中,有瑤琳洞、垂雲洞、楊家洞、美女洞、靈雞洞、佛印洞等等。最出名的是瑤琳洞,稱為「瑤琳仙境」。瑤琳仙境共分七個洞廳,全長約1公里,總面積2.8萬平方米。其中最大的第三洞廳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洞景氣勢雄偉,十分壯觀。在這裡有一根擎天大柱般的石筍凌空矗立,稱為「玉柱擎天」。還有層層疊疊的石筍群,稱為「三十三重天」。五彩繽紛,千姿百態,遊人宛如走進虛無縹緲的神仙境地,無不讚嘆稱絕。第一洞廳雖沒有第三洞廳高大,面積4000多平方米,但其景致卻象是進入仙境的宮殿。石景有亭台樓閣,又有庭院深宮,其間還有狀似仙人和各種動物的石筍,遊人可啟開想象靈感,去尋找神話故事中的各種場景。電影《初探瑤琳洞》中,仙女起舞,和《少林小子》中三鳳送雞湯給三龍的場景,就是在這個洞廳拍攝的。這裡還有石瀑,高7米,寬13米,稱為「銀河飛瀑」,可謂「天下奇觀」。在其他洞廳里,石筍造成的景,有山、有水、有樹林峽谷、有獅子滾繡球等等。瑤琳仙境確實是一個神話的世界。在瑤琳仙境最後三個洞廳內,開發運用現代布景、燈光、音響等效果,及機械制動手段,展現了近20個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使遊人另有一番樂趣。
瑤琳洞內,曾發現了中國犀牙齒化石、西周時期木炭餘燼、東漢印紋陶片、隋唐時木炭題字、五代北宋古錢等,為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成因
據地質部門測定,在二億七千萬年以前,瑤琳地區曾是一片淺海(在該地區山上的岩石中,仍可看見淺海中的海生動物蜒蝌、蜿石蟲、海貝等的化石),經過華力西、喜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活動,形成了現在的地貌形態。
而瑤琳又具有形成溶洞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可溶解的岩石--石灰岩;二是可透水的裂縫,它具有延生和次生之分,地質學上分別稱為層理和節理斷層(原生是石灰岩在海水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層狀裂隙,次生的是由岩石經過地質構造運動而造成的裂開和風化、日曬、雨淋,岩石熱脹冷縮、動植物的破壞等);三是流動的水。這種含碳酸的水遇到堅硬的石灰岩就象一把「利鑿」記不休止地雕刻着,把毫無遜色的岩石變成現在如此嬌艷的麗石。據歷史記載,早在宋朝,詩人柯約齋就把此洞比作是仙境,清朝光緒十二年桐廬知縣楊保彝(把這個洞)提名為「瑤琳仙境」,現在這個地方清朝乾隆時期桐廬縣誌上也有記載,傳說是神仙遊樂之所。
特色
「幽、深、奇、秀」
瑤琳仙境自開放以來,以其"幽、深、奇、秀"的瑰麗景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贏得了中外遊客的熱烈讚賞。1982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厥文游瑤琳仙境時欣然題詞:"瑤琳洞曲折有致,為全國諸洞冠。名謂仙境,信不誣也。"
本着"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和"洞內是仙境、洞外是花園"的建設方針。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洞內、洞外全面綠化、設施文明的景區。景區面積達48萬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在1983年中國第三屆溶洞會議上,瑤琳仙境以"洞穴景觀好、科學保護好、開發利用好"的"三好"標準,被評為"科學建洞的典範"。2000年世界旅遊洞穴會議首次移師到亞洲並在瑤琳仙境召開,瑤琳仙境進入世界著名洞穴之列。瑤琳仙境在世界旅遊溶洞的大家庭中,也一定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