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穆旦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作品原文
作者:穆旦
1
沒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髮,到秋日枯黃,
對於生活它做不出總結,
面對絕望它提不出希望。
沒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為什麼聽不見它的歌唱?
原來它已為現實的泥沙
逐漸淤塞,變成污濁的池塘。
沒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無主人,它緊緊閉着門窗,
生活的四壁堆積着灰塵,
外面在叩門,裡面寂無音響。
那麼打開吧,生命在呼喊:
讓一個精靈從邪惡的遠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夠,
因為他在地面看見了天堂。
2
理想是個迷宮,按照它的邏輯
你越走越達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麼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現實底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豐富的心傾家蕩產。
「我是一個最合理的設想,
我立足在堅實的土壤上,」
但現實是一片陰險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腳才能通過它。
「我給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霧,」
別管有多少人為她獻身,
我們的智慧終於來自疑問。
毫無疑問嗎?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撲到哪一頭。
1976年4月
作者簡介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錚,中國現代主義詩人、翻譯家,九葉詩派成員之一,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於天津,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1]
穆旦6歲即發表習作,青年開始詩歌創作,之後一直寄情於現代詩,聯大畢業後,曾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國外深造回國後,擔任南開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穆旦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9歲。[2]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他的詩在上海詩人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四十年代初期,聞一多遍選《現代詩鈔》時,選入了他詩作十一首,數量之多僅次於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譯《中國現代詩選》在倫敦出版,其中就選譯了穆旦詩九首。1952年,穆旦的兩首英文詩被美國詩人赫伯特·克里克莫爾(Hubert Creekmore)編選入《世界名詩庫》(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時入選的其他中國詩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詩作的藝術風格、詩學傳統、思想傾向和文學史意義,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詩人和評論家較為深入地討論着,並被介紹到英語文學界。
五十年代初以來,穆旦頻受政治運動的打擊,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被迫從詩壇上銷聲匿跡,轉而潛心於外國詩歌的翻譯,直到驟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後,才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人們出版他的詩集和紀念文集,舉行「穆旦學術討論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詩歌大師」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這種種的不尋常,被稱為「穆旦現象」。[3]
袁可嘉在《詩的新方向》中認為,穆旦「是這一代的詩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遠的人才之一」,現在看來這一判斷是準確的。
袁可嘉回憶了現代文學史上現代化新詩潮的由來和發展,認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詩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實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語言藝術『現代化』的問題上,他比誰都做得徹底」。不過袁又指出,這樣的「徹底性」難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詩作中帶來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澀,使他的作品到今天還不能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賞,是我們應當吸取的教訓。[4]
王佐良認為「無論如何,穆旦是到達中國詩壇的前區了,帶着新的詩歌主題和新的詩歌語言,只不過批評家和文學史家遲遲地不來接近他罷了」。王佐良還談到了穆旦晚年的詩作,認為詩人經過將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無可企及的詩才。他認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