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芽艾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珠芽艾麻

中文學名:珠芽艾麻

拉丁學名: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Wedd.

拼音:zhuyaaima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蕁麻目

科:蕁麻科

屬:艾麻屬

珠芽艾麻 (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Wedd.)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莖上部有柔毛,刺毛具短毛枕;珠芽1-3,腋生,徑3-6毫米。葉卵形或披針形,稀寬卵形,長(6-)8-1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具牙齒,兩面被糙伏毛和稀疏刺毛,下面淺綠色,鍾乳體細點狀,基出脈3,側脈4-6對;葉柄長1.5-U)厘米,托葉長圓狀披針形,長0.5-1厘米,2淺裂。花序圓錐狀;雄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長3-10厘米,雌花序生於莖頂或近頂部葉腋,長10-25厘米,花序梗長5-12厘米。雄花花被片5。雌花側生花被片長圓狀卵形或窄倒卵形,長約1毫米,背生1枚圓卵形,兜狀,長約0.5毫米,腹生1枚三角狀卵形,長約0.3毫米;子房具雌蕊柄,柱頭絲形,長2-4毫米。瘦果圓倒卵形或近半圓形,偏斜,扁平,長2-3毫米,有紫褐色斑點;雌蕊柄後下彎;宿存花被片側生2枚伸達果近中部;果柄具膜質翅,有時果序分枝翅狀,匙形,頂端凹缺。花期6-8月,果期8-12月。[1]

特徵

株: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

莖:莖上部有柔毛,刺毛具短毛枕;珠芽1-3,腋生,徑3-6毫米。

葉:葉卵形或披針形,稀寬卵形,長(6-)8-1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具牙齒,兩面被糙伏毛和稀疏刺毛,下面淺綠色,鍾乳體細點狀,基出脈3,側脈4-6對;葉柄長1.5-U)厘米,托葉長圓狀披針形,長0.5-1厘米,2淺裂。

花:花序圓錐狀;雄花序生於莖上部葉腋,長3-10厘米,雌花序生於莖頂或近頂部葉腋,長10-25厘米,花序梗長5-12厘米。雄花花被片5。雌花側生花被片長圓狀卵形或窄倒卵形,長約1毫米,背生1枚圓卵形,兜狀,長約0.5毫米,腹生1枚三角狀卵形,長約0.3毫米;子房具雌蕊柄,柱頭絲形,長2-4毫米。

產地分布

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錫金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爪哇

產地: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甘肅及陝西。

生境:海拔1000-2400米山坡林下、林緣、半陰坡濕潤處。

功效與作用

健脾消積,祛風,除濕,活血。

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內服,煎湯,15~25g(鮮者50g);或浸酒。

選方

1、治風濕關節痛:紅禾麻根50g,紅五加皮15g,泡酒服。2、治疳積:野綠麻全草9~15g(鮮品30g)泡水服;嚴重者加雞肝或豬肝同煮服。3、治風濕麻木:紅禾麻根25g,煨水服;另用紅禾麻煎水洗。 [2]

參考來源

  1. 珠芽艾麻, 園林植物網,
  2. 野綠麻的功效與作用中醫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