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環境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環境史,簡而言之,就是由生態學的知識基礎,探討在歷史時間的架構下,人類行為和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與變遷。故環境史家在界定其研究內容時,都認為它不僅討論人類本身的問題,還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環境史的內涵

整體內涵,可由2部分加以分析:

  • 範圍--環境史家試圖擴大傳統史學的研究範疇,使之超越階級、性別、種族等議題,進而深入地往下探索,直觸地球本身,以之作為歷史研究的目標。因此研究的範圍,由19世紀的國會機構和工業機制的運作等題材,轉移到以田野、森林與空氣等等為對象。
  • 觀念--揚棄傳統上「人類經驗與自然限制無關」的假設,基本觀點認為:類並非是超自然的神奇物種,因為過去的行為而造成的生態後果,已不容人類忽視。換言之,環境史家認為,人類必須擺脫往昔的幼稚和無知,需要以「全球性」的生態觀,作為人類行為的指標依據[1]。這種思考的具體實踐,就是環境史的研究架構的產生。

中國環境史學的發展前景和當前任務

中國環境史學是一門正在蓬勃興起的新史學,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學科理論方法尚未形成體系,大量學術空白有待填補,對許多基本問題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環境史研究者需要努力加強理論探討,釐清思想觀念,通過深入系統的研究為社會提供正確的思想、知識,在生態文明建設[2]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環境史學的理論探討

總體來看,中國環境史研究興起未久,學理建構明顯欠缺,面臨諸多困惑與挑戰。當前,除了要繼續大力開展具體問題的實證研究,亟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理論探討。

視頻

環境史 相關視頻

環境史的發展:從「不為人知」到「萬眾矚目」
環境史的興起:一個被逼出來的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