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長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長利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任醫師
知名於 尤其擅長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等胸部腫瘤的各種疑難手術;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特別注重系統性淋巴結清掃,積極開展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陽性率與預後關係的臨床研究。
知名作品中國腫瘤臨床年鑑
肺癌
腫瘤外科學

王長利[1] 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主任、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學術任職:中國抗癌協會理事,中國醫師學會胸外科分會常委,《中國腫瘤臨床年鑑》肺癌專題編輯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誌》、《癌症》、《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臨床腫瘤學雜誌》等雜誌編委。

簡介

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一直從事胸部腫瘤臨床外科工作,主要從事肺癌早期診斷、外科治療、綜合治療及肺癌相關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尤其擅長肺癌的各種疑難手術及肺癌手術的系統性淋巴結清掃術;開展了縱隔鏡手術,提高了肺癌診斷及分期的準確性;積極推廣並熟練開展完全胸腔鏡下肺癌切除術。依據不同的病情及病人身體情況,施行複雜擴大手術、微創手術及常規手術,並全部聯合行系統性淋巴結清掃術,每年行肺癌手術300餘例。 主要從事肺癌早期診斷、外科治療、綜合治療及肺癌相關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尤其擅長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等胸部腫瘤的各種疑難手術;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特別注重系統性淋巴結清掃,積極開展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陽性率與預後關係的臨床研究。先後主持開展複雜的肺葉袖式切除術,氣管血管雙袖式肺葉切除,隆突切除重建術,氣管腫瘤切除術等擴大手術,主持開展全腔鏡下肺癌肺葉切除術,縱隔鏡下縱隔淋巴結切檢術等新技術新業務,顯著的提高了各種胸部腫瘤手術的治癒率。對中晚期胸部腫瘤的綜合治療,特別是對局部晚期肺癌(ⅢA、ⅢB期)的新輔助治療有深入的研究,並有很好的臨床實踐效果,因病施治,治療規範、恰當,積極開展個體化治療,提高了胸部腫瘤總體治癒率。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肺癌》,參編《腫瘤外科學》等專著。承擔了國家、市級和局級等各級科研課題多項。 對中晚期肺癌的綜合治療有深入研究,積極開展個體化治療,提高了肺癌總體治癒率。主持、參加10餘項國內外多中心臨床研究,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部分論文被SCI收錄。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市局級等課題8項。獲得2項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主編、參與編著多部專著。

兼任

1996年以胸外科優秀專業人才的形式自牡丹江市腫瘤醫院調入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現任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主任,同時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醫療工作31年來,他的成長道路印滿奉獻的足跡,這個普普通通的醫務工作者,用金子般的心靈和誠實勤懇的勞動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和尊重。於1991年至1996年連續五年榮獲牡丹江市勞動模範;2002年榮獲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2006年榮獲天津市勞動模範;2010年榮獲天津市衛生行業「十佳醫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醫術精湛

王長利同志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肺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他努力鑽研本專業理論,對技術精益求精,能獨立完成胸部各類型腫瘤的高難度手術及綜合治療,其嫻熟和精湛的外科手術技巧得到同行的讚許。

如开展纵隔镜技术,进行肺癌的术前病理分期,对于一些过去难以确诊的纵隔肿物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积极开展胸腔镜的微创技术,每年完成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200余例,使一些体质差,心肺功能不正常而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得到了积极治疗。

他率先在科內提倡肺癌手術銳性分離,系統性完全性清掃肺門及縱隔淋巴結,並要求淋巴結清掃區域要達到10個以上,平均每例清除的淋巴結數目在20枚以上。通過技術創新、引進及開展,使肺癌術後的5年生存率由十年前的35%提高到目前的50%,在同行中獲得較高評價。

他還參與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課題二項,承擔國家、市級和局級等各級科研課題多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肺癌》,參編《腫瘤手術學》等專著。

醫德高尚

王長利主任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具備優秀的職業道德素養和人文關懷精神,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尊敬和好評。

他在胸部腫瘤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中,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真誠的對待每一位病人,贏得廣大患者的讚譽。多年來,經常有一些疑難腫瘤病患者經過多方求醫,慕名而來。他始終秉承「醫者父母心」的人道主義精神,把愛心和溫暖傳遞給每一位患者。

曾經有一位患者,出院八年後寄來一封感謝信,表揚王長利主任。這名患者當初被診斷為氣管惡性腫瘤,曾去多家醫院求醫,都未能得到有效救治,最終慕名來津就診。王長利主任組織全科討論,制定治療計劃,對其成功地實施了手術。當時有同行勸王長利主任不要冒這麼大的風險。但王長利主任堅決的說,「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目前手術是能夠救治這名患者的唯一方法,如果我們錯過了最後的手術機會,怎麼對得起醫生這個稱呼,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王長利主任每天早晨7點多來到醫院開始查房、手術,晚上通常要7點以後才能離開醫院,平均每天在醫院的時間超過12小時。他就是這樣忘我的工作着,以最大的工作熱情,最高超的醫術回報着社會。

示範帶頭

王长利主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解决医疗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了科室的发展和学科建设。

擔任科主任以來,他一直把科室團隊建設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提出把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費用、服務態度、醫德醫風、醫患溝通作為科室建設的重點。在他的帶領下,肺癌診治中心在院內率先推出了聯合專家門診,極大方便了患者就醫,使肺癌治療逐步規範化、個體化。科室內學術風氣濃厚,臨床技能和科研能力水平不斷提高,2011年申報國家衛生部胸外科全國臨床重點專科獲得批准。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王長利主任深深的體會到「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只有全科每一個醫護人員的水平都不斷提高,同心同德一條心,才能把醫療工作干好,才能更好的為病患服務!

視頻

王長利教授:肺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應用 [2018華人腫瘤放療協作組(CRTOG)年會]

視頻

王長利教授:EGFR-TKI治療在肺癌治療中的地位

視頻

王長利:EGFRTKI在早期肺癌治療上是否有必要開展相關探索性研究

視頻

王長利:2016年ASCO年會肺癌治療進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