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貽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貽芳
中國科學院院士
原文名 Wang Yifang
出生 1963年2月20日
江蘇省南京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王貽芳,男,1963年2月20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實驗高能物理學家[1]中國科學院院士[2]、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3],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4]],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5]

1984年王貽芳從南京大學畢業後前往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參加物理學家丁肇中領導的L3實驗,專業研究高能粒子 ;1991年獲得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實驗室任研究人員;1996年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任助理研究員;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1年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2年3月8日王貽芳團隊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該實驗入選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2013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1月9日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6] 。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7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7]

王貽芳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在中微子方面,是大亞灣實驗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領導完成其設計、建設與研究;提出並領導了江門中微子實驗。在正負電子對撞方面,領導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的研究 。

人物履歷

1963年2月20日,王貽芳出生於江蘇南京,家住南京清涼山漢中門附近,小學就讀家門口的清涼山小學,中學就近在南京市第四中學上學。

1980年,考入了南京大學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 。

1984年5月,即將畢業的王貽芳獲得了物理系的推薦來到上海,參加丁肇中教授面向全國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試,被丁肇中選中,赴其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的L3實驗深造,在其指導下研究高能粒子 。

1990年,出任"新粒子尋找組"組長,在所有L3實驗物理分析小組組長中,唯有他是一名學生。

1991年9月,在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任研究人員(至1992年6月),在被L3實驗組內部認為是不可能的情況下,精確測量出了陶輕子的極化。同年獲得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博士學位。

1992年6月至1996年3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實驗室任研究人員。

1996年4月至2001年2月,向丁肇中請辭,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任助理研究員。

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2001年12月,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2年3月8日,王貽芳團隊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該實驗曾入選2012年年末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 。

2013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

2015年11月9日,王貽芳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

2017年1月10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獎一等獎,王貽芳擔任主要完成人 。

2019年9月7日,獲得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人物生平

師承丁肇中

1984年5月,即將從南京大學畢業的王貽芳來到上海。在這裡,他將參加丁肇中面向全國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試。

通過筆試進入面試的王貽芳第一次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導師——丁肇中教授。

「他當時問了幾個問題,比如『波在海水中傳播,長波傳得遠還是短波傳得遠?』,這些問題用大學普通物理的知識就能解決,但考驗的是基礎牢不牢靠,能否靈活運用。」王貽芳對那次面試記憶猶新。

毫無疑問,王貽芳獲得了丁肇中的青睞。隨後11年,從1985年到1996年,他在丁肇中的指導下研究高能粒子,參與L3實驗。這為他以後從事中微子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丁肇中的L3實驗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那裡擁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L3實驗組,王貽芳展露了物理天賦:一年時間內發表3篇論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尋找組」組長,在所有L3實驗物理分析小組組長中,唯有他是一名學生;1991年,在被L3實驗組內部認為是不可能的情況下,精確測量出了陶輕子的極化。

緣結中微子

但在歐核中心待了10年,王貽芳感到:L3實驗匯聚了14國、30多所科研機構的400多名科學家,年輕人在這樣一個大型項目里,起到的作用和影響有限。

王貽芳
王貽芳: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大型對撞機?

同時,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尚在設計階段、只有20人、研究中微子的小項目吸引了他。

1996年,他向丁肇中請辭,並成為斯坦福大學項目里的骨幹技術人員。

在這個小項目里,王貽芳什麼都干,有時候甚至充當電焊工。但正是什麼都干,讓王貽芳了解了高能物理實驗的各個方面。

也正是這個實驗,中微子研究正式走進王貽芳的物理世界。儘管當時中微子還並非研究熱門,但王貽芳樂在其中。

尋找θ13

隨着斯坦福項目的結束,王貽芳不知不覺在美國已待了6年。工作已穩定,買了房子,兒子和女兒也相繼出生,家庭也和諧。但他卻做了一個決定:回國。

2000年,王貽芳入選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2001年12月他回到祖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員。

2003年冬天,王貽芳留意到:關於利用反應堆中微子來測θ13已成為國際熱點,多個外國團隊正打算進行同類實驗。一場競爭激烈的賽跑悄然展開。王貽芳開始參與其中,設計了一個自己的實驗,並多方奔走,呼籲國內也開展同類研究。

2006年底,在許多人的努力下,由中國主導、中美兩國合作、100多位科學家參與的大亞灣中微子國際項目正式啟動,這是美國能源部在基礎研究領域對外投資第二大的國際合作。2007年10月,大亞灣核反應堆300米外中微子實驗室建設啟動。

經過3年的建設、1年的安裝,2011年12月24日,大亞灣的探測器準備就緒。但此時,中國已在這場尋找中微子的賽跑中落後許多:

早在2011年6月15日,日本T2K中微子實驗就發表了θ13的測量結果,但置信度只有2.5個標準偏差(按國際慣例,置信度在3個標準差以下的測量結果叫跡象,處於3—5個標準差之間的結果叫證據,超過5個標準差的實驗結果才叫發現)。儘管T2K的這個結果最多只能被稱作「跡象」,但這一研究仍被歐洲的《物理世界》列為當年十大物理突破的第7位。隨後美國和法國的實驗也相繼宣布發現了1.7個標準偏差的跡象。韓國的實驗也在2011年8月開始運行。

但55天之後,王貽芳卻領先一步。2012年3月8日,大亞灣國際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即θ13,其數值為8.8度,置信度有5.2個標準差,也就是可以被明確稱作「發現」。

「這是中國本土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物理學成果」,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成員、美國傑佛遜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羅伯特·麥克歐文這樣評價。

開始新征程

中微子的項目成果發布後,不少媒體直接將其同諾貝爾獎聯繫在一起,理由是此前發現大氣中微子振盪、太陽中微子振盪的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都獲得了這一殊榮。

2012年年末,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準時出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成功入選。

面對讚揚,王貽芳很平靜:「過譽了。2002年中微子振盪獲獎,是原創性的,證實了中微子振盪的存在,我們只是在繼續推進而已。」

2013年,大亞灣中微子實驗二期項目即將啟動,王貽芳開始了新征程,繼續研究中微子,這種生活方式,一成不變。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王貽芳參加L3,AMS,Palo Verde和Kam Land等實驗,在中微子物理、e+e-對撞物理、宇宙線與天體物理、探測器設計與建造、數據分析方法等方面發表了200多篇文章。首次提出"Swap Method" 以解決時間不對稱信號中的時間對稱本底問題,對低本底中微子實驗具有重要意義;首次完整地計算出宇宙線引致的中子產額及能譜,掃除了國際上圍繞這一問題20多年的混亂,對低本底中微子實驗、質子衰變、雙b衰變、暗物質尋找等均有重要意義。在國外領導完成了多項實驗工作,如負責Palo Verde中微子實驗的電子學、觸發、數據獲取、離線軟件以及物理分析;AMS 與 KamLAND 實驗的蒙特卡羅模擬與設計等。先後擔任 L3 實驗的新粒子尋找組組長與多光子態物理分析組組長,在新粒子尋找,tau物理,QCD等方面有多篇以L3合作組名義發表的文章 。

王貽芳加入高能所以來,主要從事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擔任了北京譜儀總體(BESIII)主任,成功領導了新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現任BESIII國際合作組發言人,領導BESIII的科學研究。另一個是中微子物理與探測器的研製。提出了在大亞灣核電站用反應堆中微子測量中微子混合角sin22q13的完整實驗計劃,包括探測器的設計,本底的估計,誤差分析和解決辦法,最佳實驗點的選取等。現任大亞灣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人和工程經理,領導了實驗的設計、建設和科學研究 。

學術論文

1、*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Partial wave analysis of psi(2S) -> p(p)over-bar eta,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8(3), 2013/8/26.

2、*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B[psi(3686) -> pi(+)pi(-)J/psi] and B[J/psi -> l(+)l(-)],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8(3), 2013/8/12.

3、*Zhang ShuHua;Wang YiFang; Ye Mei; Li XiaoNan; Zhang YinHong; Xu Jun; Min Jian; Du XiaoFeng; Zeng Lei,Detector control system for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6(8), pp 1966-1973, 2013/8.

4、*Li, Yu-Feng; Cao, Jun;Wang, Yifang; Zhan, Liang,Unambigu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neutrino mass hierarchy using reactor neutrinos,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8(1), 2013/7/16.

5、*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i;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Search for baryonic decays of c psi(3770) and psi(4040),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11), 2013/6/21.

6、*Ablikim, M.; Achasov, M. N.; Ai, X. C.;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Observation of a Charged Charmoniumlike Structure in e(+)e(-) -> pi(+)pi(-) J/psi at root s=4.26 GeV,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0(25), 2013/6/17.

7、*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Search for the lepton flavor violation process J/psi -> e mu at BESIII,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11), 2013/6/17.

8、*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Study of J/psi -> omega p(p)over-bar at BESIII,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11), 2013/6/3.

9、*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ger, N.;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psi ' events at BESIII, Chinese Physics C, 37(6), 2013/6.

10、*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Measurement of eta ' -> pi(+)pi(-)e(+)e(-) and eta ' -> pi(+)pi(-)mu(+)mu(-),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9), 2013/5/28.

王貽芳
代表王貽芳發表獲獎感言

11、*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ger, N.;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Partial wave analysis of J/psi -> gamma eta eta,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9), 2013/5/21.

12、*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Study of c (3686) -> omega K(K)over-bar pi decays,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9), 2013/5/20.

13、*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Measurements of the branching fractions for J/psi and psi ' -> Lambda(Lambda)over-bar pi(0) and Lambda(Lambda)over-bar eta,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5), 2013/3/5.

14、*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Evidence for eta(c)(2S) in psi(3686) -> gamma(KSK +/-)-K-0 pi(-/+)pi(+)pi(-),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5), 2013/3/4.

15、*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Study of the near-threshold omega phi mass enhancement in doubly OZI-suppressed J/psi -> gamma omega phi decays,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3), 2013/2/22.

16、*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Measurements of baryon pair decays of chi(cJ) mesons,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3), 2013/2/15.

17、*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Ferroli, R. Baldini;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Search for eta and eta ' -> pi(+)e(-)(v)over-bar(e) + c.c. decays in J/psi -> phi eta and phi eta ',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3), 2013/2/15.

18、*Ablikim, M.; Achasov, M. N.;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An, Z. H.;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Evidence for eta(c) -> gamma gamma and measurement of J/psi -> 3 gamma,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3), 2013/2/8.

19、*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Search for eta and eta '; invisible decays in J/psi -> phi eta and phi eta ';,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1), 2013/1/24.

20、*Ablikim, M.; Achasov, M. N.; Albayrak, O.; Ambrose, D. J.; An, F. F.; An, Q.; Bai, J. Z.; Ban, Y.; Becker, J.; Bennett, J. V.; Bertani, M.; Bian, J. M.; Boger, E.; Bondarenko, O.; Boyko, I.……,Measurements of psi '; -> (p)over-barK(+)Sigma(0) and chi(cJ) -> (p)over-barK(+) Lambda, Physical Review D - Particles, Field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87(1), 2013/1/18.

人才培養

2014年4月,南京大學和王貽芳所在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了"粒子與核物理英才班",共同培養對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同步輻射、粒子天體物理、宇宙學等學科感興趣,有志於從事相關領域方向研究的本科生。王貽芳還不定期回到南京大學,給"粒子與核物理英才班"的學生們開講座 。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2年 CCTV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201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3年5月25日 第六屆科技獎"基礎科學獎" 周光召基金會
2014年4月 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首位中國科學家) 美國物理學會
2015年 第20屆"日經亞洲獎"科學技術獎
2015年11月9日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首位中國科學家)
2015年12月7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6月 中國科學之星
2016年10月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年11月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7年2月 布魯諾·龐蒂科夫獎
2018年10月11日 意大利共和國指揮官勳章
2019年9月7日 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社會任職

2012年4月-2016年4月,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實驗物理中心主任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王貽芳
王貽芳

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理事長

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理事長

亞洲未來加速器委員會副主席

國際未來加速器委員會委員

全球華人物理學會理事

個人生活

王貽芳有一子一女,女兒從小到大的物理學習,身為物理科研工作者的王貽芳卻從沒插過手,女兒在國內讀完高中後申請美國高校,專業選擇時諮詢過王貽芳的意見,王貽芳沒有表露半點希望孩子"子承父業"學物理的想法,給女兒充分的自主權 。

人物評價

王貽芳領導的中國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因中微子振盪的基礎性發現和研究,揭示了超越標準模型的新前沿 。(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評)

王貽芳領導的中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團隊首次精確測量了其振盪幅度sin2θ13,開啟了未來中微子發展的大門 。 (2016年布魯諾·龐蒂科夫獎評)

王貽芳在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 。(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評)

視頻

王貽芳:站在未來看中國科學2020年10月09日發布

===中科院院士王貽芳分享「幽靈粒子」中微子研究成果===2019-11-0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