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珪李靖》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目錄

原文

杜子美《送重表侄王評事》詩云:「我之曾老姑,爾之高祖母。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箕帚。俄頃羞頗珍,寂寥人散後。」云云。「上雲天下亂,宜與英俊厚。向竊窺數公,經綸亦俱有。次問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雲風雲合。龍虎一吟吼。願展丈夫雄,得辭兒女丑。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及乎貞觀初,尚書踐台斗。夫人常肩輿,上殿稱萬壽。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觀此詩,疑指王珪。珪相唐太宗,贈禮部尚書。然細考其事,大不與史合。蔡絛詩話引《唐書列女傳》云:「珪母盧氏,識房、杜必貴。」質之此詩,則珪母乃杜氏也。《桐江詩話》云:「不特不姓盧,乃珪之妻,非母也。」予按《唐列女傳》元無此事,珪傳末只云:「始隱居時,與房玄齡、杜如晦善,二人過其家,母李窺之,知其必貴。」蔡說妄雲有傳,又誤以李為盧,皆不足辨。但唐高祖在位日,太子建成與秦王不睦,以權相傾。珪為太子中允,說建成曰:「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殿下但以長年,位居東宮,無大功以鎮服海內,今劉黑闥散亡之餘,宜自擊之,以取功名。」建成乃請行。其後楊文干之事起,高祖責以兄弟不睦,歸罪珪等而流之。太宗即位,乃召還任用。久之,宴近臣于丹霄殿,長孫無忌曰:「王珪魏徵,昔為仇雔,不謂今日得同此宴。」上曰:「珪、征盡心所事,我故用之。」然則珪與太宗非素義明矣。《唐書》載李氏事,亦采之小說,恐未必然,而杜公稱其祖姑事,不應不實。且太宗時宰相,別無姓王者,真不可曉也。又有杜光庭《虬須客傳》(《虬須客傳》當為《虬髯客傳》之誤)雲,隋煬帝幸江都,命楊素留守西京,李靖以布衣往謁。竊其一妓,道遇異人,與俱至太原,因劉文靜以見州將之子,言其真英主,傾家資與靖,使助創業之舉,即太宗也。按史載唐公擊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變。後高祖定京師,將斬之而止,必無先識太宗之事。且煬帝在江都時,楊素死已十餘年矣。此一傳,大抵皆妄雲。

譯文

杜甫《 送重表侄王評事》 詩說:「我之曾老姑,爾之高祖母。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算帚,俄傾羞頗珍,寂寥人散後。」 等等。「上雲天下亂,宜與英俊厚。向竊窺數公,經綸亦俱有。次問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雲風雲合。龍虎一吟吼。願展丈夫雄,得辭兒女丑。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及乎貞觀初,尚書踐台斗。夫人常肩輿,上殿稱萬壽。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看這首詩,有可能是指王硅。王硅是唐太宗時的宰相,被贈禮部尚書。然而仔細考證這件事,歷史記載很不相符。蔡絛《詩話》 引《唐書列女傳》 的話說:「王硅的母親盧氏,看出房玄齡、杜如晦一定會富貴。」跟這首詩對證,那麼王硅的母親竟是杜氏。《桐江詩話》 說:」不僅不姓盧,還是王硅的妻子,而不是母親。」我考證,《唐列女傳》 原來沒有這件事,王硅傳末尾只說:「當初隱居的時候,跟房玄齡杜如晦很友好,兩個人到他家裡,母親李氏暗中窺看他們,知道他們一定會富貴」。蔡絛的話亂說有傳,又把李氏說成盧氏,都不值得分辨。只是唐高祖在位的時候,太子建成與秦王不和睦,使權術相互傾軋,王硅當時是太子中允,就勸說太子建成說:「秦王的功勞極大,朝內朝外都心服他,您只是因為年長,身為太子住在東宮之內,沒有大的功勳使天下人信服,現在劉黑闥被打散的餘部,您應該自已去攻擊他們,好取得功業名望。」建成就請求出征。後來楊文幹的事情發生了,唐高祖責怪他們兄弟不和,歸罪於王硅等人並流放了他們。唐太宗即位以後,才召回來任用。很久以後,皇上在丹霄殿為身邊的大臣設宴,長孫無忌說:「王硅、魏徵過去是仇家,沒想到現在能夠一起參加這次宴會。」皇上說:「王硅和魏徵能夠對他們所服事的人盡心,所以我任用他們。」從這件事來看,王硅跟唐太宗不是早就認識的就很清楚了。《 唐書》 記載的李氏的事,也是從小說中採摘來的,恐怕不一定對,而杜甫稱說他祖姑的事,不應該不是事實,而且唐太宗時的宰相,沒有別人是姓王的,真是不能弄明白。另外,杜先庭《虬須客傳》說,隋煬帝到江都去,命令楊素留守西京.李靖以平民的身份前去拜見楊素,暗中帶走了他一名妓女,路上遇見了奇異的高人,異人跟他們一起到太原,通過劉文靜見州將的兒子,說他將是真正英明的君主,於是異人把所有的家產資金給了李靖,讓他幫助創建國業的大事。州將的兒子就是唐太宗。據考證,歷史記載唐公攻打突厥時,李靖察覺他有不同平常的志向,自己拘禁了皇上,發動緊急兵變,後來唐高祖平定京師,打算殺了李靖又沒有殺,可見一定沒有李靖事先就認識唐太宗的事。再說隋煬帝在江都的時候,楊素已經死了十多年了。這一篇傳奇,大概都是虛妄的。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王珪李靖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