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滸傳》中的王煥形象

王煥是中國宋元時期的古典文學形象,尤其是話本雜劇戲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是追求自由戀愛與從軍殺敵兩全其美的理想化典型。

同時王煥也以一名老將和「十節度」之首的身份出現在文學名著《水滸傳》中。

目錄

南戲中的王煥

作為文學形象的王煥最早出現於南宋,「王煥戲文」屬於最早的一批南戲劇目之一。

永樂大典》中作《風流王煥賀憐憐》,徐渭南詞敘錄》中作《賀憐憐煙花怨》,劇本已失散,目前遺留下來的只有22支殘曲。

 
《逞風流王煥百花亭》:《逞風流王煥百花亭》,簡稱《百花亭》,元代雜劇,作者無名氏。四折一楔子,末本。情節出南宋黃可道《風流王煥賀憐憐》戲文及宋話本《洛京王煥》。

劉一清錢塘遺事》記載:「至戊辰己巳間,王煥戲文盛行於都下。始自太學,有黃可道者為之。」

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寫道:「南宋戲文,可考的有《趙貞女蔡二郎》、《王魁》、《樂昌分鏡》、《陳巡檢梅嶺失妻》、《王煥》、《張協狀元》等。除《張協狀元》外,均無傳本。」根據各種零星記載,可以得知南宋「王煥戲文」的大概情節:

  風流秀才王煥與名妓賀憐憐邂逅於百花亭而定情,後王煥金錢用盡,被老鴇趕出。賀憐憐私助王煥盤纏投軍延安府。王煥立功受封西涼節度使,歷經波折,王賀得以團圓。

  王煥的故事在宋元之際引起很大轟動,其對愛情的描寫引起了一些婦女反抗夫權的行為,《錢塘遺事》記載:「一倉官諸妾見之,至於群奔,遂以言去。」 [1]

元雜劇中的王煥

完整流傳下來的王煥戲劇,最著名者為元雜劇《逞風流王煥百花亭》,簡稱《百花亭》,無名氏所作。大致劇情為:

  王煥生性風流,據此大家常叫他「風流王煥」。話說時值清明,王煥前往百花亭遊春,途中對著名娼妓——賀憐憐,一見鍾情,在賣查梨條的幫助下,兩人終於起到了一起,生活了半年之久,高邈將軍強制趕走了王煥,逼迫賀憐憐下嫁於他,移住承天專賣店,賀憐憐托王小二傳達對王煥的思念,王煥扮作賣查梨條的小販,一路叫賣吆喝,到寺里與心上人相會。憐憐用首飾,資助王煥,讓他去西延邊關從軍立功,並告之高邈的許多違法行為。

王煥投延安府鎮西夏立功榮歸,升西涼節度使,告高邈盜用官錢買妾等罪行,奪回愛人賀憐憐。[2]

《水滸傳》中的王煥

《水滸傳》第78回《十節度議取梁山泊[[宋公明[[一敗高太尉》中,王煥作為高俅派去征討梁山泊的「十節度」之首「河南河北節度使」登場,「使一條長槍」,與林沖大戰「約有七八十合,不分勝敗」。[3][4]

王煥在《水滸傳》中的出場時間並不長,也沒有太多的個人特徵、經歷描述,只通過宋江之口透露出是位「年紀高大」的老將。

但是鑑於「十節度」中多數人物都在《醉翁談錄》等關於宋元話本的記載中出現,如徐京李從吉等,且有明確的「節度使」這一身份,基本可以確定《水滸傳》中的王煥應是從宋元戲文雜劇中移植過來的人物。[5]

參考文獻

  1.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南宋戲文,可考的有《趙貞女蔡二郎》、《王魁》、《樂昌分鏡》、《陳巡檢梅嶺失妻》、《王煥》、《張協狀元》等。除《張協狀元》外,均無傳本………………可見南戲大約在宣和之後即由溫州的藝人創立,到宋光宗朝已流傳到都成臨安(今杭州),盛行於浙閩一帶。在咸淳四年(1268),更有太學生黃可道創作的《王煥》戲文,盛行於都下。
  2. 當前位置: 全息網 > 文學 > 資源 > 文學史 > 中國文學史 > 古代文學 > 元代戲曲 時間:2014-04-17 11:37
  3. 水滸全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2-01]
  4. 齊裕焜《水滸戲的貢獻不可抹殺》,選自《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2期
  5. 《宋史·卷四百六十八》:諸將劉延慶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相繼至,盡復所失城。四月,生擒臘及妻邵、子毫二太子、偽相方肥等五十二人於梓桐石穴中,殺賊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