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行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行霈
袁行霈
出生 (1936-04-18)1936年4月18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春澍
知名作品 《中國文學史》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基本信息

袁行霈字春澍,江蘇武進(今常州市武進區)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1936年4月18日生於山東[[濟南,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市武進區)。著名古典文學專家。現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年刊主編、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人文學部主任。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顧問組顧問、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個人經歷

袁行霈,出身於一個傳統的讀書人家庭,家庭培養了袁行霈對古典文學的興趣。1953年袁行霈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7年北大中文系畢業留校任教 ,從此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帶着學生到北京城子煤礦半工半讀,每周三天下礦井挖煤三天上課,持續了兩個多月。接着又到密雲鋼鐵公社勞動了大半年,燒過鍋爐,做過爐前工、木工、鑄工。1959年夏袁行霈又下放到齋堂公社白虎頭大隊勞動。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1962年以後那段狠抓階級鬥爭的歲月里,先生被定為全校的"白專"典型。

文革開始後,受到批判,下放鯉魚洲"五七幹校"勞動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車事故中,從鄱陽湖大堤上摔下來,差一點丟了性命。在壓抑的氛圍中,先生感到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那是我一生中最不開心的時候"。

1977年高校恢復招生後,袁行霈在北大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國文學史、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李賀研究、唐宋詞研究等課程。袁行霈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進取,取得較好的效果。

1979年晉升講師。獨自撰寫了《山海經初探》《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考辨》《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等論文在1979年發表,開始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1982年至1983年,袁行霈應日本東京大學的邀請,前往講授陶淵明研究等五門課程。1984年成為中文系特聘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1992年至1993年,袁行霈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4年任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中華文明之光"(150集)總顧問。1997年以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訪問研究,並在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演講。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1999年出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被北京大學確認為資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為教授(與北京大學聯聘)。此外,先後在日本愛知大學,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以及香港大學、台灣大學講學。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5] 2006年1月18日,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主要成就

《陶淵明集箋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陶淵明研究》、《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合著)、《中國詩學通論》(合著)、《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主編之一)、《袁行霈學術文化隨筆》、《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中國文學史》(主編)、《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文明史》(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4卷本)(主編)。

學術生涯

1953年,先生考進北京大學,從此受到嚴格的學術訓練。1957年畢業,被林庚先生留做助教。在1960年至1964年的幾年間,袁行霈和陳貽焮先生一起跟隨他們的導師林庚先生主編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還參加了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的選注工作。做這些工作需要閱讀大量的作品和史料,為袁行霈今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78年先生在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縱通」與「橫通」》,文章不長,卻是先生第一次公開地表白自己的學術追求,預示着袁行霈學術道路上一個新的開始。文章指出:所謂「縱通」是「就文學論文學,着重研究文學史上各種現象、體裁、流派的發生、發展和衰落;研究一個個時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啟下的影響;力求將上下三千年文學發展的來龍去脈整理清楚」。所謂「橫通」就是力求將文學和史學、哲學、宗教、藝術乃至自然科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並努力從它們的關聯上,從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的關係上,尋求帶有規律性的東西」。袁行霈認為將「縱通」與「橫通」結合起來,從更廣闊的背景上觀察和研究文學發展的歷史,「一定會有很多新的發現,甚至開拓出一些新的學科領域」。

1987年袁行霈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出版,此後在日本又出版了此書上編的日文譯本,在韓國出版了全書的韓文譯本。學界對於這一專著的認可令先生感到欣慰,然而談及這本書的時候,先生屢屢提及的卻是林庚先生所作的序言,其中顯示了兩代學者心靈的脈脈相通,特別是袁行霈對導師的感恩之情。林庚先生在序言中說:「人之會心,或囊括宇宙,或隱於針鋒,靈犀脈脈,若相問答。行霈為學多方,長於分析,每觸類而旁通,遂遊刃於群藝,嘗倡邊緣之學;舉凡音樂、繪畫、宗教、哲學,思維所至,莫不成其論詩之註腳。本書上編蓋由淺入深,沿波以探源;下編則青山歷歷,峰巒自見。仿佛兩條坐標軸構成一幅坐標圖,交輝映照,互為表里。話固不可以若是其幾也,譬喻又總是跛足的,不知其可耶非耶。多年來行霈時叩我柴扉,每縱談終日,樂而忘返;蓋習以為常,亦性之所近也。」 1987年袁行霈應邀到日本愛知大學講學,此後不久出版的《中國文學概論》就是這次講學的講稿。

袁行霈認為做學問無非是兩種方法:一種是把複雜的事情說得簡單明白;另一種是對簡單的事情,作出深入細緻的分析。先生認為,學問也和詩歌一樣具有氣象。「學問的氣象,如釋迦之說法,霽月之在天,莊嚴恢弘,清遠雅正。不強服人而人自服,無庸標榜而下自成蹊。」而形成這種氣象至少有三個條件:第一是敬業的態度,對學問十分虔誠,一絲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長,不攻人短,不存門戶之見;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潛心學問,堅持真理,堂堂正正。先生說,具有大家氣象的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袁行霈們學術的格局和視野開闊,能夠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處處顯示出總攬全局的能力;袁行霈們的學問都具有開山之功,開拓新領域,建立新學科,發凡起例,垂範後學;袁行霈們都是學問和道德並重,用正直、誠實、剛強成其寬容、獨立之氣象。

1995年,教育部請袁先生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文學史》。袁行霈約請了19所高校的29位學者,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氣氛,大家團結一致,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完成了全部書稿,共四卷。袁行霈不但將這部書定位為教材,也定位為學術著作,因為好的教材都應反映最新的學術成果,並有獨到的見解。袁行霈還親自撰寫了總敘論、第三卷敘論,以及第三卷的兩章。袁行霈利用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的機會統改書稿,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夜以繼日辛苦了將近四個月。袁行霈手提着一箱子書稿,從中國到美國,又從美國返回中國。

個人成就

主要著作

《陶淵明集箋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陶淵明研究》、《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合著)、《中國詩學通論》(合著)、《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主編之一)、《袁行霈學術文化隨筆》、《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中國文學史》(主編)、《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文明史》(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4卷本)(主編)

學術著作

內容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主編之一,中華書局,1963年)

《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以及元代部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另有台灣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1996年增訂本;另有台灣版、日譯本、韓文譯本,分別在台灣、日本、韓國出版) [7]

《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主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另有台灣版)《中國文學概論》(香港三聯出版社,1988年;另有內地版、台灣版)

《中國詩學通論》(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陶淵明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陶淵明集·附和陶詩六種》(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袁行霈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中國文學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2003年4月)

《唐詩風神及其袁行霈》(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文章

家(《山東文學》1958年01期)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也談山水詩的產生問題(《文學評論》1961年04期)

評介《陶淵明詩文匯評》(《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1年06期)

崇高的人格偉大的詩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03期)

王維詩歌的禪意與畫意(《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02期)

感受聯想修養——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鑑賞(《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論意境(《文學評論》1980年04期)

論屈原的人格美(《學術月刊》1981年02期)

論李杜詩歌的風格與意象(《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04期)

中國古典詩歌的多義性(《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2期)

閱讀古典詩詞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北京電大學刊語文版》1984年第6期)

陶謝詩歌藝術的比較(《九江師專學報》1985年Z1期)

以賦為詞——試論清真詞的藝術特色(《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5期)

溫詞藝術研究——兼論溫韋詞風之差異(《學術月刊》1986年02期)

詞風的轉變與蘇詞的風格(《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03期)

探索中國詩歌藝術的奧秘(《讀書》1987年06期)

李白的宇宙境界(《中國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國李白學會第二屆年會紀事,1989年)

陶淵明謝靈運與慧遠(《中國典籍與文化》1992年01期)

陶淵明的《閒情賦》與辭賦中的愛情閒情主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5期)

開放的國學與開放的《國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陶淵明享年考辨(《文學遺產》1996年01期)

古典詩詞與情趣的陶冶(《中國大學教學》1996年02期)

評中島敏夫整理本《唐詩類苑》及其研究(袁行霈、佐竹保子,《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03期)

陶詩主題的創新(《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01期)

關於文學史幾個理論問題的思考——新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盛唐詩歌與盛唐氣象(《高校理論戰線》1998年12期)

守正出新及其袁行霈——關於中國文學史的編寫與教學(《中國大學教學》1999年06期)

陶詩析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學術風氣與學者風範(《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5月22日)

中國傳統的文學崇高觀與新世紀的文學理念(《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01期)

逝川之嘆——古代哲人和詩人對時間的思考(《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03期)

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李白《古風》(其一)再探討(《文學評論》2004年01期)

玉真公主考論——以其與盛唐詩壇的關係為歸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唐詩風神(《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李林甫與盛唐詩壇(丁放、袁行霈,《文學遺產》2004年05期)

讀張風《淵明嗅菊圖》(《榮寶齋》2004年06期)

文化的饋贈(《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唐玄宗與盛唐詩壇——以其崇尚道家與道教為中心(丁放、袁行霈,《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讀陳洪綬《博古葉子》陶淵明像(《榮寶齋》2005年02期)

袁行霈把一生獻給文博事業———紀念朱家蟳先生(《人民政協報》2006年3月16日)

古代繪畫中的陶淵明(《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文學、文化、文明:橫通與縱通——袁行霈教授訪談錄(《文藝研究》2006年12期)

中華文明的歷史啟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楊氏兄妹與盛唐詩壇(丁放、袁行霈,《文學評論》2007年03期)

姚崇、宋璟與盛唐詩壇(丁放、袁行霈,《文學遺產》2007年03期)

國學究竟有什麼用?(《人民日報》2007年6月20日)[1]

參考資料

  1. [1] 來自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