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寂 (金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寂:字元老,號拙軒薊州玉田(今河北省玉田縣)人。金代文學家。工詩文,詩境清刻鑱露,古文博大疏暢,著有《拙軒集》。

王寂(1128年-1194年)元老,號拙軒薊州玉田(今河北省玉田縣)人。金代文學家。[1]

天德三年進士,歷仕太原祁縣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災之事蒙冤,被貶蔡州防禦使,後以中都路轉運使致仕。卒諡文肅。工詩文,詩境清刻鑱露,古文博大疏暢,著有《拙軒集》。

生平事跡

先世為大名莘縣(今山東省莘縣)人,父王礎官至河南歸德府判官[2],兄王採為修武校尉。王寂少穎悟,天資孝友,兒時飽讀經史,性格坦率,不喜埸屋之學。常酹酒賦詩,對牀所雨,眷眷然不捨去。

王寂成年正是海陵王統治時期,金朝的各種制度日益健全,科舉制度亦趨完備。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始增殿試,三年(1151),並南北選為一。因海陵王善詞賦,故科舉之科目則罷經義、策試兩科,專以詞賦取士。此時取士須四試皆中,即由鄉至府,由府至部及殿試。鄉試為最低級的考試,每三年的三月二十日舉行,鄉試考取,則參加府試[3]

王寂《拙軒集》。

府試以八月二十五日舉行,會試由禮部主持,於鄉、府試的次年正月二十五日進行。考試順序,先試賦然後試詩,間隔三日後再考律科。御試在會試之後的三月二十五日進行,至期如遇有雨雪之日則延至晴日進行。天德三年(1151年)中進士[4]

歷官祁縣令,二十二年冬,由戶部侍郎被黔守蔡州,明昌初年召還,任真定府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官至中都路都轉運使。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八月,河決衛州堤,乃專集眾以網魚取官物為事,民甚怨嫉。貶為蔡州防禦使

《中州集·王都運寂》(小傳):「興陵朝,以文章、政事顯。」。1175年游覺華島(今菊花島),並留下的詩句。[5]

著有詩文集《拙軒集》6卷、《北遷錄》等,明代尚存,清已佚,清人有輯本。

祁縣縣令

正隆庚辰五年(1160),任山西太原祁縣縣令,大定十五年(1175)奉使往白靈治獄,大定十八年(1178)春任真定少尹兼河北山西路兵馬副都總管。作遵化《寶塔山龜鏡寺記》筆書寺史。

記曰:乃遼大定八年,右國寺,其山諸峰環列似蓮花,又名蓮池,初謂蓮作院,觀者無不震駭。經歲時遇大早,父老祈雨於池上輒應,報謝之夜見池有神龜負大金鏡而出,而得名寶塔山龜鏡。金天會年間為盜所據,然此前有東晉安帝碑,碑文漫患不可辨,同時還有東晉時期石羅漢像三尊,可見寺之古,史越千年,池泉水甘泠清洌,層供五百人飲用,水量充足而不見少,酌泉瀹茗,共話平生。

通州刺史

  大定十九年,王寂任通州刺史兼知軍事,在任期間,有道士請作《祁縣重修延祥觀記》。該記書於大定十九年(1179)五月二十五日,該記詳細記述了王寂曾任官祁縣及延祥觀建造的全部歷史。

記曰:胥福如何以宅為觀,清虛大師程履道令風教大振,累仰者迅速擴大數州。動員道友、官吏、信士、貧民,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而修復,始於正隆五年(1160年)春,訖功於大定七年(1167)之秋,名日延祥觀。

自在縣為令出已十有六年,在祁為令三年,樂其土風信厚,自首流浪,方求田問舍,觀之風軒月圃,期歸志於祁之意願。後又遷中都副留守,戶部侍郎。

治河無功被貶

  大定二十六年(1186)八月,黃河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處決堤,大水沖壞衛州城,造成百姓房屋倒坍,眾多百姓無家可歸。金世宗命時任戶部侍郎的王寂和都水少監王汝嘉前去處理水患,二人風馳電掣晝夜兼程奔赴災區。面對猛獸般的洪水,二人一籌莫展,視受災之民無有拯救之措施。

地方官組織民戶網魚供官府之食,百姓積怨特深,稟報朝庭,金世宗聞之特別憤怒。接着河水泛濫至大名府,世宗又派遣戶部尚書劉瑋前往為工部事,從長遠因地制宜規劃。而王寂因治水無功而於是年冬貶黜為蔡州防禦使。

他在給《文伯起書》中寫道:「丙午(大定二十六年)冬,某自地官生蔡州,終日兀然,如坐井底,閉門卻掃,謝絕交親,分為凍蟄枯,無復有飛榮之望。」

蔡州防禦使

  王寂到任蔡州在州北尋得幾間破屋子,四壁穿行不避風,上漏不避雨,將其重新修善,公餘吏退為燕息之所,破屋之外有鱗皴枯燥不任斧鑿徇石,離奇捲曲不中規矩不材之榆。

自此王寂就同木、石結下不解之緣。將此處書榜額日三友軒,客人來訪不解其意,王寂《三友軒記》說明之「與夫頑石散木,皆絕意於世,亦無所事焉,此其所以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適意而已,然必先得之於心,而後寓之於物,故物不可為樂。如謝康樂之山水,陶彭澤之琴酒,嵇康之鍛,阮孚之誠。果能以誠,則生公之石,可使點頭,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無忽。」

遼東路刑獄

  大定二十九年初(1189),命其為提點遼東路刑獄。王寂先後在明昌元年(1189年)二月丙申至四月庚寅日止,用一月二十五天巡按遼東各部記其事,成《遼東行部志》,賦詩58首。

又明昌二年二月已丑訖三月庚申,計一月另二日成《鴨江行部志》賦詩26首。其記述較金史地理人情詳盡,史料價值很高,有補正史之作用。

王寂每到一地,巡按之外,觸景生情,賦詩以記。

去世

明昌二年(1191)召還,任中都路轉運使。五年卒,年六十七,諡文肅。

王寂在金朝鼎盛時期,以文章、政事顯稱於世。《金史》無傳。

著述名錄

著有《拙軒集》、《鴨江行部志》、《遼東行部志》。

《拙軒集》原本久佚,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從 《永樂大典》中輯出,分為6卷。

《韁村叢書》輯為《拙軒詞》一卷,凡三十五首。有光緒海豐吳氏《九金人集》本。[6]

文學創作

詩作

王寂是金代中葉的重要作家,工詩文。他生活在金朝的鼎盛時期,詩中有不少閒適情趣。例如:「吾愛吾廬事事幽,此生隨分得優遊。窮冬夜話蒲團暖,長夏朝眼竹簟秋。」(《易足齋》)但是由於他在戶部侍郎任上曾以救災不力貶謫南疆,因而後期也有一些抒發去國懷鄉之思的作品。[7]

如:「擢賈之發罪莫數,君恩猶許牧邊州。夢尋薊北山深處,身在淮西天盡頭」(《思歸》)等,就是這種憂思愁緒的生動寫照。元好問曾稱他「專於詩」,其「殘夢關河鰲禁月,舊遊燈火馬行春」(《元夕有感》),「五年風雪黃州閏,萬里關河渭水秋」(《留別郭熙民》)都是為人傳誦的佳句。

《四庫全書總目》指出:「寂詩境清刻鑱露,有戛戛獨造之風;古文亦博大疏暢,在大定、明昌間卓然不愧為作者。」清代的長白英和在有金一代文章總集《金文最》序言中甚至讚許他為「大定、明昌文苑之冠」。

  在咸平路東北境(遼源一帶)巡視幾天之後,於甲戌 (三月二十日;農曆,下同)進入開原東部的清河地區。《行部志》記載:「甲戌次叩畏千戶營,叩畏漢語清河也。宿耶塔剌處寨,漢語火鐮火石也。」「叩畏」是女真語,漢語語意即為清河。所以後來,稱清河南支為扣河(明朝),北支為寇河(清朝),都源於此。叩、扣、寇三字,字雖異,譯音卻同。據史家考證,「耶塔剌處寨」在今西豐縣城附近。「清河」這一地名,最早見諸文字,即在《遼東行部志》。

  王寂將清河上游地區的農家風情描繪得很是動人。在他的筆下:「是日曲折行于山溪之間。溪上有挑菜女三四輩,皆素麵潔服,絕無山野塵俗之態。中有一人,植立於道側,尤非尋常八字眉可比也。馬上漫成四詩」。

現引其兩首:

  手攜籃子滿新蔬,霧鬢風鬟立暝途。

  約束前驅休問訊,羅敷嫌笑使君愚。

  踏青挑菜共嬉遊,不識風前月下羞。

  落日暖歌攜手去,新聲爭信錦纏頭。

  在王寂筆下,清河流域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挑菜女子賽羅敷。

  松山,亦名向陽山。這是一座最受開原人崇拜的遼北名山。《行部志》記載:「乙亥次和魯奪徒千戶,和魯奪徒漢語松山也。宿蒙古魯寨,蒙古魯,漢語缽盂子也。」王寂是漢人,通曉女真語,所以能用女真語和漢語對應着說:女真語名和魯奪徒,漢語名松山。可見金朝時,松山的知名度已經很高,山下已有屯寨。至於「缽盂子」,尚沒查清它的位置。

松山堡城建於明初,繼續沿用「松山」這個地名。到了清朝,「松山堡」又寫作「嵩山堡」;「向陽山」也以音轉為「象牙山」。到了1965年以後,「嵩山堡」才又寫成「松山堡」。

  王寂在《行部志》記載:「是日,予以疲騖長路,困於跋涉。自念躍馬食肉壯年之事,今老矣;尚作此態,宜乎不勝其勞也。乃作詩自慰」:

  深攙烏帽障黃塵,髀肉消磨浪苦辛。

  按轡澄清需我輩,據鞍矍鑠奈我身。

  只憑忠信行蠻貊,豈有文章動鬼神。

  南徹淮陽北遼海,可能無地洗勞筋。

  作者在詩中哀嘆自己年高體衰,但仍要承擔社會責任,巡察司法案件,為法律的公正而奮鬥下去。

  丙子(二十二日)王寂到范河。《行部志》記:「丙子次鼻里合土千戶營,漢語范河也。是日方作書,命取筆硯。」主人拿出一巨型硯台,闊六寸,長一尺有二,質地精良,造型俊美。王寂還作了一番考證,說此硯為南方苗人之作,特別珍貴。今流落北方,深為可惜,乃「以佩刀易汝,徑攜以歸」。

散文

  王寂之文,以《三友軒記》、《與文伯起帖》等為代表。《三友軒記》生動地再現了作者貶官以後「心如堅石,形如槁木」的情狀,記述了甘與頑石、散木為友的心理。表面故作曠達,實則難掩鬱鬱不平之氣。王寂的賦作,今僅存一篇,即《岩蔓聚奇賦》:

  ……少焉既夕,風清天淡。舞月影兮徘徊,吸露華兮泛灩。已而先生徑醉也,宮錦淋漓,角巾欹墊。卷河漢於一酌,盡江湖於一蘸。洗戰國之蠻觸,弔古今之時暫。陶陶乎釋身世之羈縛,浩浩乎謝功名之機陷。然後神遊八表兮,其將以躡冥鴻之背而探驪龍之頷也。

  其中憑虛構象,物我無間,神遊八表,思接千載,有戛戛獨造之風,實為奇崛不羈的力作。

  王寂記述咸平的文章,以《遼東行部志》為代表。其作品通俗易懂,明白如話,描摹人物栩栩如生,煞是可愛。

  甲戌,次叩畏千戶營。叩畏,漢語「清河」也。宿耶塔剌處寨,漢語火鎌火石也。是日,曲折行山溪之間,溪上有挑菜女三四輩,皆素麵潔服,絕無山野塵俗之態。中有一人,植立於道側,尤非尋常八字眉可比也。

  ——清河

  乙亥,次和魯奪徒千戶。和魯奪徒,漢語「松山」也。宿蒙古魯寨,蒙古魯,漢語」缽孟子「也。是日,予以疲騖長路,困於跋涉,自念躍馬食肉壯年之事,今老矣,尚作此態,宜乎不勝其勞也。

  ——松山

  丁丑,次咸平,宿府治之安忠堂。

  咸平,九州,其地則冀州之域;置十二州,即幽州之分;周封箕子,始教民以禮義;秦並六國,置為遼東郡;及高句麗既強,侵據其地;唐高宗李勣東征高句麗,置為安東都護府;其後為渤海大氏所有;契丹時既滅大氏,卒入於遼,遂為咸州,以安東軍節度治之;本朝撫定,置咸州詳穩司,後升為咸平府,兼總管本路兵馬事。

  昔予運漕遼東,居此者凡二年,以是遷移區並,粗得知之。是日易傳傳于山下民家,旁有古城甚大,問路人,雲此高句麗廢城也。予駐立於頹基,極目四顧,想其當時營建,恃以為萬世之計,後不旋踵,已為人所有,良可嘆哉!

  ——咸平高句麗廢城

  戊寅,吾鄉人王生者見訪。生善星水,初為人擇葬來此,因循不歸,餘二十年矣。今再見之,其貧如舊,所異者蒼顏華發耳。予欲勉其歸,以短詩贈之。

  ——贈王生

代表作品

詩作

  

【元夕有感】

一生能見幾元夕,況是東西南北人。

  殘夢關河鰲禁月,舊遊燈火馬行春。

  歲華投老送多感,節物對愁爭一新。

  自笑區區成底事,天涯流落淚沾巾。

【日暮倚杖水邊】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

  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

  蒼顏華發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慢遲。

  【注】①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⑴此詩頷聯以兩位被貶異鄉的古人自況,用典精當,對仗工整。

  ⑵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並簡要賞析首聯在寫法上的特點。[8]

詞作

【採桑子·十年塵土湖州夢】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9][10]

注釋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