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米雨養旱作零灌溉種植生產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玉米雨養旱作零灌溉種植生產技術針對北京市及京津冀等區域水資源緊缺,以及玉米節水潛力大的特點,以玉米雨養旱作零灌溉為目標、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為核心,採用中早熟高產穩產耐旱玉米品種[1]、搶墒播種與等雨播種、蓄水保墒耕作、水肥耦合以肥調水、保水劑與抗旱種衣劑複合應用等技術集成,解決玉米種植生產中「一次播種保全苗」和「過卡脖旱關」等關鍵難點,實現玉米生產由灌溉種植向雨養旱作轉變,在大幅度節水同時保持玉米豐產穩產,實現農業節水生態效益和玉米節本增效的經濟效益雙贏。為北京市、京津冀以及全國類似地區農業節水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一、技術名稱

玉米雨養旱作零灌溉種植生產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針對北京市及京津冀等區域水資源緊缺,以及玉米節水潛力大的特點,以玉米雨養旱作零灌溉為目標、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為核心,採用中早熟高產穩產耐旱玉米品種、搶墒播種與等雨播種、蓄水保墒耕作、水肥耦合以肥調水、保水劑與抗旱種衣劑複合應用等技術集成,解決玉米種植生產中「一次播種保全苗」和「過卡脖旱關」等關鍵難點,實現玉米生產由灌溉種植向雨養旱作轉變,在大幅度節水同時保持玉米豐產穩產,實現農業節水生態效益和玉米節本增效的經濟效益雙贏。為北京市、京津冀以及全國類似地區農業節水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1. 中早熟高產穩產耐旱玉米品種。以中早熟高產穩產耐旱玉米品種作為玉米雨養旱作主導品種,如京農科728、NK815等等,既能充分適應搶墒早播和等雨晚播在播期上的變化,又能利用播期和生育期的調節躲過或避過「卡脖旱」,實現早播不早衰、晚播能成熟、產量有保障、節水又增效。

2. 搶墒播種與等雨播種技術。改變過去依靠灌溉造墒保全苗的種植方式,在自然降水條件下採取搶墒播種或等雨播種技術,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獲得豐產穩產和節本增效。早春可利用土壤化凍後的返漿水或降水所形成的充足墒情,適時搶墒播種;如墒情不足,則採取等雨播種方式,待下透雨後再及時播種。搶墒播種最早可在4月初播種,等雨播種最晚可等到7月上旬播種。

3. 蓄水保墒耕作技術。採用秸稈還田或秸稈覆蓋、免耕直播+中耕深松的耕作方式,充分蓄納降水和保持土壤[2]水分,具有更好的蓄水保墒增產效果。

4. 以肥調水技術。採用長效緩釋肥底深施和5-9葉展等雨追肥技術,通過水肥耦合、以肥調水,提高肥效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玉米產量。

5. 抗旱種衣劑與保水劑複合應用技術。採用具有抗旱功效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既能殺蟲殺菌同時又有促進生根和抗旱的作用;利用高吸水樹脂實現保水劑與種衣劑複合應用,在雨養旱作條件下可提高玉米田間出苗率。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目前,該技術已基本實現京郊玉米生產全覆蓋,並已輻射到京津冀及全國類似生態區,且符合當前節本增效綠色可持續生產的要求,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僅2007-2008年,在京郊累積示範推廣326.35萬畝,節省灌溉用水1.08億方,增產玉米3.10億公斤,增收節支3.54億元。

以該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成果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北京市農技推廣一等獎。

三、適宜區域

適用於北京市、京津冀及全國類似生態區

四、注意事項

要求所選用的玉米品種必須具有良好的耐旱性和播期靈活性,能夠早播不早衰、晚播能成熟;同時種子必須具有很好的耐低溫萌發能力和抗絲黑穗病能力,以實現在早春搶墒播種條件下能夠一次播種拿全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