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壺清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玉壺清話》又稱《玉壺野史》是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野史筆記。其內容主要記載君臣行事、禮樂文章、四海見聞等,此書從宋初至熙寧間諸文集中輯史聞雜事而成,為我們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提供了珍貴資料。該書版本較多,流傳較廣,從《說郛》本到《知不足齋叢書》本,從刻本到抄本,通過對其版本源流的考證評述利於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玉壺清話》是文瑩於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作於荊州的又一部野史筆記,內容、體例與兩年前所撰《湘山野錄》、《湘山續錄》相仿。本書前八卷近一百六十條,雜記北宋開國至神宗朝百年間君臣行事、禮樂憲章、詩文逸事、市井見聞等;而第九卷《李先主傳》、第十卷《江南遺事》,則詳細記錄了五代後期南唐政權「累世之隆替」、「聖賢治亂之跡」,是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談詩論文之語,清曹溶則冠以「玉壺詩話」輯入《學海類編》,顯現它的詩話價值。

作者簡介

文瑩 (北宋僧人),俗姓不詳,字道溫,錢塘人。約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佑中)前後在世。與蘇舜欽為詩友,舜欽嘗介紹他到滁州謁歐陽修,又游丁謂門下,謂待之甚厚。熙寧中,居荊州之金鑾寺。文瑩著有《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玉壺野史》十卷,據《四庫全書總目》又有《渚宮集》三卷,《文獻通考》並傳於世。 據文瑩著《玉壺清話序》:玉壺,隱居之潭也.文瑩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960)至熙寧間(10681077),得文集二百餘家,僅數千卷。書成於元豐戊午歲(1078)八月十日,餘杭沙門文瑩湘山草堂序。 因書作於荊州金鑾寺,故以湘山為書名。據載,文瑩,錢塘人,嘗居西湖之菩提寺,自稱是餘杭沙門,為皈依佛家的文人。《湘山野錄》及續錄主要記載北宋前期的一些見聞雜事,《玉壺清話》則是對五代後期的南方政權興衰與宋初統一時的逸聞。文瑩是錢塘的名僧,與錢俶家關係不錯,特別是《湘山野錄》記載了錢俶家的好多秘聞,使其有可能到松山執教。 《復修蟠龍山禪寺碑記》云:迨自宋熙寧四年(1071)後,宋僧道溫(文瑩字道溫)文瑩於縣之對岸蟠龍山,依石室而建梵宇,署名曰金鑾寺,文瑩博學多能,課講之餘,嘗於斯著《湘山野錄》、《玉壺野史

內容預覽

玉壺,隱居之潭也。文瑩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至熙寧間,得文集二百餘家,僅數千卷。其間神道碑、墓誌、行狀、實錄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說之類,傾十紀之文字,聚眾學之醇郁。君臣行事之跡,禮樂憲章之范,鴻勛盛美,列聖大業,關累世之隆替,截四海之見聞。惜其散在眾帙,世不能盡見,因取其未聞而有勸者,聚為一家之書。及纂《江南逸事》,並為李先主昇特立傳,厘為十卷。且夫黃帝之時,世淳事簡,尚有風后、力牧為史官,藏其書群玉山中。古之所以有史者,必欲其傳,無其傳,則聖賢治亂之跡,都寂寥於天地間。當知傳者,亦古今之大勸也。書成於元豐戊午歲八月十日,餘杭沙門文瑩湘山草堂序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