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獨坐田埂(趙立新)

​​ 獨坐田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獨坐田埂》中國當代作家趙立新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獨坐田埂

這是田野和莊稼地里,縱橫交錯的紋路,也是汗水流進農業的腹地,鄉村的脈搏。

獨坐田埂,就是獨坐在一片農事的中央,就是與父老鄉親們訴說三農問題,和着旱煙味的那份惆悵。

左邊的稻田,伸手便可以捕捉到水的氣息。身邊那水稻和青禾的味道,就瀰漫得整個鄉村一片芬芳,那些莊稼成熟的香味呀,直滲入我的靈魂和肺腑里去。

右邊是生長旺盛的包穀林,密密麻麻又整整齊齊,就像一排排士兵列成的方陣。側耳細聽,能聽到莊稼們在晚風中互相摩擦的私語,甚至還能聽到莊稼生長的聲音。

田埂是莊稼人到田裡幹活的捷徑,因此,有泥有腳印。幾場大雨下過,田埂上野草瘋長,青青草色里還偶爾會開出數朵喇叭花。青蛙們一早一晚最喜歡蹲在田埂上高歌,而黃鱔和胖頭魚又最愛在稻田邊的泥埂上打洞。

月色下的田埂上露水漸濃,我獨坐田埂,就是不願與人分享這份田園和鄉村獨有的祥和寧靜。天涼了,光胳膊上能感覺到絲絲的涼意。我點燃一支煙,慢悠悠的抽着,然後向村里走去。望遠山一片幽蘭,而近山着黛,一丘一壑在月光下顯得凹凸有致,陰陽分明。近處的村舍人家早已炊煙裊裊,夜霧瀰漫,樹影參差,一片朦朦朧朧。

獨坐田埂就是深入到了農業的核心,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蟲吟蛙鼓,或者莊稼的氣息。我仿佛就是《詩經》中一位到鄉間采詩的樂師。獨自行走在水草豐茂的鄉野河川,傾聽着每一曲民間的歌謠,那種浪漫的情調使人感到美妙無比。獨占田埂,有一種風月無邊的感受,還好沒由來的讓人激動。

[1]

作者簡介

趙立新,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