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牡丹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牡丹鏽病

牡丹鏽病
原圖鏈接

牡丹鏽病在牡丹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病害,分布廣泛,在牡丹種植區都有發生,危害嚴重時,常使牡丹葉片早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牡丹鏽病

主要危害作物: 牡丹

牡丹鏽病1
原圖鏈接

主要為害部位: 葉片

所屬分類: 葉、花、果病害

症狀

受害葉片後,初期葉面上生有黃褐色或赤褐色的小病斑,葉背有橙黃色夏孢子層,後期病葉背面長出堆狀毛髮物,即病菌的冬孢子堆,散生或聚生。

病原菌

(1) 松芍柱鏽菌Cronartium flaccidum為轉主寄生菌。

(2)鏽菌以菌絲在松樹上越冬,4--6月在松樹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階段,銹孢子成熟後借氣流傳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並產生夏孢子堆。生長期內夏孢子重複侵染,後期形成冬孢子堆,擔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松樹。

(3)一般於牡丹、芍藥開花期後發生。7—8月危害嚴重。溫暖潮濕、多風雨利於發生,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發病。[1]

發病特點

病菌為轉主寄生,木本寄主為牡丹、松樹,草本寄主為芍藥、風仙花等。4-6月性孢子和銹孢子在黑松馬尾松黃山松等多種松科植物上產生。銹孢子借風雨傳播到牡丹等植株上,夏孢子在病部再浸染。生長後期產生冬孢子,冬孢子萌發產生出擔孢子。擔孢子浸染松樹,在其上越冬。在溫暖潮濕多風雨的天氣里病害發生嚴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發病。[2]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植株要種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殘體

(3)發病期間用15%粉銹寧800倍液噴施。

相關視頻

盆栽小夏:牡丹的種植及養護方法!

這種花才是甲醛的克星,不但美還很香,開起花來比牡丹都好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