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舌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舌草(學名:Anchusa italica Retz.)是紫草科牛舌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可達1米,枝密生具基盤的白色長硬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莖上部葉無柄,較小。花序頂生及腋生,花序軸、苞片、花梗及花萼均被密糙伏毛;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花梗近直立,裂片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藍色,喉部附屬物畫筆狀,扁平,柱頭頭狀,小堅果有明顯的網狀皺褶及小疣點。[1]

分布於歐洲、北非、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高加索地區、哈薩克。中國有栽培。牛舌草生長在中國新疆平原綠洲、田野、路邊。

牛舌草是中國維吾爾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材之一,具有生濕生熱、調節異常黑膽質、生濕補腦、祛寒補心、爽心悅智、潤燥消炎、止咳平喘等功效。

功能主治

《江蘇藥材志》:"搗爛敷乳房紅腫。"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可達1米,通常不分枝或上部花序分枝,密生具基盤的白色長硬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5-6厘米,全緣,兩面被貼伏的硬毛,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漸狹成柄;莖上部葉無柄,較小。花序頂生及腋生,分枝,果期伸長,花序軸、苞片、花梗及花萼均被密糙伏毛;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花梗近直立,長1-3毫米,果期伸長達1厘米;花萼長10-13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果期長約1.8厘米;花冠藍色,長達2厘米,筒部與萼等長或稍長,微彎曲,無毛,檐部直徑約1.2厘米,裂片近圓形,寬約5毫米,喉部附屬物畫筆狀,扁平,長約2毫米;雄蕊着生喉部之下,內藏,花葯長約3毫米,花絲長約2.5毫米;花柱長1.1-1.3厘米,稍伸出喉部,柱頭頭狀,微2裂。小堅果長約6毫米,有明顯的網狀皺褶及小疣點。

主要價值

牛舌草是中國維吾爾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材之一,具有生濕生熱、調節異常黑膽質、生濕補腦、祛寒補心、爽心悅智、潤燥消炎、止咳平喘等功效。[2]

牛舌草具有生濕生熱、調節異常黑膽質、生濕補腦、祛寒補心、爽心悅志、潤燥消炎、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干寒性或黑膽質性疾病,如乾性腦虛,寒性心虛、心悸,抑鬱症,乾性胸膜炎、肺炎及結核疾病,寒性咳嗽、感冒、氣喘等。

  • 注醫典》記載:寬胸強心,消除恐懼;主治熱性心悸、恐懼症、憂鬱症、咳嗽等。
  • 拜地依藥書》記載:消除潰瘍,潤肺止咳;治小兒口腔潰瘍,咳嗽胸痛等。
  • 藥物之園》記載:生濕消炎,除狂安神,消除黃疸,溶石排石;治腦膜炎。癲狂,腎結石,膀胱結石等。

產地生境

分布於歐洲、北非、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高加索地區、哈薩克。中國有栽培。牛舌草生長在中國新疆平原綠洲、田野、路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