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版納蝴蝶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版納蝴蝶蘭 [1]學名Phalaenopsis mannii)是蘭科蝴蝶蘭屬植物,又名曼氏蝴蝶蘭、曼尼氏蝴蝶蘭,生長環境是附著在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為附生蘭一種,主要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350米左右的地區,多見於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 [2]

型態

附生草本。莖粗厚,長1.5-7厘米,具數個節,從節上發出許多長而彎曲並且稍扁的根,上部通常具4-5枚葉。長圓狀倒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達23厘米,寬5-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收狹並且具1個關節和鞘,花期具葉;花序1-2個,側生於莖,常斜出或下垂,不分枝或有時分枝,長5.5-30厘米,疏生少數至多數花;花序柄粗壯,長達11厘米,粗3-5毫米,被1-2枚苞片狀的鞘;花苞片披針形,長6-10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長2-3厘米;花開展,質地厚,萼片和花瓣橘紅色帶紫褐色橫紋斑塊;中萼片倒卵狀披針形,長15-18毫米,寬5-7毫米,先端銳尖,具6-7條脈;側萼片斜卵狀橢圓形,長15-18毫米,寬7-9毫米,先端急尖並且多少鐮刀狀彎曲,基部收狹而貼生在蕊柱足上,具6-7條脈;花瓣近長圓形,長13-15毫米,寬4-5毫米,先端銳尖,具3-5條脈;唇瓣白色,長約1厘米,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近長方形,長4毫米,寬2毫米,中部稍縊縮並且其內面中央隆起,先端斜截,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強烈增厚並且具1個先端2裂的肉質穴狀物,而與中裂片的基部在背面隆起成半球形,在穴狀物的前方具1枚直立而上部2裂呈觸鬚狀的附屬物;中裂片厚肉質,錨狀,先端圓鈍,基部具1枚直立而兩側壓扁的狹長附屬物,邊緣具不規則的細齒,上面近先端處增厚成半圓形紫色的墊狀物,中央被稀疏的長毛和乳突;蕊柱除基部紫褐色外,其餘黃色,長約8毫米,基部兩側各具1個近三角形的臂狀物;蕊柱足長約4毫米;蕊喙狹長,下垂,長約2毫米,不裂;藥帽黃色,半球形,前端半圓形,先端凹缺;花粉團2個,近橢圓形,每個為不等側的半裂。花期3-4月 [3]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花卉網
版納蝴蝶蘭有其特殊的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

方式

蝴蝶蘭既可盆栽。也可吊養。盆栽可用素燒盆、瓷盆、塑膠盆或蛇木盆,而吊養則可用蛇木板、蛇木柱、木塊、樹段等。盆栽中小苗可用水苔混合細蛇木屑栽培,也可用水苔或蛇木屑單獨栽培。成株時可用蛇木屑、水苔、珍珠岩蛭石、泥炭土、木炭、碎磚塊等加以混合使用。若基質腐爛或表面長青苔,則需及時換盆。上盆種植時,盆底要用較粗大的基質鋪墊,用量可達基質總量的50%左右。吊盆栽培時,不宜選擇過於堅硬的材料,而且時間過長基質也會腐爛,同樣需要及時更換。

溫度及濕度

蝴蝶蘭適宜栽培溫度為白天25-28℃,夜間18-20℃,幼苗夜間應提高到23℃左右。在這樣的溫度環境中,蝴蝶蘭幾乎全年都可處於生長狀態,尤其是幼苗生長迅速,從試管中移出的幼苗一年半即可開花。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於平均溫度15℃時則停止生長,在15℃以下,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植株的生理性缺水,老葉變黃脫落或葉片上出現壞死性黑斑,而後脫落,再久則全株葉片脫光,植株死亡。蝴蝶蘭開花後可放置在溫度稍低的地方,但室溫不宜低於15℃,否則花瓣上容易產生鏽樣斑點。夏季應注意通風降溫,32℃以上的高溫會使其進入休眠狀態,影響花芽分化。由於原產地空氣濕度大,葉表面角質層薄,抗乾旱結構比較差,蝴蝶蘭栽培設施內應維持比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來說,全年均應維持相對濕度70%-80%。

版納蝴蝶蘭介紹

光照

蝴蝶蘭此類品種,是蘭花中相對較耐陰的種類,需光量一般是全光照的一半左右,蘭花嬌嫩,強光直射會造成損傷,嚴加避免。可根據季節不同調整光照強度,一般情況下,夏季需光照量20%~30%,春、秋季節需光照量40%~50%,冬季需光照量70%~80%。蝴蝶蘭不同的苗齡對於光照強度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剛出瓶的小苗軟弱,光線最好能控制在10klx以下,並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中大苗蘭株的日照可提高到15klx左右,成株的最強日照(尤其在冬季或連續陰雨季節)可提高到20klx。調整光照強度的方法一般是遮陽,選擇遮光適宜的遮陽網較適宜 [4]

參考文獻

  1. 版納蝴蝶蘭介紹,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
  2. 版納蝴蝶蘭介紹,花卉網,2013.3.1
  3. 版納蝴蝶蘭介紹,華人百科
  4. 版納蝴蝶蘭介紹,華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