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父親的油籠(石居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父親的油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父親的油籠》中國當代作家石居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父親的油籠

油籠是我們老家過去專門貯存清油的一種器具,它是用竹子編織而成,裡面用厚厚的牛皮紙糊着。它的形狀為不規則六邊形,高度寬度十分接近。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的兩個油籠已不再貯存清油,而是貯存雞蛋。這兩個專門貯存雞蛋的油籠,是家裡的搖錢樹,也是家裡經濟狀況的晴雨表,承載着全家人的希望,幫助全家度過了困難時期。

父親體弱多病,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做務莊稼。以糧養糧雖然能解決口糧問題,但經濟收入少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家裡的生活,成為父母的一塊心病。迫不得已,父親苦思冥想,終於做起了販雞蛋的生意

離我們老家有三個集鎮,最近的相距十華里,農曆一四七逢集;另外兩個較遠,相距二十華里,一個農曆二五八逢集,另一個三六九逢集。自從父親做起販運雞蛋的生意後,只要是農閒時間,哪怕冬天下雪,他總是身背油籠,在家裡、集市、城區之間來回穿梭着。

我們家有兩個油籠,小的能裝一百多顆雞蛋,父親每次到集市收雞蛋都背着它。大的能裝三百多顆雞蛋,那是父親專門往城裡背雞蛋用的。

雞蛋賬十分難算,要根據行情和雞蛋的大小,與賣主談好一塊錢能賣幾個,再算出一個雞蛋多少錢,然後乘以雞蛋顆數,四捨五入後,便是給賣主應付的雞蛋錢了。父親雖然不識字,但算起雞蛋賬來卻得心應手。他不像有些商販,常常忽悠哪些婦女兒童,為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

父親每次趕集,母親總是特意烙一個白面饃,做一碗雞蛋湯。這樣的生活,對現在的人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在當時,可以說是奢侈的早餐了。

一個盛夏的中午,天氣十分炎熱。母親做好飯,不知在門口張望了多少回,卻遲遲不見父親的身影。大約三點左右,父親背着油籠,手裡提着裝滿雞蛋的籃子走進家門。母親趕緊上前接住籃子,幫父親放下油籠。此時父親已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母親勸父親以後收一油籠就行了,千萬別累壞身子。父親一邊用毛巾擦汗,一邊興奮地說:「今天集上賣雞蛋的人多,收的人少,一共收了三百多顆,油籠里裝不下了,我只好買了一個籃子。」父親的樣子,就像是凱旋而歸將軍

晚飯後,父母親一起往大油籠里裝雞蛋。父親在油籠里撒一層麥衣,裝一層雞蛋,直至裝滿。每次裝雞蛋,母親總是拿一個濕毛巾,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殼上粘的糞便擦乾淨。父母親不小心碰爛幾個雞蛋,會心疼好半天,我們兄妹三個聽到後卻偷偷幸災樂禍,因為下頓的碗裡就能吃到垂涎已久的雞蛋了。

裝滿一大油籠雞蛋,第二天天麻麻亮,父親便背着油籠踏上去城裡的行程。他背的除了雞蛋,還有母親烙的三個白面饃,一罐頭瓶水。

[1]

作者簡介

石居峰,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天水市作家協會會員,秦州區作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