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和自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是由孫瑞雪創作的幼兒教育圖書,於2004年由新蕾出版社首次出版。

該書主要講述了兒童帶着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等。

基本內容

作 者: 孫瑞雪 著

出 版 社: 新蕾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5-1

字 數: 150000

版 次: 3

頁 數: 256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0732939

定價:¥22.80

內容提要

媽媽們常上的網站(如搖籃網)和一些大網站(如新浪)的育兒頻道上,孫瑞雪的教育理念被奉為「育兒聖經」。首屆中國教育創新論壇上,孫瑞雪是全國幼教領域唯一的大會發言人。僅在2003年期間,她應IBM公司北京總部、中國工商銀行、《廣州日報》和北京昆明西安鄭州石家莊武漢蘭州等地機構的邀請,作了數十場育兒講座。在千萬個家長心中,孫瑞雪是「育兒百寶箱」。

親愛的讀者,如果這本書能使您更愛您的孩子,就請您把愛送給每個孩子。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成人,他們肯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擁有這樣一個孩子,幸福會像空氣一樣包圍着我們。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人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是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因此,當家長人發現有這樣一本書能幫助他們真正了解孩子、給孩子帶來幸福時,他們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這就是《愛和自由》廣泛流傳的秘密。

推薦

媽媽們常上的網站(如搖籃網)和一些大網站(如新浪)的育兒頻道上,孫瑞雪的教育理念被奉為「育兒聖經」。首屆中國教育創新論壇上,孫瑞雪是全國幼教領域唯一的大會發言人。僅在2003年期間,她應IBM公司北京總部、中國工商銀行、《廣州日報》和北京、昆明、西安、鄭州、石家莊、武漢、蘭州等地機構的邀請,作了數十場育兒講座。在千萬個家長心中,孫瑞雪是「育兒百寶箱」。

親愛的讀者,如果這本書能使您更愛您的孩子,就請您把愛送給每個孩子。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成人,他們肯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擁有這樣一個孩子,幸福會像空氣一樣包圍着我們。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人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是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因此,當家長人發現有這樣一本書能幫助他們真正了解孩子、給孩子帶來幸福時,他們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這就是《愛和自由》廣泛流傳的秘密。

作者簡介

孫瑞雪,女,蒙台梭利教育專家 生於1962年,畢業於寧夏大學中文系。現任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寧夏婦女聯合會委員、《銀川晚報》特約撰稿人、銀川電台特約嘉賓主持、寧夏 蒙台梭利幼兒園園長、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她是國內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兒園的創辦者,在國內外幼兒教育界頗具聲望。從1998年起為《銀川晚報》「蒙台梭利科學教育方法講座」欄目撰文,寫有文章100餘篇約100萬字。從1995年起應邀到全國許多城市進行 蒙台梭利教育講座,受到 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蒙台梭利教師,相繼在寧夏電視台、銀川電視台、蘭州電視台做過多次專題報導。2000年出版了教育學術專著《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長叢書》——《和孩子終生分享數學邏輯的快樂》上下冊;《觀察與創造》《想象與創造》《心靈與創造》。

孫瑞雪女士自80年代初期開始進行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工作, 1995年同一群知識分子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省級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會及全國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從此,這個團隊把傳播科學的教育作為她們的理想和目標。

1996年~1998年孫瑞雪女士在銀川電台《家教指南》直播欄目做嘉賓2年,每場近1小時,講解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論與實踐體驗。

1998年~2000年為銀川晚報《科學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專欄》撰文,連載2年。自1996年至今,應邀赴北京、陝西、河南、雲南、廣東、吉林、海南、甘肅、青海、內蒙古、山西、南昌、濟南等地講學、指導教學、接受電視專訪、做大型演講,均受到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近年多次被新浪網、搖籃網邀請在專家訪談進行長達幾小時的教育專訪。2003年在北京IBM總公司、北京工商銀行等知名企業為員工做教育專場講座,得到強烈反響。

2003年4月作為專家應邀參加《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六大媒體主辦,教育部協辦的《全國首屆教育創新論壇》,並為全國唯一的學前和小學教育界的代表。

2000年7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教育學術專著《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18萬字),2003年再版,2004年5月又有新蕾出版社重出第三版。此書通過觀察、舉例、分析、實踐等方法,不僅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同時也幫助成人了解自己的童年,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2001年孫瑞雪與他人合作出版了教材《心智成長叢書》五本,同年出版了《捕捉兒童的敏感期》。《自由中的兒童》正在出版中。

2004年接受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專題專人採訪。

2004年接受中央電視台「少兒讀書」欄目專訪。

現有,網址:http://www.love-freedom.com/main.asp

目錄

第一章 兒童帶着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第二章 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智力來自哪裡?

第四章 兒童必須自己感覺

第五章 不同品質的智力

第六章 為什麼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

第七章 智力的真正內涵

第八章 感覺訓練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唯一途徑

第九章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成長的一切

第十章 從愛坡度向獨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應該怎麼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與紀律

第十四章 陳舊落後的教育經驗

第十五章 掌握知識與發展心智

第十六章 愛和自由的應用

第十七章 因為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

第十八章 孩子達到順從的三個階段

第十九章 兒童的優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樣努力才能為孩子創造好環境?

第二十一章 吃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適合中國的孩子嗎?

節選

第三版前言

《愛和自由》來源於一部演講稿,最初由學員們根據錄音整理出來,在家長中、在網上廣泛流傳,後經作者整理,2000年8月出了第一版,2000年3月再版。前兩版均未走圖書發行渠道,僅通過網上郵購和直銷在全國各地千萬個家長中流傳。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因此,當家長們發現有這樣一本書能幫助他們真正了解孩子、給孩子帶來幸福時,他們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這就是《愛和自由》廣泛流傳的秘密。

《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了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她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作者的真知來自於實踐。她說,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替代;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現在很多家長都推崇智力,他們把智力和兒童的自我割裂開來,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知識,當知識填滿一個孩子的腦袋時,他的心靈肯定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着知識,卻可能離幸福很遠。

2003年10月舉行的首屆中國教育創新論壇上,作為全國幼兒教育領域唯一的大會發言人,作者做了「愛和自由」的主題演講;僅在2003年期間,她還應IBM北京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回龍觀小區、《廣州日報》以及西安、吉林、昆明、鄭州、石家莊、武漢、蘭州、桂林、海口等地機構的邀請,作了十多場育兒講座,這些講座改變了千萬個家長的育兒觀,也改變了千萬個孩子的人生。

在家長們的企盼中,我們推出了《愛和自由》第三版。在前兩版的基礎上,本版稍稍作了修改,將原來理論性較強的篇章標題改得更為通俗易懂,並在每個標題下將章中內容作了提煉,以便於閱讀。本版將通過圖書發行渠道正式發行。

讓我們用作者鍾愛的一首詩來結束這個開場白: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泰戈爾

修訂第四版

標 簽:育兒 教育

作 者:孫瑞雪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裝 幀:平裝

圖書簡介

本書是孫瑞雪教育機構經典圖書《愛和自由》全新增訂第四版。從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四版,《愛和自由》已經走進幾十萬個家庭。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徹底改變,她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悅地成長,成長為心理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 

應廣大父母的要求,此次增訂,在保留原有全部經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孫瑞雪老師最新經典講座,向讀者系統全面地闡述「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在新增的《愛和自由 規則與平等》這一篇中,全面講述了孫瑞雪教育機構「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一詳細講述了愛、自由、規則、平等的教育,講解了廣大父母關心的如何給孩子愛,講解了家庭使用的3大規則,幼兒園實踐中的7大規則等內容。這些在上一版中是完全沒有的。  

在新增的《兒童成長中的自由》這一篇中,集中講述了兒童應當擁有的5大自由,解答了眾多父母所困惑的問題:到底該給孩子多大的自由?

讀書筆記

自由育兒

如是我聞1984 對《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

這本書很對我的胃口。我也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接觸什麼、思考什麼,其實也最好不要被人為地控制。

以愛的名義去干涉孩子的興趣、行為、語言等,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不自覺去做的。我自認是個思想開放,在育兒領域願意去學習的媽媽,依然無法擺脫在孩子成長中帶有個人色彩的干涉和批評——儘管我心裡很清楚,這些個人特徵濃重的干涉未必對孩子好,卻無法控制。書中的一句話說的很好: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和精神是否適合中國孩子,其實是個偽命題,無論中外,孩子生下來是一樣的,關鍵要看是否適合中國的環境。因為按照這種理念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有很多是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書里有很多例子本身,對家長讀者有參考和借鑑的作用,但是結合蒙特梭利的理論來解釋或者說驗證這些事例,顯得機械而單調。書中的不少章節就像是一道道答案明確可是證明過程卻不那麼有條理的證明題,說的有道理,卻又不疼不癢的。

或許這也是我不太愛看育兒書的原因吧。

媒體推薦

看完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幸虧我是在兒子1歲半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給我好好地洗了一下腦,感覺自己在教育方面還有很多需要重新學習的地方,接下來我又訂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孩子6歲之前太重要了。

——蘇筠康

該書可以說是蒙氏教育在中國最好的發揚者,作者深諳蒙氏教育之精髓,並結合中國特色,講習起來十分順暢,令人受益頗多。關於孩子教育中的關鍵與核心問題,作者從孩子成長發育的角度闡述,並結合許多成年人的實例,讀後讓為人父母者有感受,有認識。建議父母必備!

——tangyu73

看書的時候,邊看邊自責,為什麼沒有早點開始看這本書?書中說的基本是0~6歲孩子的心路歷程,我的兒子剛上小學,不知道現在開始做是否還來得及?特別推薦0~6歲孩子的家長看,越早越好。

——ivycdy

通過讀這本書,讀出了一個教育者對孩子科學、成熟、理性的愛,對孩子每一階段成長期、敏感期的關注,這使我在書中找尋到了令自己內心豁然開朗的答案,這真的是一本適合教育者去讀,更適合家長去讀的有深度的好書。

——茉莉清清

最先是同事向我推薦孫瑞雪老師做客CCTV《人物新周刊》的採訪,心靈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先後買了孫老師的《愛和自由》《捕捉兒童的敏感期》,還有蒙特梭利的《發現孩子》《童年的秘密》等書,然後開始像患了強迫症一樣,向周圍有孩子的朋友和同事推薦,別說,還真的影響了不少人。

——薈薈媽媽

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扇窗,推開它,發現兒童,亦發現自己……

——冬冬媽媽

發現這本書以後,我瘋狂地愛上了這本書,前後不知看了多少遍。之後開始在愛和自由育兒網上潛水看帖子,它把我的愛喚醒了,我的整個身體都開始變得柔軟,我開始包容我身邊的一切。我的兒子4歲了,在愛和自由中長大的孩子,非常有靈性,所以我要感謝這個教育,感謝孫老師!

——小鹿媽媽

孩子即將出生的前一個月,我和丈夫無意中在CCTV少兒頻道看到了關於兒童敏感期的系列節目。當時,為之一震,「原來兒童是可以這樣來解讀的。」然後,因為找《捕捉兒童敏感期》而無意中發現了《愛和自由》,卻沒想到《愛和自由》帶給我更大的震撼,它像一根鏈條,把我以前所有零碎的人生感悟串了起來,讓我更加理解我的父母、我的婆婆、我的丈夫、我的哥哥、我的朋友,並懂得了我自己。這些,讓我本來就幸福的生活更加陽光普照。

——zisexinling

序言

《愛和自由》的流傳,不是因為潮流又或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這是一本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書。

已經第四版了,每一次再版,在銷量上都有一次質的飛躍。很高興這種飛躍的產生,遠不在於書籍的推廣力度的提高,而在於,伴隨着這一歷程,整個社會的思潮,也正好在發生着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就如同當年孫老師剛辦學的時候,只有5個堪稱「勇敢」的家長,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孩子送進這所「愛和自由」的幼兒園,而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探討新教育的問題了。 已經有至少30萬家長,讀到了這本書。

於13億人口而言,還是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但事情總是這樣的,要改變一個世界,總是要從一個人一個人開始的!請相信,一個新的環境正在萌生,而這些家長,無疑是新環境的火種。

這本書最初的雛形,來自於孫老師早期的演講錄。這次再版,在第三版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內容添加,整理了孫老師於2008年的公益講座上對於「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科學教育的整體闡述,作為附錄,希望可以讓家長更加了解這一教育的理論架構。

同時,也期待孫老師即將出版的新書——《完整的人》(暫命名),那又將是一次思想的洗禮!

名人推薦

看完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幸虧我是在兒子1歲半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給我好好地洗了一下腦,感覺自己在教育方面還有很多需要重新學習的地方,接下來我又訂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孩子6歲之前太重要了。

——蘇筠康

該書可以說是蒙氏教育在中國最好的發揚者,作者深諳蒙氏教育之精髓,並結合中國特色,講習起來十分順暢,令人受益頗多。關於孩子教育中的關鍵與核心問題,作者從孩子成長發育的角度闡述,並結合許多成年人的實例,讀後讓為人父母者有感受,有認識。建議父母必備!

——tangyu73

看書的時候,邊看邊自責,為什麼沒有早點開始看這本書?書中說的基本是0~6歲孩子的心路歷程,我的兒子剛上小學,不知道現在開始做是否還來得及?特別推薦0~6歲孩子的家長看,越早越好。

——ivycdy

通過讀這本書,讀出了一個教育者對孩子科學、成熟、理性的愛,對孩子每一階段成長期、敏感期的關注,這使我在書中找尋到了令自己內心豁然開朗的答案,這真的是一本適合教育者去讀,更適合家長去讀的有深度的好書。

——茉莉清清

最先是同事向我推薦孫瑞雪老師做客CCTV《人物新周刊》的採訪,心靈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先後買了孫老師的《愛和自由》《捕捉兒童的敏感期》,還有蒙特梭利的《發現孩子》《童年的秘密》等書,然後開始像患了強迫症一樣,向周圍有孩子的朋友和同事推薦,別說,還真的影響了不少人。

——薈薈媽媽

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扇窗,推開它,發現兒童,亦發現自己……

——冬冬媽媽

發現這本書以後,我瘋狂地愛上了這本書,前後不知看了多少遍。之後開始在愛和自由育兒網上潛水看帖子,它把我的愛喚醒了,我的整個身體都開始變得柔軟,我開始包容我身邊的一切。我的兒子4歲了,在愛和自由中長大的孩子,非常有靈性,所以我要感謝這個教育,感謝孫老師!

——小鹿媽媽

孩子即將出生的前一個月,我和丈夫無意中在CCTV少兒頻道看到了關於兒童敏感期的系列節目。當時,為之一震,「原來兒童是可以這樣來解讀的。」然後,因為找《捕捉兒童敏感期》而無意中發現了《愛和自由》,卻沒想到《愛和自由》帶給我更大的震撼,它像一根鏈條,把我以前所有零碎的人生感悟串了起來,讓我更加理解我的父母、我的婆婆、我的丈夫、我的哥哥、我的朋友,並懂得了我自己。這些,讓我本來就幸福的生活更加陽光普照。

——zisexinling[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