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燕雲(鄭愁予詩歌)

《燕雲》是詩人鄭愁予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燕雲之一


沙埋的太古 就在城外

當破天的荒風將旱沙揚起

原始的混沌就迎門立著

而翻飛的小螺貝

在北京人的足下舒展萬年的困

竟把海憶成了如一閃花的開謝


(注)北平郊區傳為古代海灣,田野間猶見貝殼


燕雲之二


雲沉於丹墀

華表的蟠龍臥影於斯時

大風停息了

月乃升自重樓氤氳的黃昏

於是萬家的飛檐#著樹

浮滿整個的城池了


(注)自白塔鳥覽


燕雲之三


依然是那一列城堞

將久年的灰

石印在藍天的這一邊

而藍天的那邊

遠山欲溶的雪有些泫然


(注)西山霽雪


燕雲之四


戌魂仍遊憩於「三口」麽?

狼煙的花早就開不成朵了

無定河不再走下她的床

朽了千年的城垣被火車鋸著

春來,學生們就愛敲敲打打

居庸關那些大大方方的磚……


(注) 「三囗」 :古北口、喜烽口、居庸關之南囗,無定河即永定河


燕雲之五


畫眉唱遍酒樓

歷史在單弦上跳

采聲多的地方便擠滿了欄外人

而煙袋招牌已老在斜街上

那些年 宮闈的景致是眉筆畫的

晝眉喲 唱遍了酒樓


(注)那拉氏時代


燕雲之六


丹楓自醉 雛菊自睡

秋色一庭如蘭舟靜泊看

誰要沿著環廊款步來去

誰便有了明月的鬧意--

一片又一片地把雲推過江心


(注)四合房宅第


燕雲之七


高牆的胡同 深鎖著七家的後庭

誰是掃落葉的閒人

而七家都有著:重重的院落

是風 把雲絮牽過藏書的樓角

每個黃昏 它走出無人的長巷


(注)夏令,黃昏後即無風


燕雲之八


林間有重靄 有擬不出的

那聲聲的木鐸來自何處

只見 僧人焚葉如焚夢

投在紅蓮的花座內

那一頁頁的經書……是已黃了的


(注)焚葉


燕雲之九 --燕有巫婦。左袖東風, 右袖西方


此巫婦滿頭的珠翠如瓊島

左袖東風 三海乃舞起花又褶的裙裾

寫妙室的半壁自呈石綠

草苔肆意地題畫於扇子亭

而早餐時 承露盤會舉起新謫的星星


(注)蔭島春瓊


燕雲之十 --燕有巫婦,春住圍城,永居妙峰


此巫婦滿襟的采繡如西山

右袖西風 八大處乃臥遍泥醉的亭台

而石路在棲霞的谷中沒於流泉

向上會寂寞 穿過碧雲的寺宇

一畦紫菊疏朗的……被稱為獅子座


(注)西山紅葉

作者簡介

鄭愁予,1933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原名鄭文韜,筆名「愁予」,台灣現代詩詩人。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1]

曾任教於美國艾奧瓦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香港大學等。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

鄭愁予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於內地各地,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2]

1949年隨父至台灣。畢業於新竹中學。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作秀。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

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

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台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3]

1986年,台北《文訊月刊》(第22期)舉行問卷調查,被讀者送到「最受歡迎作家」詩類之首,也是所有文類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問卷說,讀者遍及各地區、階層、行業以及生活形態迥異的「族群」。之後,《文學家》雜誌與台灣大學生問卷,結果幾乎相同。《文訊》的問卷並列出小說票數最多的人是張愛玲。另一由洪範書店出版的《隨身讀》系列,以銷數論,台北《中國時報》與花旗銀行合選的「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鄭愁予詩集》是唯一被選入的詩集。台北《聯合報》選出50年代的30部文學經典,《鄭愁予詩集》列為詩類「前茅」。電腦選舉,得票第一。

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說》等13首,及詩集《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等2部。[4]

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外經驗,創作力充沛。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他的成名作《錯誤》(1954)在台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後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台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