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國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熊國英

中文名: 熊國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男

熊國英,字鶴年。號大熊;亦署「煮字澆畫生」。自幼隨父母學習國畫書法。後從金振之陳椿元 等學習書畫篆刻及古漢字, 並得到啟功李駱公等大家指點。


曾任《招商時報》,社長,總編輯。中國記者函授學院高級顧問、客座教授。


中國廣告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首批會員。


書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和全國展覽。篆書作品赴日本展出;國畫《雄獅》被聯合國郵電組織收藏。[1]


人物經歷

熊國英,字鶴年。號大熊;亦署「煮字澆畫生」。自幼隨父母學習國畫和書法。後從金振之、陳椿元 等學習書畫篆刻及古漢字,並得到 啟功、李駱公等大家指點。


曾任《招商時報》,社長,總編輯。中國記者函授學院高級顧問、客座教授


中國廣告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首批會員。


書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和全國展覽。篆書作品赴日本展出;國畫《雄獅》被聯合國郵電組織收藏。


在從事美術書法工作的五十多年間,經歷了全面繼承和「一點突破」兩個階段。前期以以「形」求「神」(見臨摹徐悲鴻《奔馬》和柳公權玄秘塔)等書畫摹品)。後期從訓詁學和「岩畫」入手,遵循「書畫同源」之理論,深入研討用象形字創作書畫的新途徑。為揣摩漢字起源和遠古先民造字的初始及由畫到字的創造過程,將古漢字奠基書《說文解字》逐字抄錄後並用自己掌握的新資料對其做了大量修正。編寫出500萬字的《中國古象形字源流》,並出版了普及本《圖釋古漢字》。榮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也正是在反覆觀摩、臨寫岩畫甲骨文金文的過程中激發出對書畫創新的靈感。根據其載體不同,材質和時光對其消蝕造成的特殊效果,結合中國畫筆墨技巧,創造出全新的書畫形式——「象形字書畫系列」、「墨彩書畫」、「珊瑚書」和以畫釋字,以字解畫的「圖釋字系列」,使數千年古老書法終於走出了「黑白世界」,進入「彩色時空」;從遠古祖先的文化源頭開拓出一條書畫創新的道路。


首創的必然是獨有的!由於熊國英先生卓爾不群的藝術風格和開拓式的創新作品贏得了文化部門的高度稱讚。在建國6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將其首創的「象形字書畫」四大系列(《墨彩書》、《珊瑚書》、《圖釋字畫》、《象形字畫》)編入《中國書法十大名家》。並向熊國英先生頒發了《榮譽證書》。


熊國英先生5歲學書畫


熊國英先生5歲始隨父母學趙孟頫。12歲從張布舟學顏;同年向金振之先生學人物;後入專業學校學畫4年。用20年時間系統學習了國畫的山水、人物、花鳥等多派畫種和真草隸篆等名碑法帖(見早年臨摹徐悲鴻先生的《奔馬》和顏、柳體書法)。先後結交孫竹、關闊、范學禮、陶然等師友,並受李駱公、啟功等老師點撥。打下了堅實的書畫基礎。26歲後開始參加全國和省級展覽。1974年創作的《雄獅》被聯合國郵電組織收藏。1981年「文革」後恢復省書恊、美恊時成為第一屆代表和會員。嗣後30餘年重點研究古漢字,並從「書畫同源」的學說中找到新的創作途徑。


中國象形字書畫開宗立派第一人


在從事美術書法工作的五十多年間,從訓詁學和岩畫入手,深入研討用象形字創作書畫的新途徑。為揣摩漢字起源和遠古先民造字的初始及由畫到字的演變過程,將古漢字奠基書《說文解字》逐字抄錄後並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對其做了大量修正。編寫出500萬字的《中國古象形字源流》,並出版了普及本《圖釋古漢字》。榮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在反覆觀摩、臨寫岩畫和甲骨文、金文的過程中激發出對書畫創新的靈感。根據其載體不同,材質和時光對其消蝕造成的特殊效果,結合中國畫筆墨技巧,創造出全新的書畫形式——「象形字書畫系列」、「墨彩書畫」、「珊瑚書」和 「圖釋字畫」,使數千年古老書法終於走出了「黑白世界」,進入「彩色時空」;從 遠古祖先的文化源頭開拓出一條書畫創新的道路。具有開宗立派的意義。


中國象形字大典


中國象形字大典》(簡稱《大典》)是古文字學者,象形字書畫創始人熊國英先生繼出版《圖釋古漢字》、《古漢字源流》後的又一力作。《大典》將中國新石器時期以來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書、竹木簡牘直至隸書按照時代順序,從發生、發展及演化過程逐字進行講解。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對古人、前人失准處進行客觀分析和審慎校改。特別難能可貴的是熊國英先生以自己首創的「象形字書畫」融入對古漢字的直觀講解中。大大豐富了古漢字典籍的識讀功能。不僅是文字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案頭書,更是書畫家、工藝美術工作者演習「象形字書畫」技法時目前唯一的範本。


《大典》書名由中國書法界泰斗歐陽中石先生題寫。扉頁由已故美術大師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先生題寫。《序言》由著名古文字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撰寫。全書810頁,包容迄今為止學術界公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截止西漢前的甲骨文、 金文、古文、籀文、石鼓文、小篆及相對應的簡牘、帛書和隸書。其中除首次發表作者大量嶄新的學術見解外,還用仿漢畫像石效果的版圖詮釋每個象形字的字源、字義。最為珍貴的是作者將書中數千個象形字全部用本人首創的「象形字書畫」描繪出來。僅此一項《大典》就兼有了一部完整的《象形字圖譜》的功能。這種表達方法首創了教科書、字帖、畫譜三者合而為一的綜合藝術形式。自然具有一書在手,統覽訓詁、書法、繪畫、石刻等多重藝術效果的學術價值。 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首先是為了弘揚大中華傳統文化,使過去僅為少數學者在研究室或大學課堂中才能見到的神秘文字清晰明白地展現在國人面前。使所 有中國人都能看懂自己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從源頭上了解漢字的由來。深刻理解漢字的字形字義,使國人進一步認識我們祖先的聰明睿智和高超的造型能力。從而激發出對本民族文化的崇敬和更高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用漢字為興國大業服務。


二、《大典》對古漢字的理解和詮釋有很多新的觀點,特別是突破了封建社會文人雅士因避諱過多而不敢觸及古人造字時的原生態理 念而造成的漏釋和誤判。為今後研究古漢字的字形、字義撕開了一個進風口。其學術價值不可低估。


三、也是為了宣傳象形字本身的藝術性,即通過熊國英先生獨創的「象形字書畫」,為千年不變的傳統書法和繪畫找到了新的創作模式。 特別是改變了書法藝術上的「白紙黑字」,與時俱進地踏入「彩色世界」。印證了「書畫同源」的學說。同時為衍生「工業藝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就在《大典》剛剛出版的幾天時間內,李瑞環、唐家璇、李建國、戴秉國等十幾位領導同志就看到了這部書並給予很高評價。


目前,各有關方面正積極研究《大典》發送全世界100多家「孔子學院」的運作事宜。大家堅信中國文字這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在中國 乃至全世界將發揮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品欣賞

作品名稱:舉頭望明月


作品名稱:門對青山


作品名稱:漁翁。柳宗元


天津殘聯秘書長為熊老師頒證書


熊老師捐獻給殘聯的作品


熊老師與天津殘聯秘書長講解書畫


熊老師與天津殘聯秘書長講解書畫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