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燭光中的年(董祖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燭光中的年》中國當代作家董祖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燭光中的年

我這人很念家,從出生到而今自己孩子也不小了的年紀,都在老家過年。唯一一次沒在老家過年,是因為剛畢業找工作去了沿海,那種清淡的蘿蔔和肉過年的味道現在回味都很淒涼。

回老家過年,因為父母、因為鄉村、因為燭光里年的記憶。

今年還是回老家過年。老家在二高山,儘管那雪下得讓人望而生畏,但是,一種過年的溫馨和喜氣卻撲面而來。看着孩子對雪的那種驚喜和無畏,已經年近不惑的我也生出少時玩雪的衝動。

總見到一些說全球變暖的文字,可是這些年卻見雪是越下越大,相信科學卻又不懂科學的我常常茫然。回到老家,正值大雪肆虐的幾天,美景飽了眼福,可是人卻幾乎足不出戶了。雪太大了,就有了一些弊端。除了寒冷,還把老家村裡的電線壓斷了。從市里來的電力維修隊伍的車無法到達,於是這個年也就重新回到了燭光里。

小時候,老家一帶沒有通電,在煤油燈或燭光里過年,記憶都是暖色調的。沒想到,一次大雪的造就,讓今年的年與往年實現重溫和穿越的味道。那時過年,暖暖的燭光,撲鼻的肉香,跳躍的柴兜火。我們接過父母發到手心裡的糖果花生,興奮地在火塘邊又唱又跳。白天跟着大人忙那些過年的事情,幾乎都是為吃而進行的,因此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幹得特別賣力。舂碓、推磨、烙豆皮、打粑粑、炒花生、炸爆米花,等到除夕之夜,全部的忙碌基本停息,就開始完完全全的享受美食和零嘴了。那時候我家的灶台還是老式的,我們孩子要做的就是在灶門口生火,讓灶膛離得熱光暖暖地照射在小臉上,看着母親在燭光里圍着灶台忙碌不停。那時的年,風雪更大,但是那種燭光的溫馨、燭光里母親臉上的笑容讓我們希望年越長越好。每到除夕夜,吃過團年飯,一家人圍在火爐旁,父母和我們孩子輪流表演,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講故事、可以說謎語!喜滋滋地看着母親從房裡變戲法似的拿出那些餅乾、水果、花生、葵花籽。即使是一個蘋果,也會用刀分成均等的好多份,那種香甜,留在心裡,一直伴隨着所有酸甜苦辣的日子!燭光,就是那個夜晚的舞美,溫馨如月,柔情似夢!

如今大了,小時候天天嬉戲打鬧拌嘴的兄弟姐妹都讀書考學工作天各一方,只有在過年才回到這個最終的出發點來團聚。慢慢地,開始增加已經脫離泥土味的第三代人,他(她)們已經看多了鋼筋水泥的叢林、看膩了五彩繽紛的霓虹、習慣了四季如春的城市花園、淡漠了亮如白晝的都市夜空,回到這自由自在的山水空間裡,一個個就像旅遊般興奮。停電了,點燃燭光的老家一下子被他(她)們稱為「燭光晚餐」,那是在都市裡人為製造的浪漫和場景,在老家還有天然的白雪和夜幕。沒了電,他們不再四處追逐打鬧,也不再雙眼緊盯着電視看動畫片,而是圍坐在爐火旁,開始了朗誦、唱歌。稚嫩清純的童謠、清脆婉轉的少年歌曲、都市裡風靡的流行曲、或捧腹或嫻熟的舞蹈動作在燭光中飛揚、閃現,縈繞在溫暖的木板壁屋子中。寂靜的農村的夜空,一下子變得那麼純和美。就像透過藍色玻璃瓶看到的純淨水一樣。那些打工潮返鄉帶來的浮躁一下子就被濾去,現實和記憶在瞬間好像實現了重合。沒了電,大人再也不會忙着打牌、看春晚,而是圍坐在火邊,說說話,逗逗孩子們,講故事、猜謎語,慢慢修復那些被都市剝去的帶着泥土草木清馨的往昔。沒了電,手機充不了電池,沒了此起彼伏的彩鈴聲響起,大人的談話,沒有了那種突兀的切割。老家的木板屋中,在燭光微微的照耀下,透着安詳和生態。那是一種精神、感情與休閒的原生態模樣,靜謐如盛滿雪的原野。天倫,我想,從農村長大的人,大多是這樣的設定。只是時代的網速太快,這種鏈接太生硬。

過去的生活場景已經成為今天刻意追求和營造的藝術氛圍,奔波在農村和城市兩地的我們輪迴轉換自己的角色。

燭光中,我的思緒在現實和回憶之間頻頻轉化,像電影中的蒙太奇,莫名地有了一些酸酸的感動。走過了很多坎坷的路,在奔波的人流中一刻也不敢停歇,甚至都沒有停下腳步舔舔傷口的時間。那些腳步,一起匯成洪流或者紅塵,淹沒着所有的欣喜與疲倦。那道洪流只會在一個小站口進行一次喘息,那就是過年。無數輛火車、無數趟汽車和飛機都是那一刻的畫面和情感的拷貝。過年,回家過年!在這一刻難得的燭光中,我的身心有了一種深度的寧靜。就是這一顆顆跳動的燭光,讓我有了一種思緒和心靈的穿越:兒時的天真無邪、家庭的溫馨動人、親情的無比珍貴,成為一幅畫、一首詩、一爐火、一口酒,直觀地呈現和復原在面前。感謝雪、感謝燭光!

燭光中,母親父親還是像往年一樣忙進忙出。如今的生活進步了,物質產品更加豐富,為了更有年味,也為了那些從不同城市回到老家的孫兒孫女多些新奇,儘管我們帶回來那麼多糖食糕點,但父親母親幾乎沒有落下一樣以往的那些過年食品的準備。孩子們的激情參與和好奇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肯定和鼓舞。老人笑着,孩子跑着,在燭光里搖曳出一幕幕感人、和諧的幸福畫面、剪影。我的眼開始模糊,看着孩子們漸漸幻化為我和小時候的兄弟姐妹,在燭光中一步步跟着媽媽跑着,在閃爍的灶膛前、在擺動的磨繩後、在昏黃的燭光里、在飄香的甑子旁,跑着跑着,漸漸就成了今天的我們。而當年父母的影子,便又如重疊的影畫一樣覆蓋在了我們的身上。是的,時光就這樣年復一年的輪迴,人,也是一代一代的在重複演繹!那些愛,那些永恆不變的感動和感恩!燭光里的年,本來是貧乏的生活,但是確實屬於一種生命的本質,情感的極致!

燭光中的年,在不知不覺中和我們漸行漸遠,慢慢地開始成為記憶中的一種絕版珍藏。現在的農村電氣化普及,停電,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停電不會是常見的。燭光里的年,在如今的光影年代難得了。多少年後,不知道孩子們會不會記起這個燭光里年,但是那些燭光里的團聚會在我心中永恆![1]

作者簡介

董祖斌,男,湖北恩施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