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山嶺引水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山嶺引水隧道

新烏山嶺隧道內混凝土襯砌完成面
圖片來自水利署電子報
起點    台南市楠西區

終點    台南市東山區

隸屬    台灣電力公司

營運單位  嘉南農田水利會

隧道長度  舊線3000公尺,新線3479公尺

烏山嶺引水隧道又稱烏山嶺隧道,為一座橫跨於臺南市楠西區東山區的引水隧道,這條隧道是烏山頭水庫曾文溪越域引水及串聯台灣電力公司曾文發電廠以及嘉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口水力發電廠發電用水的主要引水管道,目前烏山嶺引水隧道[1]共分為新線與舊線兩條,都由嘉南農田水利會進行管理與維護。舊線部分是在臺灣日治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所規畫興建使用至今,新線於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貫通完工啟用。舊線全長3000公尺,新線全長3479公尺。

歷史

舊線

起因

臺灣日治時期為灌溉廣大的嘉南平原,當時由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規劃興建一系列的灌溉水利工程,稱為嘉南大圳。最主要的烏山頭貯水池(現稱為烏山頭水庫)於大正9年(西元1920年)正式動工,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完工開始蓄水。因烏山頭貯水池的水源,來自官田溪其溪水流量不大,無法滿足水庫蓄水的要求。因此八田與一計畫將鄰近流量更大的曾文溪溪水翻越烏山嶺匯集到烏山頭貯水池中,此為烏山嶺引水隧道。

施工

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在大正11年(西元1922年)2月動工興建,隧道總長3公里,工程項目包含隧道東口與西口兩端的明渠暗渠水閘門等工程。施工過程中,由於烏山嶺的地質破碎,加上斷層帶經過,導致山體內富含大量天然氣,因此挖掘期間發生過數次爆炸意外。其中以12月6日施工挖掘時所發生的爆炸事件,造成50多名在場的施工人員傷亡,為此,八田與一一再變更隧道工程的設計,避開危險區域才順利貫通。

完工

烏山嶺引水隧道歷經7年的工期,終在昭和4年(西元1929年)11月12日正式完工。

新線

起因

烏山嶺引水隧道自昭和4年(西元1929年)11月完工啟用以來,已將近92年的歷史,雖嘉南農田水利會仍持續維持隧道的結構,然而隧道的輸水量由原設計的56秒/立方公尺已降到40秒/立方公尺,其輸水能力已明顯不足,加上隧道主體已出現裂縫、漏水、淺層滑動等現象,為防止原烏山嶺引水隧道發生突發的隧道崩塌導致無法輸水。因此提出在烏山嶺水隧道舊線下游另開鑿一條新的引水隧道,稱為新烏山嶺引水隧道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的計畫內容為,在烏山嶺隧道舊線東口的攔河堰下游約80公尺處新建一座攔河堰,並新建一座新進水口,將曾文溪溪水以西南側烏山嶺之山脊為隧道入口引水至西口,直到於烏山頭水庫主流左岸出洞,水出洞後流入既有的西口堰調整池供西口水力發電廠發電使用。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的興建計畫由嘉南農田水利會提出後,送交至行政院環保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因隧道新線的選線鄰近斷層帶,因此曾引起環保團體擔憂隧道興建的安全及完善應變措施。於環保署環評大會8日有條件通過此案。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11月,獲得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的初審。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2月8日上午,環保署召開第214次環評大會,於會中有條件正式通過新烏山嶺引水隧道的興建計畫,隨即開始動工。

施工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在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底正式動工,民國104年(西元2015年)4月16日,嘉南農田水利會向環保署提交環評變更內容對照表,然審查的環評委員認為環評變更後,隧道挖掘時所產生的棄土外運等問題仍需要更詳細的說明,因此決議要求嘉南農田水利會補件再審,預計完工時程也推遲至民國109(西元2020年)完工。

隧道資訊

  • 隧道長度:舊線3000公尺,新線3,479公尺。
  • 隧道斷面:舊、新線均為標準馬蹄型。
  • 隧道結構:舊線為仰拱以混凝土襯砌,側牆以砌磚。新線為混凝土襯砌。
  • 輸水量:舊線56秒/立方公尺(目前為40秒/立方公尺),新線56秒/立方公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