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炮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炮薑 首載於《珍珠囊

薑的再製品
[1]

乾薑的炮製加工品。產於四川、貴州等地。取乾姜砂燙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入藥。

藥性

辛,熱。入脾、胃、腎經。
溫經止血,溫中止痛,溫中止瀉。

主治

治虛寒出血-吐血、衄血,外有寒冷之狀者。 治腹痛吐瀉、寒凝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

泡水喝的功日常用量:2~5g,水煎服。

說明

炮薑性熱,長於走中焦,能溫經止血。凡脾陽虛失於統血之吐血、便血、崩漏等,「最為止血要藥」(《本草正》)。又能暖中焦,振脾陽,散寒凝,凡中焦受寒,或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瀉痢以及虛寒性出血證和產後惡露不盡等皆可運用。
1.治虛寒出血
本品性熱,主入脾經,能溫經止血,凡脾胃虛寒,脾不統血之吐血、衄血及崩漏下血,「最為止血之要藥」(《本草正》)。若治吐血、衄血,外有寒冷之狀者,可與炙甘草五味子同用,如甘草炮姜湯(《不知醫必要》)。治衝任虛寒,崩漏下血,可與烏梅棕櫚同用,如如聖散(《證治準繩》)。 2.治腹痛吐瀉
本品主入中焦,能振奮脾陽,溫中散寒,凡中焦受寒,或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瀉痢等皆可運用。如治寒凝脘腹疼痛,可與高良薑為伍。治寒性腹瀉,可與山植炭為伍,如寒瀉片(《部頒標準》)。
古籍記載:
本草蒙筌》「調理痼冷沈寒。霍亂腹痛吐瀉。」
本草正》「陰盛格陽,火不歸元,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要藥。」
得配本草》「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

常用配伍

炮薑蒲黃:炮薑辛熱,長於溫經止血;蒲黃收斂止血,兼能行血。兩藥配伍,溫經止血作用增強,且無止血留瘀之虞,適用脾胃虛寒,失於固攝之吐血、便血。

現代藥理研究

化學成分主要含揮發油,成分為姜烯、水芹烯、莰烯、姜烯酮、姜辣素、薑酮、龍腦、姜醇、檸檬醛等。具有抗炎、抗菌、抗潰瘍、止血,鎮痛等作用[1]

注意事項

炮薑禁忌,陰虛內熱及血熱妄行者不宜用。孕婦慎用。兒童慎用。
①大劑量使用時,可見咽於口燥,口腔潰瘍,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反應。
②本品多用於吐血、便血、崩漏等虛寒性出血證,以及虛寒性的腹中冷痛、嘔吐泄瀉之證。血熱出血不宜用。

選方

1、治肝脹、脅下滿而痛引小腹:炮薑、木香各1.5g,青皮4.5g,柴胡、烏藥、陳皮、延胡索各3g,蒺藜12g,鬱金6g,花椒子24粒。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劑。

2、治血痢不止:炮薑適量。將炮薑研成細末,米湯送服。每日兩次。

3、治虛寒性吐血、便血:炮薑人參黃芪附子各適量。水煎,去渣,取汁,溫服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