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濰坊科技學院(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壽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院校、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高校。學校坐落於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中國海鹽之都」——山東省壽光市。校園占地2400多畝,建築面積116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多元,館藏圖書160萬多冊,全日制在校生3.1萬餘人。教職工近200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受聘為教授、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1]李天來教授等專家學者加盟學校,引進博導張友祥、崔希海、李強、宋彧等教授,副高級及以上教師達525人,碩士及以上1345人,雙師型教師611人,3人評為山東省首席技師,4人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巾幗發明家稱號,校級學科帶頭人17名,61人受聘為東北師範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博導碩導。

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專家治校科學決策,聘請省內外專家成立戰略規劃、教學工作、學生事務管理、文化建設、預決算管理等五個專委會,作為頂層設計決策諮詢機構,全面推進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堅持改革創新,建立通識學院,推動學部制改革,着力做實學部、做活分院、做優本科,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新「園校一體」為特色的產教融合、「農聖文化」傳承創新為特色的通識教育[2]育人模式,深入推進因材施教、分類施教,加強專業社團建設,建立學分置換制度,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以賽促學、促練,參加全國、全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新大賽、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獲特等獎、一等獎300多項,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平台建設

學校堅持內涵發展和特色提升戰略,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園內建設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山東省軟件產業園區、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壽光市軟件園,吸納師生實習實訓、參與項目研發。建有設施蔬菜分子育種、化工資源清潔利用、滷水綜合開發利用、軟件工程、農業大數據等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1個希拉姆院士工作站,建成設施園藝、滷水資源高值化綠色綜合利用、農聖文化研究中心等3個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15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80個實驗實訓室,80餘個校外實習基地。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研究會獲批國家二級學會並揭牌成立,成為濰坊市唯一一家國家二級學會;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在學院設立當代農史調研基地。選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魯碩紅」薔薇,20餘種「濰科」系列蔬菜新品種通過鑑定,獲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天濰系列」15個蔬菜新品種在農業農村部登記備案;開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百工程」,校地協同創新育人,科研促教研,成果融入教學,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注入新活力。

視頻

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 相關視頻

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微電影
濰坊科技學院萬名學子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