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灕江追夢(王虎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灕江追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灕江追夢》中國當代作家王虎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灕江追夢

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在傳頌,在桂林又有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說法。我認識桂林、灕江還是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時我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孩童,是從一幅灕江山水畫的玻璃鏡框中認識的。

現在想起來,那幅鏡框大概有八十多公分長,寬有三十多公分,是一幅全景的灕江山水畫卷。那裡的山很特別,前一座後一座,左一座右一座,座座不相連,就像春雨過後爭先破土而出的山間竹筍,稚氣十足討人喜愛,山間還飄動着幾朵淡淡的,若即若離,如夢如幻。傳說灕江的水最富有靈性,那水就像少女們佩帶的白絲玉帶,汩汩流淌,洋洋灑灑,從極目遠處如筍的山峰下靜悄悄地來,再靜悄悄地遠去,不帶一絲塵埃,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讓人最為羨慕的是灕江里撐着竹篙盪着一葉扁舟的漁夫了。雖然畫中漁夫太小,讓人看不到他那愜意的面容,但可以想像他的生活肯定豐富的,也是多彩的。倦了,在岸上綠蔭下的茅屋中歇息,盡情的鼾睡;渴了,用那清澈的高山泉水沖一杯山間茗香,細細地品味;煩了,躺在竹椅上眯着眼晴輕輕地搖,聽聽百鳥歡唱;餓了,放下竹排在灕江里捕食人間最肥美最清香的魚兒……

這就是我孩童時代的灕江,像是在夢中一樣。時光飛逝,這仙境一般的景像時不時在我腦際深處若隱若現,我要去追尋,去追尋那夢中的灕江。

2008年十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如願去桂林旅遊,要親自去淌一淌灕江的水,看一看灕江的山了。

那天早晨,我搭乘第一班飛機飛往桂林。真得很幸運,天空一絲雲都沒有。八點鐘飛機起飛了,當飛機從地平線上一躍而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鳥兒飛向自己的巢穴一樣那樣親切,竟讓我這個四十多歲平生頭一次坐飛機的人沒有感到一點點緊張,這或許是期望良久的心愿即將實現,忘記了緊張和擔心吧。


我一直坐在飛機的舷窗前面,看着從機翼下掠過的高山、大川、大江、大河,眼睛注視着前方,思緒早已飛越了萬水千山神馳灕江了。

到達桂林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如願的登上了暢遊灕江的遊輪了。站在遊輪甲板上,看到太陽剛剛升起,遠處的山峰最早得到陽光的照射,金黃色的陽光猶如國畫大師手中的彩色顏料,似用碩大的畫筆塗抹在高高低低的山巒上,放射出誘人的光芒。我沐浴在太陽的溫暖中,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感受着迎面吹過來的飽含着灕江水靄的微風,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來了,灕江!

站在遊輪甲板上,放眼看去映入眼帘的是灕江的水。那水真叫清澈啊,一眼就能清晰地看見水下的草兒和被江水浸泡着的鵝卵石,你看那不知名的長長的水草,就像百歲老人的鬍鬚,隨着水波搖曳飄動,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又向右,一會兒又向上了,又一會兒向下了,頑皮的多像個小孩子。遠處的山在初升太陽的照射下,輪廓異常清晰,愈顯高聳峻美,岸邊上的竹林樹木顯得很青翠,碧綠欲滴。這時候江面上還沒有得到太陽的光亮,隨着風微微地吹拂,顯得更加寧靜。這時,山的影子浮在水面上,也隨着水面波紋不斷的變化着,由遠及近地涌動,在你一回眸間,她又好像由近到遠地離去,變化仿佛在一瞬間完成。我站在船邊靜靜地看着眼前的情景,耳邊聽着風兒和鳥兒的歡叫,靜靜地看着聽着,不願讓打破這恬靜的氛圍,就如閉着眼睛細細的品味着一壺上好的茶一樣。

嗚……,此起彼伏的汽笛聲打破了灕江的平靜。剛才還停泊在碼頭上的許多遊輪依次徐徐駛出了,浩浩蕩蕩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要出門遠征的隊伍一樣,原本平平靜靜的灕江漸漸的喧鬧起來了,慢慢地失去了她以往的文靜。

嗚嗚……,汽笛又響了,回聲在灕江的上空久久迴蕩,拖着汽笛的餘音遊輪緩緩駛離了碼頭,向灕江深處開去。船在江中游,人在船上走,水在山中流,岸邊樹木蔥蔥,天空雲兒朵朵,遠處山水朦朧。多麼熟悉的優美畫面,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在我仔細尋覓的時候,耳邊響起了遊人的陣陣讚美之聲,打斷了我的思緒。他們被眼前的美麗風景所傾倒,爭相拍照。大家為了拍到一處好的風景,為了把自己的身影永遠定格在美麗的瞬間,個個爭先恐後,生怕錯過了眼前美妙的景色,在遊輪的船舷上演了一幕幕我方照罷你登場的生活喜劇,有時也不免言語碰撞,真的是大煞風景。我沒有加入他們那個行列,悄悄地找了個地方,飽覽着眼前所有景色,讓思緒的筆頭美美的貪婪的吮吸着灕江山水的美味,細細的品味着。我想,眼前的風景確實很美,看到真正美麗的風景和真正用心體會美麗的風景並不一回事,他們可能看到了真正的美麗風景,但卻沒有真正的用心去體會和品味。世間所有美麗的風景皆是自然神賜,在欣賞時應心懷虔誠和敬畏,心中常常感念自然的偉大和無私奉獻。風景是千萬年自然精華的積澱,理所當然,想要看到真正美麗的風景,就得有耐心、恆心、愛心,必須沉下心來,靜靜地等,慢慢地品,不要讓那些使你眼前一亮的風景所迷惑,也不要為爭奪美麗和控制美麗而讓美麗失色,那樣的結果或是失去美麗,或是等到真正好的風景出現時,卻已經沒有了欣賞風景的心情了,那就有點可惜了。


遊輪繼續緩緩地在江中蜿蜒行駛着,船上的遊人也重複着他們的動作,一會兒左邊拍,一會兒右邊拍,總之是前後左右忙個不停,好在現在的相機是數碼的,存量比較大,你照多少就能存下多少。如不然,若用九十代前的膠捲相機照,他們早就沒戲了,還不知道要錯過多少好的畫景呢。我想無論在什麼時候幹什麼事,都要有所捨棄,有所選擇的。

今天,我也美美地感受到了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灕江兩岸風景如畫,山是別樣的山,水是別樣的水,景是別樣的景,畫中的人也自然就不同以往了。先看看灕江上的山吧,就是與其他地方見到的不一樣。如我們常見到的太白山,她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山巒連成一片。而灕江的山,特色鮮明,造型獨特,自成一體,突兀一山,或三五成群,連山一景,但不管怎樣,它們不拖泥帶水,景借山成景,山依景造勢,景色因山更俊,山因景色愈名。看看眼前的這座山吧。它由三座小山組成,中間的一座稍高大,兩邊的小一點,三座山連在一起,人站在遠處一看,那是什麼呢,應該是漢字中的「山」字,簡直太像了,其實就是個山字。再一看,還有一像呢,是個什麼呢,有人說像不像電視電影中常見到的古代文案上放置毛筆的筆架,就是麼,只是它放的應該是天地間最大號的毛筆了。

又一陣群情激奮,又有什麼新的發現了。噢,原來導遊讓大家來看前面那座大山。在大家的歡呼雀躍聲中,我仔細觀看遊輪正前方的那座山,像是沒有什麼新奇。只是這座山橫在江水的前面,逼得江水不得不改變原來筆直的行進路線,在這座山前面轉了一大彎,硬生生的改變了方向。我站在舷邊看一眼,這座位於江水左岸的山與前面見到的山似乎沒多大區別。但聽導遊說這座山叫九馬畫山,與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還有着密切的關係。周總理遊覽灕江時,也到過九馬畫山,當時陪同人員說這座山叫九馬畫山,是因為山上有九匹白龍馬時隱時顯,若是遇到德高慧者就能看見這九匹白龍馬。那天,周總理真的看見了那九條隱在山巒間的白龍馬,還饒有興趣的指給大家看呢。九馬畫山因此名氣更響了。在導遊指引下,大家也都當仁不讓,雄心勃勃的在山上找起馬來了。其實這些馬就是山上那些綠色植物掩映襯托下的白色山石。你還別不信,有幾個就挺像的,簇擁在一塊,耳踵臏磨的,就好似幾匹駿馬在草原上馳騁一樣。

再看灕江的水,一眼到底,清澈無比,水下的水草、石頭、游魚歷歷在目,我站在船邊也能清晰的看見水中戲喜的魚兒,三三兩兩在水中無憂的追逐覓食,它們或聚或散,或獨自遊玩,或三五成群,完全由着它們自己的性情,全然沒有覺察到還有外來物種來侵擾它們。當船行至水流平穩處時,人們毫不吝嗇手中食物,紛紛向魚兒們扔過去,這時的魚群就亂了陣角,你追我趕的爭相搶奪食物,這一扔打破了魚群先有的平衡,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切物種難逃大自然法則

沿着江水往遠處眺望,山水合一處,峰巒疊嶂,錯落有序,倒影水中,近景遠景景景相疊,山更加多姿了;江水浩如煙海,險灘徑流處處相涌,水更顯清秀了。此時,若能如鳥兒,飄在空中,隨心所欲的飽覽灕江山水的芳容那就更好了,就能看見一幅全景的立體的山水畫卷,真正體會品味人間勝境的那份愉悅。這就是名揚灕江的世間美景黃布倒影了,這人間奇景就是我們手中二十元人民幣的背景圖案,其景美妙不深臨其境很難有真切感受

隨着遊輪徐徐前行,江水不斷奔湧向前,兩岸景色也隨之變化。看那,在一片濃密的竹林映襯下,一幢幢的茅屋出現在我的視野中,扁舟、竹筏靜靜地歇息在江邊,我心中暗喜,我童年的記憶即將一一浮現……[1]

作者簡介

王虎奎,陝西金融作協會員,現供職於農行寶雞分行,小說《重逢》《姥姥的窯窩》等15篇作品發表於《中國作家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