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豫章滕王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滿江紅·豫章滕王閣》 |
作品名稱: 《滿江紅·豫章滕王閣》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吳潛 |
《滿江紅·豫章滕王閣》是南宋後期官員,詩人吳潛的詩。[1]
淳祐七年(1247年)春夏,吳潛居朝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等要職,七月遭受台臣攻擊被罷免,改任福建安撫使,當時其兄吳淵供職於南昌,此詞應該為詞人前往福州道經南昌時所作。
詩詞正文
“ | <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
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 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 近簾鈎、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飄泊。 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 |
” |
— <《滿江紅·豫章滕王閣》>,<詩詞名句網> |
譯文
萬里西風助我登上滕王閣,楚江波濤驚起,雲層翻騰。遠遠望去好像船從樹梢上駛過去,有時水鳥雀沙邊飛落。晚上陰雨遮天,與唐時無異。
秋天來臨、氣蓑悲傷,自嘆十年官場浮沉,多次落職鄉居。唉,算了算了,不去說它了。天地之大,卻沒有我落腳之地。
鑑賞
上片重在寫景。「萬里」用得極有氣勢,「吹」極為生動,寫出了登臨高閣時的興致。這裡引用了王勃的故事。傳說他往南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風,使他一夕行四百餘里,民諺謂「時來風送滕王閣」。這個故事更表現了作者的興致,還自然地將目前的登臨與王勃當年聯結了起來。「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檻外」寫出了當時居高臨下憑欄四望的感覺。楚山,指西山。楚江,指贛江。「雲漲」、「濤作」,景象當時壯觀,可以想見詞人心潮的激盪。「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這是寫登高遠望時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駛在樹梢上,野鳥有時落在沙邊。「有時」,二字極為傳神。「近簾鈎、暮雨掩空來,今猶昨。」「暮雨」說明其佇望之久。正當遊目騁懷、沉入遐思時,雨霧撲簾而來,真是「珠簾暮卷西山雨」,與王勃當年所見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臨風嗟嘆了。
下片重在抒情。「秋漸緊」四句均是由景人情。秋天是易使人感傷的季節,更何況詞人此刻正處於官場失意、前途渺茫之際。看遠方天水相接,渺渺茫茫,思及自己年過半百,依然漂泊未定,任誰能不傷感,故而「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現在,自己歲月無多,天下雖大,無奈奸臣當道,哪裡是自己的容身之所。「乾坤雖大愁難着」。乾坤之大卻安放不住、也安放不下他的「愁」。這裡以固態體積狀愁,既給人以形之大、又給人以質之重的感覺,想象奇特。上面都是登高臨景惹起的對往事的回憶和無限慨嘆,往事本不堪回首,但面對此景情不自禁,由此抒發出的鬱悶不平之氣,亦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臨近黃昏,城頭的號角又吹起來了,聲聲入耳,又勾引起遷客無盡的羈旅愁思這正與上片「暮雨」照應,角聲混合着秋風、雨意,是多麼蕭條悲涼的感覺。這是一個倒裝句。把「城頭角」放在最後,又使人覺得他的無盡愁思似乎像那聲聲號角一樣,在廣闊的秋空中,久久迴蕩。這又變成一個以景結情的好句。「乾坤雖大愁難着」痛憤無比,結句哀思綿綿,剛柔相濟,益顯其沉痛悲鬱。
全文上片寫登滕王閣覽景,下片借景抒情,由近及遠回首往事,十年來宦海沉浮,如流年似水,去日苦短,能有作為的歲月不多了。而社稷顛危,國難深重,有志難伸,內憂外患,充滿胸間。臨近黃昏,城頭的號角更勾引起遷客無盡的羈旅愁思。
作者簡介
吳潛(1195年-1262年) 字毅夫,號履齋,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 ,出生於浙江德清新市鎮。南宋後期官員,詩人。秘閣修撰吳柔勝第四子,參知政事吳淵之弟[2]。。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吳潛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再度被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為賈似道黨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歲。德佑元年(1275年),獲得平反,次年追贈少師。
吳潛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淳佑九年(1249年)十二月,吳潛拜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開始參與朝中最高機務。 理宗召對,吳潛表明了治理國家的殷切希望:"國家不可能無弊,就象人不可能無病一樣。現在國家的問題,連庸臣也會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誠重用元老,視之為醫師,集思廣益,使我等臣輩能有機會施展牛溲馬勃(藥名)一樣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
吳潛墓位於南安東田鎮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對仙洞山。墓區有三個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無碑,只有一香爐,上有"吳"字。底下一級平台上有左右對稱的兩塊石碑,正面書"吳府",反面"宋狀元宰相"。原墓文革時被毀,1985年,吳氏後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3]。
視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