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溫知新 |
---|
|
溫知新(德語:Fredric Francis Weingartner,1918年1月22日-2012年1月11日),奧地利耶穌會利氏學社神父、臺灣大學語言學教授,研究賽夏語、泰雅語等臺灣原住民語。[1]
生平事略
溫知新生於1918年1月22日,屬於耶穌會利氏學社,1952年來臺灣於臺灣大學教德語,1985年前往美國與德國深造,專研實驗語音學,為漢堡大學語言學博士,取得博士後再返回臺灣大學教授語言學。外人眼中的他個性嚴謹,除對時間要求其準確性,包括書桌上的書都要排列整齊,甚至睡覺也是一個姿勢直到天亮。
1990年起,臺灣開始推行母語教育,為鄒語和阿美語等原住民語言編寫入門教材。溫知新除懂拉丁文、希臘文、德文、法文、英文、中文及日文外,又會卑南語、泰雅語、布農語、魯凱語等族語言,並主持耕莘語言研究室。1992年,政府找他為臺灣原住民十種語言進行有系統的田野調查,雖當時他已高齡七旬,但從小就在父親帶領下攀爬奧地利高山,身體健朗,所以能適應高山生活。
1992年到1995年,記者王蜀桂訪問對原住民語言有貢獻的外籍神父,有艾格理、孫國棟、周重德、溫知新、溫安東、彭海曼、巴義慈、吳叔平、明惠鐸、蔡恪恕、裴德、杜愛民、博利亞等神父。其中溫知新表示他和山上許多神父交談後發現,在臺灣研究甚至寫出有關字典或文法著作的神父,多以需和原往民溝通而學習當地語言,但越學越喜歡,進而開始研究文法或編字典的神父最多。
1996年底,溫知新以英語完成報告《Survey of Taiwan Aboriginal Languages》,並指出原住民語言能力主要與他們年齡有關:六十歲以上長者,母語說得最好,以日語為第二語言五十歲者有些母語詞彙必須詢問更年長者,但他們的第二語言已是國語和日語兼具:四十歲左右,母語能力明顯不足,但他們國語表達能力沒有什麼困難;至於二、三十歲的人由於到平地工作,離開部落母語環境,而大部份的青少年在人口集中的市區就學,畢業後返回部落的意願很低;國小學童則僅懂得少許母語,跟祖父輩溝通,主要用國語,有些形同「雞同鴨講」。
完成《Survey of Taiwan A-boriginal Languages》報告後,溫知新發現臺灣原住民語多有學界投入做語言文化研究,唯獨賽夏語已到燃眉之急。在利氏學社以當年利瑪竇精神提出「土地與認同」研究計畫的感召下,他決心再以語言學專長為原住民族作事。1996年11月起,他接受文建會委託,主持賽夏族語言文化採徵計畫,設計一套語音註記教材,包括紀錄矮靈祭歌,與少數能找到的現代歌謠。當他初到賽夏族部落,發現會講母語的族人不到百分之三十,只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才講得流利,但賽夏族不喜與外人接觸,他便透過天主教會取得族人信任,以日語直接與族人溝通。賽夏族人夏遠麟表示,參加溫神父的語言整理計畫過程中,才曉得許多字詞過去弄混了,像山豬音「哇力桑」與家豬不同。
溫知新在大隘村賽夏族部落住了一年多。他出版賽夏族語言教材後,1998年5月23日,五峰鄉祭典管理委員會、利氏學社在大隘村天主堂舉行賽夏文化研討會,魏明德、孫國棟、巴義慈、何樂道、丁松青等多位神父與會。之後,溫知新改往五峰鄉、竹東鎮、尖石鄉、和平鄉、南澳鄉、復興鄉、烏來鄉等地的泰雅族部落,調查各部落泰雅語,再對比早年被記錄的泰雅語,以寫新作,常一邊編寫教材,一邊教學。
溫知新也將臺灣原住民神話由中文翻譯成英文,他相信歐洲對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會有興趣的,未來還可將各族神話做人類學上的進一步比較。2008年10月2日,奧地利總統特頒奧地利共和國科學與藝術榮譽十字勳章,表揚溫知新貢獻。
溫知新退休後住於輔仁大學頤福園,2009年體檢出罹患膀胱癌,2012年1月11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