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溜索橋(任篤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溜索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溜索橋》中國當代作家任篤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溜索橋

溜索橋,亦稱吊橋,俗稱溜殼子,是宕昌最古老原始的過河索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白龍江流域的沙灣、舟曲一帶是常見的過河索橋。這種橋看似簡易,實則深藏着古人的智慧

先在河岸兩邊選合適位置,各栽一根堅固耐用的大木樁或架子,加工一根結實粗大的繩索。當年一般採用柔韌的竹篾加工成粗繩。繩索兩頭分別牢靠地綑紮在兩岸已栽穩當的木樁或架子上。繩索上安裝一個類似滑輪的東西——溜殼子。滑輪下方懸掛一個類似木凳的東西(有的地方,滑輪下懸掛一個大木框)。一座簡易的索橋,就算修造成功

過河時,人坐在「木凳」上,腳蹬地面,手抓連接在滑輪與木凳之間的繩索,腰部纏扎一根繩索,並與手抓的繩索綁在一起。起動時,兩腳收起,利用滑輪的慣性即可。有時,快到對岸時,有點上坡,還要加上推拉牽動的技術性操作,方能到達彼岸。

白龍江上以溜索作牽引,繫船渡人,是新中國建立之前,常用的過河方式。但是,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據史料記載,1935年(乙亥)陰曆7月26日,宕昌縣沙灣古渡發生一起翻船事故,淹死30多人。

此次翻船事故,是溜索斷絕造成。清末秀才張炯奎先生以《二十六日河船繩斷淹死人無數》為題,作詩四首,表達悲憫之情。特此附錄於後,以饗讀者:

二十六日河船繩斷淹死人無數

其一

滿船呼救號紛紛,數百年來也罕聞。 果是黎民遭劫運,中流一旦死生分。

其二

民遭陷溺亦可憐,救苦聲中怨上天。 總是今人皆作孽,竟遭漂泊情誰延?

其三

自古漂流問水濱,可憐淵畔苦無津①。 丁溝河上逍遙者,破浪聲中有鬼神。

【注釋】①津:渡口。

其四

河水洋洋賦北流,往來城市盪扁舟①。 如何竟作沉淪客,慨爾齊懼滅頂憂。

【注釋】①扁piān舟:小船,也作偏舟。

時隔十三年,一九四九年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下午,,同一地方,因嚴重超載,造成翻船事故。

據楊秀山先生《沙灣翻船事件》一文記述,一九四九年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沙灣翻船事件,罹難四十四人。當時的簡易渡船的牽引繩索就是利用的廢棄的溜殼子竹索。

此文是從前經常使用了傳統溜殼子的當地人楊秀山描述的。現引原文,以饗讀者:

「 索道是用一條很長的竹繩(那時沒有鋼絲繩)系在(白龍)江的兩岸,一頭在南,一頭在北。兩岸都有縛繩的架子。渡江者,首先在竹繩之上套上一個溜殼子(溜殼子類似兩片瓦的木桶,長一尺餘,套在索繩上,主要起移動作用),然後把人和物綁在溜殼子上,用兩隻手抓住牽引之繩,用腰勁與肘勁向前縱一下移一下(縱是向前移的土語),依次不停地向前縱若干次,才能渡過江去。

大寨至沙灣的那段江面,在洪水期間有接近兩百米寬,要渡過這樣一條江,就需縱幾百次,氣力不足,缺乏技術,渡至一半,掉進江里溺水死者也是有的。這種渡江工具只有膽大力壯的男子才能使用,一般婦孺之輩是無法使用的。

這種工具沿用至清末,始被木船所代替。但木船仍用舊的溜殼子竹繩牽引移動。」[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