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溁灣路小學創辦於1912年12月16日,歷史悠久 ,已有百年的辦學歷程。學校坐落在嶽麓山下、湘江之畔,河西溁灣鎮中心地段。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千七百六十平方米,校園內四季蒼翠,環境優美。學校現有教學班十四個,教職員工四十八人,學生八百多人。

目錄

學校簡介

幾年來,學校爭取上級撥款和自籌資金二百多萬元,先後建起了綜合教學大樓、禮堂和一流水準的隊室、實驗室、儀器室、衛生室、圖書室、藏書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教室、電腦室、溁星電視台等。學校現在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年青教師隊伍。國家級教師1名,特級教師1名,省優秀教師2名,市級骨幹教師7名,區學科帶頭人2名,高級教師32名,有75%的教師已獲大專以上學歷。他們學識廣博、治學嚴謹、循循善誘、銳意進取,他們的教改科研論文有60多篇,先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 ,並在市、區教學研討會上交流。

教學質量

在長沙市首屆課題評優活動中,學校《小學整體改革實驗》課題獲一等獎、《小學五線譜固定唱名法探究》獲三等獎。在市第二屆課題評優中,學校《小學口琴,試唱聯動教學》課題獲二等獎。學校曾多次承擔省、市、區的對外開放任務,受到了上級的好評。學校是省、市外事接待先進單位。

學校與日本滋賀縣、西伊敷小學結為了友好學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友好的關係。學校有着「希望之星的搖籃」的美稱,湧現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如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希望之星陳俊;全國希望之星彭璽;體操之星彭莎;長沙市十佳少先隊員李娜;全國博士蛙王慧聰等。幾年來,學校畢業生的合格率、畢業率均為100%。學校體育工作一直處在先進行列之中,達標率保持在92%以上;排球是學校的傳統項目,多次在市、區小學生排球比賽中獲獎,連續幾年保持了區小學生 排球比賽的冠軍。學校以「藝術教育」為特色,要求學生學習聲樂、器樂等特長,藝術教育顯着,並多次在省、市文藝匯演中獲獎,培養出了不少音樂人才。

建校方針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注重辦學質量,堅持科研先導、質量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近幾年來,學校能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學校的教育科研;以培養名師為目標,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以少先隊活動為陣地,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以特色教育為窗口,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取得了顯着的成績,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學校能深入開展教學改革,進行課題實驗。

素質教育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1],發展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校特別設立了各種「學科興趣小組」和「周六特長教育」制度,使學生在英語、文學、藝術、體育、計算機、地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個個學生學有所長。每學期定期舉辦「質教育展示周」活動和「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展覽,學生們表現出來的創造能力和精湛技藝贏得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