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濕地生態系統劣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濕地生態系統劣化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濕地生態系統劣化是指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劣化或遭到破壞而導致其功能降低與生物多樣性減少的過程。

基本內容

中文名:濕地生態系統劣化

定 義: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減少過程

危 害:加劇洪澇與乾旱災害等

外文名:degrad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本 質:濕地生態系統被破壞

所屬學科:地理學

簡介

濕地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綜合體,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到2017年為止,國際上尚沒有統一的濕地定義,不同學者從各自的學科角度賦予濕地不同的含義。

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薩爾(Ramsar)會議上通過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指出:「濕地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水域不論其為靜止或流動,淡水或半鹹水或鹹水者,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m的淺海區域。」這個濕地定義從保護水禽棲息地和防止濕地的人為改變出發,使用最為廣泛。

現狀與趨勢

濕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之一,與森林草原、農田、荒漠海洋等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支持系統,並通過生態過程向人類提供淡水、食物、工業原料、能源、物種、基因、棲息地,以及多方面的環境調節功能等生態系統產品與服務。但是,受人類活動與自然因素的影響,濕地大面積喪失,其生態功能也出現了退化。

天然濕地大面積喪失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問題始終是各級政府十分關注的問題。濕地地勢平坦,面積遼闊,土壤肥沃。一遇擴大耕地面積時,首先想到開墾與圍墾濕地,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實問題在於實際操作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科學論證。

盲目而無限制地開墾與圍墾濕地,造成天然濕地大面積喪失,並隨之造成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的喪失。

濕地的盲目開墾與圍墾,以東北三江平原和長白山區、長江中游的湖泊圍墾及濱海濕地的圍墾問題最為突出。

三江平原是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低平原,總面積10.89萬km2。從1949年以來,經多次大規模排水開墾沼澤與沼澤化草甸濕地,耕地面積已由78.6萬hm2增至524.0萬hm2。

由此,沼澤與沼澤化草甸濕地由1949年的489.8萬hm2減至2000年的90.7萬hm2,天然濕地面積喪失80%以上。平原地區的沼澤率由73.5%降至13.6%,而墾殖率則由11.8%增至78.0%。長白山區的溝谷和河漫灘沼澤也有70%以上被墾為水田與旱田。

幾十年來,全國圍墾湖泊面積達130萬hm2,喪失湖泊調蓄容積350億m3,因圍墾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個。地處長江中游的湖北省原有湖泊1066個,有「千湖之省」之稱,到2017年湖泊僅剩309個。湖泊面積的縮小更為普遍。如洞庭湖面積由4350 km2(1954年)縮小為2625 km2(1995年),減小了1725 km2;鄱陽湖面積由4400 km2(1954年)縮小為2933 km2(1998年),減小了1467 km2;洪湖面積由760 km2(1951年)減小為348 km2(2001年),縮小了1倍多。

濕地面積的喪失導致湖泊調蓄功能衰退,湖區洪澇災害頻繁,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

濱海濕地的圍墾面積也很大。全國現有濱海濕地面積594.9萬hm2,幾十年來已圍墾灘涂濕地119.2萬hm2,若加上潮間帶城鄉工礦用地96.5萬hm2,人工養殖面積19.5萬hm2,已占海岸帶天然濕地面積的40%左右。在濱海濕地中,紅樹林濕地的破壞和喪失十分嚴重。歷史上我國紅樹林濕地較為豐富,大約在150年前,僅廣西沿海就有紅樹林24000 hm2,是如今廣西紅樹林濕地的3倍。20世紀50年代全國紅樹林濕地為48266 hm2;1957年全國自然資源清查統計為40000 hm2,而如今紅樹林濕地僅有22024.7hm2。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紅樹林面積不斷減少。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大約減少了54.4%。[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