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北小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水資源豐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稱,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以下是今天搜羅的幾個湖北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

熱乾麵 [ 圖片來源於搜狗網]

熱乾麵

熱乾麵(Hot dry noodles)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以油、鹽、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量滷水汁、生抽為輔助材料。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熱乾麵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麵的蔡明偉。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麵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做生意很會動腦筋。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覆試驗,他終於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後,芝麻醬閒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里試一下呢?於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闆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同樣經過多次反覆試驗,他覺得滿意了,身邊的人都說好吃,這時候他才信心滿滿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熱乾麵----這個武漢人民最愛的小吃就這樣誕生了。(此時蔡明偉給這個面起了個名叫「麻醬麵」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叫「熱乾麵」)。[1]

圖片來源於搜狐網]

精武鴨脖

精武鴨脖是湖北武漢最有名的傳統小吃,因為起源於漢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鴨脖是將川味鹵方改進後用在鴨脖上,具有四川麻辣風格,香味撲鼻,口感刺激,鮮美無比,所以很快成為了武漢人喜愛的名小吃。精武鴨脖在精武路一帶就有十幾家店,如今,精武鴨脖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並且形成一些新的流派。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肴。一個關於鴨脖的傳說是,20世紀90年代初,湯臘九在成都學習滷菜技術和中藥材配方,回武漢後,開起了第一家鴨脖子專賣店。另一個說法則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精武路上有一家做川菜的館子「精武飯莊」生意火爆,1991年,為避免食客等待主菜的時間太長,四川籍師傅嚴家華出主意,可以滷製豬尾巴、鴨頸等打發食客無聊時間,用三十多味中草藥滷製出辣嘴不辣喉、越嚼越有勁的鴨頸。

豆皮

豆皮是湖北省武漢市著名傳統小吃,迄今已有50年的歷史,多做為早餐,一般在街頭巷尾各早餐攤位供應,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廳或老字號飯店也有提供。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於武漢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製作的豆皮在武漢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此外,在武漢周邊縣市,如:恩施、鄂州市等,也很受歡迎。原為民間小吃,老通城酒樓創建於1931年,其豆皮根據傳統做法,博採眾長,以豆、米、漿拌雞蛋做皮,以糯米為餡,色澤金黃透亮,外脆內嫩,以其獨特風味逼近聞名。因餡內包以豬腿肉、玉片等得名三鮮豆皮,後經改進形成多種口味的豆皮。

黃陂糖蒸肉

黃陂糖蒸肉又稱東坡糖蒸肉,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在省內外享有盛名。蘇東坡詩讚:「咸閒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稱鮮。」武漢市黃陂區人民講究「糖蒸」,每逢年節喜慶飲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紅、象徵甜蜜美滿、象徵甜蜜美滿、喜慶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為待客上菜。

這道美餚與宋代蘇東坡很有淵源,宋代著名文學家美食家蘇東坡,在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因「烏台詩案」被貶,謫居湖北黃州時,曾游黃陂木蘭山講學。其時慕名求學者甚多。此事卻又為權貴得知,上疏朝廷誣衊蘇東坡,聚眾黃陂,誹謗當朝。宋神宗偏聽奸言以後,派人明察暗訪來至黃陂講學處所時,並未搜集到誹謗之詞,於是別出心裁,以面試學生來尋找破綻加罪東坡。隨即,那考官遂遠指小塔曰:「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學生一時窘迫,紛紛舉手搖頭無言。這時,來人向東坡叱責道:「你哪裡是來講學,分明是借古諷今別有所圖,為何競無一人能對答上來?」東坡聽後,冷冷一笑道:「你的上句,學生不是一一作了答對嗎!」來人不禁追問:「所答何詞?」東坡輕蔑地答道:「學生紛紛以手答曰『玉手搖搖五指二短三長』,何以說無人答出。」至此,來人一聽便啞口無言灰溜溜地離開東坡而去。在場的學生卻對東坡的學識膽略更加欽佩。當時,為了酬謝老師,學生們買來東坡喜食的豬肉和紅、白糖,粗心的學生一時不慎,將糖和豬肉混在了一起,正在拋留難定之際,東坡見狀,慢步走來信口念道:「咸閒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稱鮮。」暗示幫閒客人已走,現有糖和肉何不混同就餐以飽口福呢?於是,在東坡的指導下,學生們將豬肉、糖酌加入其它調配佐料等,拌勻後一起蒸而食之,別有風味,眾皆叫好。從此,糖蒸肉的制食法,便在當地沿傳下來。[2]

面窩

面窩是武漢的小吃之一,也是武漢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現在還有一些小面窩,用的鐵勺內部較小。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9年)。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製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覆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干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面窩和熱乾麵一樣,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多為攤點經營,或由飲食店兼管,沒有代表性店鋪。

歡喜坨

歡喜坨又稱歡喜團、麻湯圓、麻雞蛋,為湖北武漢荊州、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江陵等地的特色傳統小吃。在武漢已有百餘年歷史,它是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後外脆內軟,外焦里嫩,色澤鮮艷,咬一口,一聲脆響後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1930年代,漢陽棉花街有一家沔陽人開的店子,專做「歡喜坨」 。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圓球,裹上芝麻,溫油下鍋慢慢炸黃,起鍋後倒入另一口有飴糖的鍋中翻炒,再起鍋,轉入鋪滿芝麻的籮筐內簸幾簸,歡喜坨就做成了。它形如核桃、外酥內軟、甜而不膩,是當時流行的早點,沿街叫賣的小販稱它為「白糖歡喜坨」。這段文字來源於武漢一本飲食雜誌,它真實地記載了沔陽歡喜坨打進省城大市場的過程,可以證明歡喜坨的發源地就是沔陽。沔陽人一般把逗人喜愛的小孩稱為歡喜坨,也許正因為這個緣故,才把食物喊成歡喜坨吧。如今武漢有個叫歡喜坨的笑星,紅得很,一夜趕好幾個場子,賺了個飽。此人長得圓圓滾滾、憨憨實實,着實令人歡喜。

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湯包是湖北武漢著名的小吃,屬於蘇式湯包,是百年老字號四季美湯包館招牌美食。四季美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四季美湯包與老通城的三鮮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小桃園煨的各種雞湯並稱武漢四大小吃,四季美湯包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單,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等。

東坡餅

東坡餅又名空心餅千層餅,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是湖北地區特色傳統美食小吃之一。關於「東坡餅」名稱的由來,充滿了人文色彩,相傳與蘇東坡有關,是蘇東坡貶黃州時常過江求食之物,並因而得名。東坡餅不但包含着奇特的飲食文化,還蘊藏着濃郁的鄉情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東坡餅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單。

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傳統的風味小吃,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價格低廉,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蜂窩酒麴發酵釀製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後稱讚「味好酒美」。孝感米酒具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MAIGOO美食小編認為這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

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是湖北省黃石市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黃石港餅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的,以其起鑼弦鼓邊,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順氣開胃,回味悠長和具有濃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獨特風味名揚湖北,暢銷全國。黃石港餅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2011年被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號」美食。

黃州燒梅

黃州燒梅是湖北黃岡黃州區的特色傳統名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配料精、製作細,上似梅花,下似石榴,亦叫石榴燒梅。當時黃州為八縣生員應試之地,各地考生喜食黃州燒梅,店家就在燒梅上端點了一點,象徵紅頂子,祝考生科場如意,高榜及第,又含有「榴結百子,梅呈五福」之意。餡芯以肥肉、熟饃、桔餅花生、葡萄乾、冰糖、桂花、紅綠絲等製成,用薄麵皮包餡,封口處呈梅花形,故名。其可蒸、可炸、可烤,香甜可口。

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是湖北十堰市竹谿縣當地所著名的一種風味小吃,擁有悠久的歷史,據可靠資料考證結果表明,竹溪碗糕時至今日,已經有着500多年的歷史,也是湖北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鬆軟,味甜不膩,不僅富有營養,還有保骨健腸、生津止渴之功效,深受食客喜好。竹溪碗糕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單。

糊湯粉

糊湯粉是著名武漢傳統小吃,是經典的漢味名吃,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一碗飄着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氣息和味道。糊湯粉用鮮活魚徹夜熬製出的魚湯,味鮮汁濃,回味帶點清甜,用來做糊湯粉的米粉,是用秈稻米磨成漿製成的,口感柔韌有勁。糊湯粉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單。

咸寧桂花糕

咸寧桂花糕是湖北荊門的傳統糕點,也是湖北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是一種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糕點。其歷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滿足人們對於味道的各種需求。桂花糕創製於明朝末期,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老幼婦女均宜食用,是饋贈親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寧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裡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

荊門茶花點心

荊門太師餅又名茶花點心,是湖北省荊門的漢族傳統名點,是湖北傳統小吃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相傳為南宋理學家陸九淵任荊門知軍時所喜愛。此餅以精粉、熟豬油揉合為皮,麵粉、熟豬油為酥,再用熟麵粉、砂糖、桂花、桔餅、桃仁、冬瓜糖為餡,經擀皮包餡成形後,入溫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鬆清香,綿軟不膩,風味別具一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