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漁舟唱晚
|
|
|
《漁舟唱晚》 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婁樹華的《漁舟唱晚》,是中國古箏藝術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歸去來兮》為素材,發展編創而成者。創作於1938年——1939年之際。一經問世就開創了箏曲的新紀元。經過50多年表演證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樂界公認的名箏曲。
由山東省臨清市金灼南大師將傳統箏曲《雙板》《三環套日》《流水激石》編創成一曲,取名《漁舟唱晚》,成為一首著名的箏曲,廣為流傳。建國後,著名音樂家黎國荃先生根據同名箏曲曾改編創作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呂思清、盛中國、俞麗拿都曾傾情演繹。1984年,著名電子琴演奏大師浦琪璋將其改編並用電子琴完美演奏,中央電視台選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沿用至今。三十多年不變的背景音樂,成為十四億人最熟悉和喜愛的音樂。
中文名 漁舟唱晚 性 質河南箏曲 創作背景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 作曲者金灼南,婁樹華 創作時間 1938年—1939年 演繹者呂思清、盛中國、俞麗拿等
目錄
創作背景
音樂賞析
相關知識
彈奏技巧
作者簡介
曲目等級
相關詩詞
創作背景
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詩句。
樂曲描繪了在晚霞輝映下漁人載歌而歸的動人畫面。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接着,以音樂的主題為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當它再次變化反覆時,採用五聲音階的迴旋,環繞一段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後先遞升後遞降的旋律接合成一個循環圈,並加以多次反覆,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這首富於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小提琴獨奏曲及長笛獨奏曲。
有關樂曲的由來,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一種認為是30年代中期古箏家婁樹華根據明、清時期的古曲《歸去來》加以改編而成的,另一說法是山東古箏家金灼南早年將家鄉的民間傳統曲《雙板》等樂曲改編而成的。現廣為流傳的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同,後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
音樂賞析
《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讚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整之感;樂曲的後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慢板。這是一段悠揚如歌、平穩流暢的抒情性樂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樂展示了優美的湖光山色——漸漸西沉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讚賞。
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這段旋律從前一段音樂發展而來,從全曲來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進入第二段出現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暫離調,轉入下屬調,造成對比和變化。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盪槳歸舟、乘風波浪前進的歡樂情緒。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盪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隨着音樂的發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後,尾聲緩緩流出,其音調是第二段一個樂句的緊縮,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尋味。
相關知識
《漁舟唱晚》是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又說是金灼南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板》等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現在廣為流傳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的曲子。
尚樂考證,孤鶩和寒雁均出現在深秋、初冬季節,這個時候天氣寒冷,魚獲也不多,能夠在初冬傍晚出船捕魚的漁民,應該是前去收起早前預設的漁網。
樂曲共有4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樂曲的「起」、「承」兩個段落,開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畫面。開始的4/4拍旋律跟鄱陽湖地區雙槳漁船搖槳的節奏完全一致。仔細聆聽還可以聽到船槳劃出水面時,槳梢上水珠下滴的聲音。湖面倒映着金色的餘暉,猶如金箔撒地,映得天空和水面都是一片金黃。
第二部分,是樂曲的「轉」段,2 /4拍子。通過清角音轉入下屬調性,並逐層向下移位。樂曲的速度和收網的速度非常合拍,但是旋律的輕巧,可以聽出這一網的收穫非常慘澹。但樂曲中並沒有聽出任何悲傷或者失落,略微可以感受到老漁夫「失之坦然」的心態。
第三部分,是樂曲的「合」段,旋律先遞升後遞降,速度不斷加快,繼而結合成一個循環圈,加以多次反覆。不斷出現的重複重音,就像看到漁網上掛着的條條大魚被不斷拉出水面。樂曲速度的加快正好對照了漁夫的興奮情緒,拉網的速度越來越快。剛開始還是有節奏的拉網,防止網在船上糾纏。快板的高潮描繪了魚獲越來越多,漁夫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漁網、魚獲堆疊在一起,船艙里滿滿的都是收穫。
第四部分,喜悅後的平靜。看似和樂曲開頭呼應,類似的節奏和旋律,但恰恰是樂曲的點睛之筆。漁翁勞累半天看着滿倉的魚獲,對照第一網的慘澹,不禁悠然一笑。世事無常,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人生在世總是有得有失,何必計較呢?
由於《漁舟唱晚》旋律優美動聽,情調樂觀向上。因此,被許多樂壇名家改編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獨奏、重奏、合奏,收到國內外廣大聽眾的喜愛。一位外國豎琴演奏家聽了《漁舟晚唱》大加讚賞,稱這首樂曲是「富有東方風味的世界名曲」,並把它改編成豎琴曲。
《漁舟唱晚》一曲的古箏版旋律優美動聽,而改編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樂器的版本,由於旋律的線條更連貫、明晰,聽後會有另種韻味和美感。
彈奏技巧
漁舟唱晚是古箏四級曲目,是比較初級的,比較短小的箏曲之一,也被錄為考級教材,其比較注重節奏與音色,左手伴奏部分大都在低音區,要掌握好距離使其聲音渾厚悠長,顫音是本曲特色,要掌握好其聲色韻味,力度要漸漸放輕,彈到重音時注意身體前傾,輕音時要將腰重新伸直,滑音時注意抬頭面向聽眾。
作者簡介
金灼南(1882年—1976年)又名金葵生,號秋圃居士,清末庠生,臨清市金郝莊人。古箏演奏家。生前歷任山東省政協委員、省文史館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和山東藝專(今山東藝術學院)古箏教授。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聲純韻正,運指方面「肉甲並用」,效果則「重而不燥,輕而不浮,急而不促,徐而不弛,疏而有味,斷而似連,剛柔相濟,清濁協調」。在點、按、吟、揉方面均具獨到,為同行所青睞。
婁樹華(1907—1952)箏演奏家。河北玉田人。1925年在北京師從河南魏子猷學箏。1935、1936年隨中國音樂旅行團赴歐洲各國介紹中國箏藝術。同年錄製《天下大同》、《關雎》等箏獨奏樂曲唱片。婁樹華多年從事箏的教學工作,曾改變箏曲的傳統工尺譜記譜方法,以便於按譜演奏。編有箏練習曲21首及《箏曲選集》,《漁舟唱晚》創作於1938年——1939年之際。
曲目等級
《漁舟唱晚》為古箏曲目四級名曲,為四級古箏學者必彈曲目。
相關詩詞
滕王閣序 [唐] 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詠鄱陽湖組詩之一: 漁舟唱晚 余亞飛 水畔暮山銜夕陽, 歸舟返棹沐霞光; 漁歌陣陣相呼應, 聲響調高傳遠方。
參考資料
1. 漁舟唱晚-古箏-單曲-酷我音樂-好音質用酷我 .酷我音樂[引用日期2018-07-27]
2. 《漁舟唱晚》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0-02-12]
3. 曲譜 .找歌譜[引用日期2015-06-27][1]
參考文獻
- ↑ 龍海玉枕村:江上「田園」漁舟唱晚,台海網, 20-10-15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