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緬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緬戰爭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清緬戰爭

發生時間: 1762年-1769年

地點: 中緬邊境

參戰方: 清朝,緬甸(貢榜王朝)

清緬戰爭,是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圍繞中緬邊境地區的領土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

清緬戰爭從邊境土司小衝突開始,演變為精銳主力對決,於1769年11月以緬甸稱臣納貢收場。戰役中,清軍統帥明瑞率領1萬清軍大破緬軍攻到緬甸首都阿瓦附近,但在緬軍大規模的堅壁清野下,清軍糧盡退走,遭到緬軍5萬主力包圍。清軍趁夜色沿小路撤退,為保大軍順利撤退,統帥明瑞、扎拉豐阿、觀音保讓大軍先走,率數百八旗兵拚死殿後皆殉國,清軍萬餘官兵及傷病員和體弱文官都得順利撤退。緬軍懼怕明瑞,不知明瑞殉國,多次乞降,乾隆不許。最終戰役,清軍前線出動1.8萬士兵。緬軍出動主力三萬餘士兵,還有數百法國兵。依然是緬甸兵力占優,但雙方野戰能力有一定差距,整個戰役,還是清軍保持攻勢,而緬軍保持守勢。

此役清軍雖取得了緬甸的臣服,收復了萬曆年間被緬甸掠奪的孟養、木邦、蠻暮(蠻莫)等土司,但清軍損失慘重,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亦染病臥床。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緬甸中南半島霸主地位被大幅削弱,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係。[1]

背景

緬甸方面

緬甸貢榜王朝建立後,憑着其軍力,迅速壓服中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屬各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後,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這些撣族土司的部隊以軍事威脅向中國管轄的內地土司強制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這些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於緬甸的兵威,有些並不屈服。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但當時乾隆帝忙於平定準噶爾,無暇南顧,不願與周邊國家發生軍事衝突,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綏靖政策。而當乾隆帝從平定新疆這一事情脫身後,開始對緬甸這種壓迫邊疆少數民族和挑釁清朝國威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方面再次向這些內地土司徵收貢賦未果,遂出兵入侵中國。正式點燃了中緬兩國邊境衝突的導火線

入境騷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冬,緬甸木邦的土司率領自己的部隊以及貢榜王朝的軍隊約2000人侵入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當地的民居。當時清朝在當地的軍事駐紮力量有三種:一為雲南地方官府派駐的綠營兵,二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練,三為邊境一些礦場為自保建立的場練。

耿馬土司逃出後,立即率領土練和場練反擊追殺緬兵,於滾弄江畔擊敗緬兵,先後斬殺約200人。但為了息事寧人,耿馬土司隨後還是通過木邦土司向貢榜王朝繳納了"花馬禮"。雖然那時雲南地方官府沿滾弄江一帶布防,但仍偏向於綏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2年,邊境一礦場場長帶兵過江擒殺緬兵,卻被認為是"殺良冒功"而處死。

然緬甸方面卻沒有收斂的意思。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稍微平靜些時,但車裡土司(今西雙版納)管轄地帶卻依舊不平靜。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緬屬孟艮土司帶領自己的部隊和貢榜王朝的軍隊連年入界騷擾。特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騷擾規模驟然升級,緬兵進入車裡土司多處地方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其原因在於,當時緬甸正和其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制定了沿清邁、萬象一線進攻暹羅的方針,而車裡正處於其進軍路線的旁側,需要大量的錢糧以及勞力為軍隊的進軍做後勤保障。

結果

時隔18年後,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結束。

清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後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國方面的記載:

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

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

三、緬甸將所有清朝戰俘釋放。

緬甸方面的記載:

一、逃往雲南的所有緬屬土司,清朝都要交還給緬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

二、所有戰俘一律釋放;

三、商道重開,准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

四、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

影響

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的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了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十八世紀中緬戰爭,總體而言,沒有勝利者。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晚年也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但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與中國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係。這又是當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雖然清緬戰爭以緬甸入侵中國為開端,但卻是一場雙方以爭奪地區利益與霸權為目的的戰爭,戰爭以中緬議和、緬甸名義上對中國稱臣為結局,兩個國家都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量兵員,耗費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而當時在東南亞稱霸一方的緬甸也因為這場戰爭元氣大傷,整個國家的路線發生了變化,對泰國的吞併戰爭也因為清國的巨大軍事壓力由接近完成最終化為泡影,而這也是清國對緬戰爭對東南亞產生的深遠影響之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