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又稱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中國江蘇無錫市梁溪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街區由南長街、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下塘、伯瀆港、大窯路一帶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區域組成。街區以古運河為軸,占地18.78公頃,由寺、塔、河、街、橋、窯、坊眾多景觀組成特色環境,構築了獨具風韻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於明代、飛架運河兩岸的「清名橋」則是街區內的標誌。

2014年6月22日,清名橋歷史街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中的江南運河無錫城區段組成部分[1]

概況

明代以前,京杭大運河均是取無錫城內徑直而行、穿城而過,元代《無錫志》曾載,「運河越(無錫)州城,勝七百石舟」,直至明嘉靖年間為抗倭計,才將運河改道,繞城而行,而城中舊道易名「直河」。因河道較窄,1965年起,又新辟老鴉浜至下甸橋段運河,形成了無錫古、今三條運河並行的城市風貌。

運河舊稱為「塘河」,無錫城北段運河為「北塘」,南段則名「南塘」,而無錫南門(望湖門)外至與伯瀆港交匯處,即今清名橋歷史街區,便位於南塘。南塘河兩岸,以清名橋西為南上塘、橋東為南下塘。而此地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宋之前。

北宋樂史之《太平寰宇記》載,「太伯瀆,西帶官河,東連范蠡瀆,入蘇州界,淀塞年深,粗分崖岸,元和八年,刺史孟簡大開漕運,長八十七里,水旱無虞,百姓利之。」此「太伯瀆西帶官河」處,即街區內之伯瀆港。此河道相傳為泰伯奔吳後所開,以梅里(今無錫梅村)為中心,西北經太伯橋通往無錫市區,東南經鴻山通往蘇州。對此,水利專家武同舉業經考證,認為中國運河「征諸歷史,最古為太伯瀆。」伯瀆港即為中國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段。

北宋時,官府依古運河平行而建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成為一處水陸皆通的重要官道。這一官道即今日南長街。此後,此地愈發繁榮,尤以窯業、冶鑄業、造船業等手工業為最著,並逐漸建起了米行、地貨行、小豬行等交易場所,明、清又成為棉花、蠶繭等貨物集散地。清末,因無錫米市的興起,這一地區亦有伯瀆港、黃泥橋、南上塘三個地段的米市。19世紀末,楊宗濂、楊宗瀚在羊腰灣興辦無錫第一家近代企業:業勤紗廠, 此後南長街、清名橋地區陸續建起了一批近代企業。規模較大的有周肇甫的鼎昌絲廠、許稻蓀的振藝絲廠、薛壽萱的永泰絲廠等。至1949年以前,這一地區已有繅絲、機器、糧食加工等各類企業60餘家,職工18000餘人,可謂無錫近代民族工商業先河之地。

1980年代,在世俗中塵封時久的清名橋逐漸為外人所知,眾多外籍遊客、學者前來參訪這段古運河上的水弄堂,並稱為「東方神秘之旅」,日本歌手尾形大作所演唱的《無錫旅情》、《清名橋》更使這裡名聲藉甚。此時,國內建築學家吳良鏞、徐瑩光等亦已關注清名橋古運河地區的保護。無錫市人大也於1983年通過《古運河規劃決議》,提出保護方案。然而當時的無錫市政府主政者則認為並無保留價值,謂「不要因為一些外國人感到好奇、新鮮就一味推崇」,並於1994年首先對南長街南禪寺至跨塘橋一段560米進行改造,將道路放寬至30米並拆除重建了該段道路兩側的建築,引起眾多民間及專業人士之批評,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無錫市政府對該地區採取不問不聞的放任態度,因此也保留下了跨塘橋至清名橋900米長的古運河精華段,直至2007年方重啟保護計劃。

2007年年底,清名橋地區正式開始保護性修復,規劃由吳良鏞主持,香港戴德梁行、南京美力三采、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完成設計。2010年6月,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10月,街區正式開放;2014年,又獲評國家4A級景區[2]。目前,整個街區商業依南長街、南下塘兩條沿着古運河岸線上的老宅而設,以文創產業為主。而在大窯路及南下塘兩側,則依舊保留有大量的傳統江南民居。

視頻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 相關視頻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南長街)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