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南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澳深圳經濟特區的「桃花源」。轄區內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是深圳市第二高峰,也是重要的旅遊觀光區;西涌沙灘長5.1公里,是大鵬半島最長、沙質最好的沙灘,2005年10月,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以西涌為代表的大鵬半島海灘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2003年,南澳被評為省生態示範鎮、國家衛生鎮。

旅遊環境

為深圳市規劃為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東部生態旅遊地區,南澳的旅遊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各種旅遊服務項目和設施陸續在規劃和建設。已開發建成的正式旅遊項目有世紀海景高爾夫球會、浪騎遊艇俱樂部,南澳大酒店及水頭沙沙灘、東山珍珠島、桔釣沙、楊梅坑鹿咀山莊等,還有建在東山的深水集團度假村和位於俄公灣的旭聯水產養殖公司海灘,以及其他一些小型旅遊相關項目。有正在規劃建設的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和深圳文化產業聚集地的新大片區。東涌西涌兩個大型海濱沙灘是發展旅遊的勝地,其中西涌片區已規劃為大型國際會議中心。在半島海岸線上還分布着十幾處具有一流景觀價值的旅遊景點可供進一步規劃和開發。此外還有一些作為民俗文化資源的舊村落,如俄公民居生態旅遊村、半天雲村和有200多年歷史的高嶺古村也列入了文化旅遊開發計劃之中。南澳美麗的山海風光,每年都吸引了50多萬海內外遊客前來遊覽、觀光。

物產

南澳物產豐富,遠近聞名,南澳漁港2001至2002年連續兩年被廣東省評為文明漁港,轄區海域是深圳著名的海產品主產區,盛產鮑魚、海膽、紫菜、龍蝦等,南澳的海鮮食街遠近聞名,海味街向人們展示這裡的海產品豐富多樣,除海產品外,農產品、各類亞熱帶水果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近年來,陸上工廠化養鮑、網箱養魚、海膽護養等海水養殖業發展迅猛,已形成了網箱養殖、貝類養殖、海膽護養、圍海養殖、鮑魚養殖等大海洋漁業功能區域,漁業已發展成為南澳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目前全街道養殖總面積達到8103畝,其中海水養殖8048畝,上半年水產品總產量1806噸(其中海水養殖產量1062噸),產值達5829萬元。

文體活動

南澳的特色文體活動亮點紛呈,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發展,根據漁民現實生活創作編排的新型舞蹈節目《水上迎親舞》,在廣東省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文化大匯演」中榮獲金獎,《阿妹甩網》在廣東第二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上獲銀獎,音樂舞蹈節目《海灣灣》,在深圳市第四屆鵬城金秋藝術節獲得金獎等。歷年成功舉辦的元宵民間藝術大巡遊、海膽美食節、海上嘉年華等旅遊文化活動,提升了特色旅遊文化內涵,擴大南澳旅遊知名度。南澳是魚米之鄉,充滿濃郁漁鄉風情龍舟賽舞草龍、漁民嫁娶等民俗風情獨具魅力,成為地方文化亮麗的風景線。為了使這些地方文化與世界相交融,南澳街道曾舉辦過國際龍舟邀請賽、國際摩托艇對抗賽、世界攝影大賽等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為這個旅遊勝地增添了不少光彩。

華僑之鄉

南澳是著名的僑鄉之一,旅居海外的僑胞非常關心、支持、熱愛家鄉的建設,經常回來探親訪友。香港大鵬同鄉會、大鵬育英總社、紐約崇正會等華僑組織,情系桑梓,關心家鄉,積極捐資支持南澳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至2005年,海外華人華僑共計為南澳捐資達850多萬元,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愛國愛鄉情懷名傳海內外。南澳今天的建設成果,離不開廣大愛國華僑的關心和支持。 [1]

近年發展

近年來,南澳街道按照市委市0提出的「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發展思路和區委區0確定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深圳市啟動大鵬半島開發的歷史機遇,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旅遊強街發展戰略,充分依託南澳自身的條件和優勢,有針對性地採取具體措施,努力發展以旅遊業為代表的綠色循環經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使街道社會經濟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目前,街道社會政治穩定,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2006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億元,增長4%;工業總產值1.17億元,增長3.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28億元,增長2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82億元,增長8%;財政總收入4403萬元,增長10.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7元,增長5%。

未來規劃

隨着市全面啟動大鵬半島的開發,南澳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根據市0的規劃,未來的南澳將建設成為生態濱海旅遊度假勝地。目前,各種基礎性的工作已着手,《大鵬半島區域開發策略》已由國際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完成,《深圳市東部生態組團分區規劃》也已編制;轄區內各種公路、市政等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居民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為發展大旅遊創造條件;在規劃建設上也有了具體項目推進,西涌國際會議中心、新大國際影視城等項目已進入落戶的前期準備階段,由市0投資10多億元的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也進入實質建設階段。我們相信,在高起點規劃的指導下,在一批大項目的帶動下,經過精心打造,未來南澳的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機遇期,其後發優勢將得到充分的發揮,大鵬半島一顆耀眼的明珠將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南澳位於閩、粵、台三省海面交叉點,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由主島南澳島和附近2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30.91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總人口72449人,素有「粵東海上明珠」的美譽。

南澳位於大鵬半島的最南部,東臨大亞灣,南接太平洋,西連大鵬灣,與香港平洲島對峙,相距不過千米。這裡景色宜人,海浪拍岸,終日濤聲陣陣。 南澳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每當夜幕降臨,這裡的海濱就會有漁歌唱晚的場景出現;逢年過節時還有各種漁燈會以及水上娶新娘等民俗可看。 這裡的海鮮在深圳最為有名,在南澳街頭的餐館裡,鮑魚、海膽等海鮮都可吃到。品海鮮之餘,還可以租快艇遊覽附近小島。

南澳資源

南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北回歸線貫穿南澳主島,常年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無霜凍,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日照2325.3小時,年均降雨量1348.4毫米。

南澳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1. 港灣資源。南澳島岸線曲折,長達77公里,為廣東沿海各地之冠,大小港灣66處,其中的煙墩灣,長山尾、竹棲肚、後江灣等七處,可闢建萬噸級泊位碼頭。
  2. 旅遊資源。南澳有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景色,蘊藏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有「海、史、山、廟」立體交叉的特徵,全島可供開發旅遊的沙灘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擁有青澳灣省級旅遊度假區、烏嶼省級候島自然保護區、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亞洲海島第一大風電場等一大批景區景點,島上已發現的文物古蹟50多處,寺廟30處,所有這些構成南澳多姿多彩的旅遊景觀,是建設旅遊島的理想之地。
  3. 水產資源。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漁場5萬平方公里,周圍近海漁場和台灣淺灘漁場的各種魚、蝦、貝、藻類有1300多個品種,名貴海產品有魷魚、龍蝦、石斑魚、海膽、紫菜等,其中尤以宅魷、澎菜馳名國內外。沿島水深10米以內的海域,水質好,浮游生物種群多,避風條件佳,是發展海水養殖的良好基地。四是風力資源。南澳風況屬世界最佳之列,年平均風速達倒8.54米/秒,有效風速時數達7000多小時。據專家測算,島上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可達20萬千瓦。

南澳交通

南澳縣環島公交線路

線路一(1路):西山村—後宅鎮宮前大圓—後宅國稅—後宅南澳賓館—海濱路南濱酒店—錢澳度假村—長山尾渡口(全長11.4公里);

票價:夏季全程收費4元,冬季3元;分段收費:後宅鎮宮前大圓至錢澳度假村2元;錢澳度假村至長山尾渡口4元。

時間:夏季:首班車6時,末班車19時;冬季:首班車7時,末班車18時(5月1日至10;月1日空調車)

線路二(2路):後宅鎮宮前大圓—後宅國稅—後宅南澳賓館—(原路返回宮前大圓)—羊嶼村—白牛村—走馬埔村—深澳鎮—三澳—吳平寨村(全長17.9公里);

票價:全程收費4元,分段收費:後宅鎮宮前大圓至走馬埔村收費2元,走馬埔村至吳平寨村收費2元。  時間:首班車:7:00;末班車:18:00 單數時由宮前大圓出發,雙數時由吳平寨村出發。

路線三(3路):後宅鎮宮前大圓—後宅國稅—後宅南澳賓館—海濱路東南海賓館—鋪姜坑村—赤石灣村—紅山村—雲澳路口—雲澳鎮政府前—荖園村—宋井—青澳灣—山崗村(全長22公里)

票價:全程收費5元,分段收費:後宅鎮宮前大圓至雲澳路口(雲澳鎮政府前)收費3元,雲澳雲澳路口(雲澳鎮政府前)至冊崗村收費2元。

時間:首班車:7:00;末班車:18:00 單數時由宮前大圓出發,雙數時由山崗出發。

注意:線路1在長山尾渡口受颱風影響停航後即停開;線路二、三在氣象台發布「颱風橙色預警信號」或「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後即停開。

目前在建的南澳大橋最新進展:正全力推進路段建設,已完成灌注樁基345根,完成灌注地面立柱90根,系梁50道,架設蓋梁16道。截至目前,汕頭段總投入資金29368.0982萬元,其中征地拆遷補償資金20268.0982萬元,工程建設費9100萬元。新的一年,南澳大橋建設者繼續奮戰在第一線上,第三標段最關鍵施工工序——東引橋上部結構現澆混凝土箱梁開始澆築。目前,南澳大橋施工方正抓住施工有利季節,緊張進行橋墩上部結構的工程建設。預計2011年3月份,橋樑鋪設工程將正式啟動。預計2012年年底合攏,2013年年中建成通車。

隨着南澳至鹽田「海上巴士」航線正式開通。雙節長假期間,東部公交M231、M232、M274三條公交線路在南澳雙擁碼頭增設上落站,與「海上巴士」實現無縫接駁,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特色美味

南澳流行這樣一句話:「無錢買雞蛋,餐餐食海膽。」據說到南澳的人,吃海膽多過吃飯。 中國大量產海膽的地方,除了大連就是深圳的南澳了。南澳海膽鮮嫩無比,呈金黃色,肉質細滑。眼下正是吃海膽最好的季節,海膽肥美,肉多味香。當地人用最樸實的方法,把海膽的美味做到了極致,海膽蒸蛋、海膽撈飯、海膽炒飯都是不可不嘗的美味佳肴。

南澳旅遊景點

風能景區

區位於南澳東半島中部的松嶺山,海拔高度320米,後雄公路從旁邊通過,交通十分方便。旅遊區是參觀大風車陣的最佳觀察點,可以切身體會風車巍然聳聳,氣勢壯觀。主要設施有觀景台、風能發電機、花園、參觀廣場等。這是一處新能源工業同旅遊業結合的特色旅遊區。在青山雲海之中,由亞洲最大的海島風電場,上百部風機組成的風車陣,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大自然和高科技相結合的奇特風景線。  

汕頭南澳黃花山

南澳縣黃花山位於南澳西半島,總面積2.06萬畝。地理位置獨特,三面臨海,北回歸線貫穿其中,使黃花山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和生物群落,氣候溫和,空氣清新,舒適宜人。山海景觀十分豐富,是南澳「4A級旅遊區」和「全國生態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黃花山區域內,連接縣城和長山尾輪渡碼頭的主幹公路已建成通車,公路橫穿黃花山中部,並建設了汕頭第一峰——大尖山旅遊公路及各景區景點的旅遊線路,使黃花山基礎設施及旅遊配套得到基本解決,為黃花山森林生態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銀島

金銀島面積大約1千平方米,三面環海,碧波蕩漾,島上由天然花崗岩大石相疊而成,曲徑通幽,石洞穿插,陰涼無比。在雨傘型亭子前面,坐着一位美娘子石雕像,人物造型是吳平的妹妹。她一手撫着元寶,一手接着劍柄,一副守護寶物的樣子,據說摸摸她手上的元寶,還會給人帶來不少「財氣」呢。她身旁石壁上刻着《金銀島紀事》等碑記。周圍林立的怪石,刻有名家手筆的各種妙詩和佳墨。

青澳灣

青澳灣是南澳島的龍頭景區,位於南澳最東端,星彎月的海灣長2.4公里。它的地質構造十分獨特,海灣兩

邊的岬角呈半封閉狀環抱海面,使海灣似新月,海面如平潮,沙灘孩坡平緩,150米內水深不超過1.2米,成為我國東部沿海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濱浴場,是廣東省兩個A級海濱天然浴場之一,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國家領導人,外國客商、文人墨客對美麗的青澳灣讚不絕口,稱之為「泳者天池」。

青澳度假區不僅擁有優美的自然風景,而且擁有豐富的歷史勝跡,有清代潮州知府為紀念陸秀夫護送南宋末代皇室在島上避難的歷史,而修繕的陸秀夫衣冠冢,留下了摩崖石刻丞相石等。青澳灣的怡人景色使人流連忘返,接待設施也日趨完美。曾成功舉辦了「全國摩托艇超級明星賽」、「全省帆板比賽」、「迎新世紀第一道陽光」等大型專題活動。

宋井

南澳宋井在南澳縣南澳島前灣海灘上,相傳共有「龍井」,「虎井」,「馬槽」三口,三井位置不同,井口各異,顯現時間也不一樣,據最近「馬槽」顯現觀察,井口呈現方形,周長3.6米,四周用多層長石條砌成。井水甘甜清爽,常年流通不息。

宋井,顧名思義, 就是宋代就開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離京城臨安後,不斷南逃,趙昰(音shì是)在福州被擁立為皇帝。以後又從海路南撤,在大臣張世傑、陸秀夫等護送下來到了南澳。就住在現在的澳前村一帶,現在的澳前村岸邊還保存着「太子樓遺址」。太子是指趙昺,是端宗趙昰病死後繼位的小皇帝。據說當時為飲用水之需,他們在澳前村一帶挖了三口井,一為龍井,專供皇帝飲用;一為虎井,供大臣飲用;一為馬井,供隨從人員和士兵飲用。天長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蓋了,有時又會顯露出來。現在看到的這口是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蓋,近年在井的周圍修了井欄。龍井和虎井什麼時候能被發現,誰也不知道了。這些井神奇之處在於雖然地處海灘,常被海潮掩沒,但是潮退之後井水不帶鹹味,照樣甘清甜美。為什麼與海近在咫尺的井會長年不帶海水的鹹味呢?據有人考察後認為,從科學的道理分析,當時三口井是開鑿在山邊的岩石上,又正對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斷,而將海水沖淡。而且由於井的底部有兩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擋住了海水的滲透,所以水質甘甜。當潮水湧進井後,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後從岩層滲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

總兵府

南澳總兵府是一處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後因大地震破壞,原貌大部分消失。縣委縣政府委託古建專家按明清風格重新設計復建,現成為南澳島一處知名景點。

總兵府作為歷史文化景點有三大特點:一是資源的稀缺性。它是全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二是歷史文化的內涵豐富。明、清二朝300多年間,有173位正、副總兵赴任,民族英雄如劉永福也曾任南澳總兵官,鄭成功曾在島上舉義旗,留下招兵樹。三是對台關係意義深遠。南澳總兵府自康熙二十四年起,負責閩粵二省及台灣、澎湖海防軍務,成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要歷史見證。1999年,汪道涵先生上島考察工作時欣然題字「閩粵總鎮府」。

寶蓮庵 

南澳縣後宅鎮前江灣畔,山頂村的寶蓮庵,也叫水蓮庵,曾稱念佛堂,舊時處於橋西頭而俗稱「橋頭庵「,創於民國八年(1919),1980年重建完工。

庵坐北向南。面對大海,公路橫過門前,交通非常方便。由釋淑惠(1858—1940,山頂村人黃烏毛,臨終削髮),創建於民國八年(1919),1931年、1946年、1960年有修建。1979年12月動工重建,越歲5月底告竣。住持釋弘華(1912—1998,南澳縣雲澳鎮中柱鄉人薛弘英),拿出多年積蓄資金12萬元,加上施主黃明水、黃應如、林明文、黃吼等捐4萬元,總共16萬元完成重建工程。今建築面積164平方米,設大雄寶殿,東廂為僧舍,西廂為齋堂、廚房,北面後巷古井一個。歷代住持,知有釋乙賢、釋弘華。今住持尼師釋道明,1953年生,南澳縣雲澳鎮?園村人蔡鏡芬,系釋弘華之徒弟。縣宗教部門於1988年5月1日批准該庵開放。

南澳街道位於深圳市東部大鵬半島最南端,東臨大亞灣,西臨大鵬灣,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65公里,與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東平洲島最短距離僅2海里。全街道總面積115.06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居委,4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5094人,其中戶籍人口6858人。[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南澳街道

面積

115.06km2

人口

約2.51萬人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大鵬新區(2011年前屬於龍崗區)

電話區號

0755

車牌代碼

粵B

郵政區碼

518000

行政代碼

440307011

人口密度

218人/km2

南澳街道屬深圳二線龍崗區的範圍內的一個街道,可以在香港水域東北面東平洲東面對望。南澳同時是深圳保持着典型漁家古風的地區之一,有龍舟競渡舞草龍漁家娶親等傳統活動。南澳灣是全街道居民最集中的區域。位於南澳灣內的漁港和「海鮮一條街」是遊人到南澳時必到之處,對面是香港水域的東平洲印洲塘大鵬灣,非常接近香港地域。舊日只有靠窄狹的梅沙公路、葵南公路及葵鵬公路出入,自鹽壩高速公路、雷公山隧道及迭福山隧道建成後,出入南澳比昔日快捷了,由深圳市區前往約四十分鐘,昔日為一小時多。全國著名的未開發海灘西涌位於本街道。

人口面積

全街道總面積115.06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居委,4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5094人,其中戶籍人口6858人。

地理環境

南澳雖地處偏遠,但交通便利,離市區僅40多公里,是一個美麗而又獨特的地方。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風光秀麗,有天然的山海風光和獨特的漁家風情,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深圳市「東部大旅遊」的重要發展地,也是深圳至今為止保護最為完好的一塊「淨土」,適宜人們休閒、觀光、度假,被稱為「東方夏威夷」。這裡大部分地方屬於原始生態,尚未開發,也被喻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