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澗頭集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澗頭集天主教堂隸屬於兗州教區,始建於1931年,由德國舒神父購地15畝,建有東西方向的教堂一座,屬於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鐘樓高達40餘米,上面設有銅鐘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節日及禮拜天,教徒們便會敲響銅鐘,鐘聲響徹周圍村莊。

當年在嶧台地區設有天主堂多座,不少教堂都辦有小學和衛生診所等,服務於附近的老百姓。1924年出生於澗頭集賀窯村的著名詩人賀敬之,在8歲那年,就曾入本村的天主堂小學讀書,直到1935年才轉到北洛小學插班四年級。抗戰時期,很多教堂成為難民的避難所,澗頭集天主堂也不例外。1938年春,日軍入侵魯南後,大批的難民逃往澗頭集天主教堂避難。據不完全統計,八年抗戰期間,這裡共收容難民四千餘人,避免了平民百姓的傷亡。

原來的教堂及修女樓等西洋建築,可惜在「文革」期間被拆除了,現存當年神職人員辦公室用的一排青石瓦房和教堂頂部的三通石碑,分別刻着「天主堂」、「真教無二」、「正道惟一」的大字。

當年運河支隊副支隊長孫斌全,運河支隊二連連長馬瑞祥等,都曾多次在這裡活動。另外紀華領導的中共嶧縣縣委,也曾多次在這地下室中開會,他還曾在天主教堂里居住了一段時間。

哥特式的由來

在中世紀的歐洲,繼仿羅馬式教堂[1]之後,興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產生於西歐11世紀後期興起了繁榮的城市經濟有關。在西歐的許多城市中,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城市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競爭,也帶來教堂建築的競爭,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麗雄偉的教堂為榮。基於這一背景,這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從外島內都十分瑰麗華美,即盡奢華之能事,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繁榮的象徵。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從法國的巴黎開始興建,其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從 12 世紀開始持續到 13 世紀的 50 年代,強調零散結構的遞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第二階段,十分重視裝飾性的處理,並開始追求豐富多彩的整體視覺效果,如德國科隆大教堂。第三階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點外,裝飾效果的變化已脫離了視覺上應有的結構整體性,如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禮拜堂[2]

參考文獻

  1.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新浪博客,2008-05-30
  2. 劍橋國王學院及禮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