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涅陽四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涅陽四中涅陽四初中原名鎮平縣第四初級中學,位於鎮平縣城三里河南岸,創辦於1995年。

學校簡介

涅陽四初中原名鎮平縣第四初級中學。 涅陽四初中泣於鎮平縣城三里河南岸,創辦於1995年,交通便利,環境幽靜,校園寬敞,布局合理,花草樹木香溢四季,是縣城唯一一所公辦寄宿制初中,是南陽市「教育科研基地」,南陽市「百佳校園」學校、南陽市「示範學校示範學校[1]」、是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更是諸位學子求知探索的理想之地。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教學樓二棟,容納24個教學班,每個教室裝配有簡易多媒體系統、閉路電視(含有線電視)系統,可連接遠程教育[2]系統,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電教實驗樓一棟,微機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儀器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均達省定—類標準。

校園諮詢

深耕教壇「拓荒牛」——追記河南省鎮平縣涅陽四初中校長牛建東

6月29日,是鎮平縣涅陽四初中學生期末考試的前一天,校長牛建東如往常一樣早上不到5點就騎上電動車,在住校的學生起床前第一個趕到學校。6點左右他來到學生食堂,和陪餐的幾名老師邊吃飯邊商量當天上午去西峽學校學習的事,飯後就各自去忙了。可臨近約定的出發時間,一向準時的老牛卻不見蹤影,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當兩名老師在辦公室找到他時,他已突發心梗躺倒在沙發上,手邊的工作筆記上,是已經安排好的當天工作計劃,而他卻再也無法醒來。

每天第一個到學校的人

「無論寒暑、無關晴雨,牛校長總是每天早上5點準時到校,三樓校長辦公室每天最早亮起的燈光,照亮的是同學們前行的路,老師們奮進的心……」這是牛建東去世第二天,涅陽四初中的老師在一篇名為《我們為什麼會想念他》的文章中寫的一段話。

1969年,牛建東出生在鎮平縣棗園鎮的一個教師家庭。爺爺在村小退休,父親曾任棗園初中校長,「教育世家」的薰陶和艱苦的農村生活練就了牛建東溫厚樸實、堅強上進的性格。

1988年,19歲的牛建東從內鄉二師畢業後,回到家鄉棗園初中任教。望着簡陋破舊的校舍,再看看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牛建東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艱苦的環境對於弱者是攔路虎,對於強者則是歷練本領的試金石!」從那時起,牛建東就下定決心在這所鄉村中學實現自己做「名師」的夢想。

在偏僻、艱苦的鄉村,牛建東一待就是6年。每天從星光點點到點點星光,他早出晚歸,幾乎「長」在學校里。他備課、學習,寒暑假去做家訪,鼓勵學生克服困難、說服家長不要讓孩子輟學打工。他所在的偏遠鄉村初中,年年都取得中考縣裡前五名的好成績。

1995年,由於教學成績突出,牛建東由農村學校選調到城關四初中任教,從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逐步成長為年級主任、教導主任。2002年,他到城關二初中任教學副校長。2010年,他到城關一初中任教學副校長,後任常務副校長、校長。經過多年努力,牛建東將城關一初中的成績提升到全縣前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2021年8月,牛建東服從組織安排,來到涅陽四初中任校長。許多蒙在鼓裡的老朋友在任命發布後,紛紛說他「傻」,明明可以守着現有成績平平安安,卻「自討苦吃」。

面對朋友的不解,他只是笑笑,什麼都不說,因為在他腦海里,作為黨員,就應該服從組織安排。更重要的是,他心裡還有一個樸素的想法:都是人民的學校,都是人民的孩子,當老師是個良心活兒,只要用「心」教、用「愛」育,每一朵花都能開出屬於自己的燦爛。

到涅陽四初中後,為了給學生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牛建東立馬投入到校舍翻新和環境改造工作中。去年8月31日晚,他和同事們一起在學校幹完工作離開時,已是第二天凌晨0時,可妻子等到快兩點也沒見他回家,準備下樓尋找時,打開電梯門卻發現他累倒在電梯裡睡着了,妻子既生氣又心疼,可依然阻擋不了牛建東早上5點又第一個趕到學校。

從鄉村到城區,從一線教師到學校「掌門人」,變化了學校、變化了角色,不變的是牛建東對教書育人的那份執着與熱忱。

牛建東在和老師們交流教學心得時說:「教學沒有巧處,就是兩個字『勤』和『實』。」為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提高課堂效率,牛建東加大集體備課力度,製成課件教案,共享使用。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牛建東創新作業形式,帶領學科教研組設計編印出《涅陽一初中校本作業》,效果明顯。他到涅陽四初中後,繼續推廣使用,深受師生好評。

參考文獻

  1. 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匯報材料,道客巴巴,2017-02-07
  2. 遠程教育的含金量怎麼樣 ,搜狐,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