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層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洋深層水(deep sea water,簡稱DSW。又名深海水deep ocean water DOW) ,日本稱為(かいよしんいそうすい),係指200公尺以下與表層海水之物理、化學特徵不同的海水。地球上約95%為深層海水。其主要特性包括:純淨,水分子小,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穩定性及低溫,不受地表污染物的污染,像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及工業污染。
概述
「深層海水」是指海洋斜溫層內,且深度在二百公尺以下,在無陽光、低溫且高壓的深海環境,緩慢地於全球海洋循環流動,時間長達千年以上,不受人類環境污染之威脅。深層海水承接地球多種礦物質及營養鹽。[1]
海洋深層水是深處發現地表下的海洋之水。隨海水的溫度和鹽度的不同而變化。通常溫暖的地表水比涼爽的深水或極地水鹹。在極地地區,海水的上層是冷的和新鮮的。深海水約佔海洋總量的90%。深海水的溫度非常均勻,大約在0-3度C之間,鹽度約為3.5%,或者海洋學家表示為35 ppt(千分之幾)。將深層海水帶到地表時用途就增加許多。最有用的特性是溫度。在地球表面,大多數水和空氣的溫度都遠高於3°C。溫度的差異表示能量的差異。在存在能量梯度的情況下,熟練的工程應用可以利用該能量供人類生產使用。
定義
台灣經濟部水利署解釋,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海水才稱得上是海洋深層水,因陽光照射不到,且未與大氣接觸,光合作用無法進行,浮游生物因而無法繁殖,幾乎呈現無菌狀態,保留所有礦物質及養鹽,是地表最營養且純淨的水源。主要特性包括:純淨,水分子小,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穩定性及低溫,不受地表污染物的污染,像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及工業污染。
海洋深層水起源於北極格林蘭島因洋面結冰導致洋面密度增加而垂直沉潛,形成流經大西洋、印度洋、於西太平洋沿岸湧升的深層海流。每一循環時間約需2000年是全球不斷循環的潔淨水源。
價值
潔淨由於太陽光無法至達海洋深處,無有機物的生產以及水塊構造安定的因素,免於地表之有害物質及病原菌、難分解有機汙染物(POPs)等汙染。低溫深層海水終年維持低溫且為安定的水塊構造,鮮少受外在環境變動的影響。富營養富含硝酸鹽、磷酸鹽及矽酸鹽等營養鹽(肥料)與微量元素。此外,其礦物質組成與人體相近,容易被體內吸收。安定長年處於高壓、低溫之下,深層海水的水質穩定。
冷床農業
在凝結或海洋熱能節約作業期間,水不會達到環境溫度,因為要使這些過程可行,需要一定的溫度梯度。因此,離開這些作業的水仍然比周圍環境冷,並且可以通過使這些水通過地下管道來獲得進一步的好處,從而冷卻農業土壤。這減少了蒸發,甚至導致水從大氣中凝結。這允許在通常無法種植農作物的地方進行農業生產。該技術有時被稱為「冷農業」 或「冷床農業」。
冷水最簡單的用途是用於空調:使用冷水本身來冷卻空氣可節省壓縮機將其用於傳統製冷的能量。另一個用途是代替昂貴的海水淡化廠。當冷水通過被潮濕空氣包圍的管道時,會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是純淨水,適合人類飲用或農作物灌溉。通過一項稱為海洋熱能轉換的技術,溫差可以轉化為電能。
受限於環境、地形、洋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夏威夷、日本等三地可取得海洋深層水。在太平洋靠近台灣東部花蓮七星潭海域,此海域離岸約5公里處其水深可達1000公尺深。結合大西洋環流及黑潮水源,夾帶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水質相對純淨。夏威夷的自然能源實驗室NELHA,海水從約900米(3000英尺)的深處泵入地表,用於研究,商業和商業前活動。DOW通常用於描述亞熱深度的海水,足以提供可測量的水溫差。
特性
深層海水含有冷能(Low-temperature Energy)、水(Water)、營養鹽(Nutrient)、礦物質(Mineral)及金屬元素(Metal Elements)等資源,並具備下列特性。 清淨性:600公尺下深海,遠離工業革命的汙染,不受地表環境影響。 礦物質:海洋深層水蘊含鎂、鋅、錳、硒、鍺等多種珍貴的深海礦物與微量元素,其礦物質含量與人體體液相近且透壓相同,因此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熟成性:終年處於60大氣高壓之下,水分子團細小,水質穩定,不易變化。 低溫安定性:長年保持在6OC 9OC低溫環境,抑制菌生長,不受氣溫變化影響。 營養性:含氮、磷、硅等無機營養鹽類及微量元素,海洋深層水所含營養鹽份,比表層海水高出數十倍[2]。
應用
深層海水利用領域:
- 水產:魚貝類的養殖、水產物的衛生管理、水產加工品的生產、漁場的肥沃化。
- 食品:各種健康飲料水、酒、供各種食品應用、脫鹽水、濃縮海水、食鹽生產。
- 健康美容醫療:化妝品的生產、海洋療法、醫療用藥劑生產。
- 農業:低溫利用農作物的栽培、農作物的生產、出貨時期的控制。
- 能源:建築物的冷房、工場的冷卻水,海洋溫度差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