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峽殖民地總督

海峽殖民地(銅幣)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海峽殖民地總督(Governor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又稱三洲府總督,是殖民地時期英國派駐海峽殖民地的英皇代表。早於1826年的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轄地合併成海峽殖民地,並置海峽殖民地總督一職。

至1858年,海峽殖民地轉屬於英屬印度,至1867年復由英國殖民地辦公室管理,並在同年獨立為皇室殖民地。[1]

目錄

簡介

在1867年起,海峽殖民地總督還同時管轄印度洋的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而且還同時兼任馬來西亞和文萊兩地之高級專員。至1906年,北婆羅洲沙巴的納閩港也劃歸海峽殖民地總督管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除科科斯群島外,海峽殖民地所有領土全為日軍占領。至戰後,海峽殖民地一度成立軍政府,而海峽殖民地總督一職名義上繼續存在,惟未幾到1946年,海峽殖民地為英政府解散,總督之職遂隨之廢置。海峽殖民地總督廢置後,新加坡置星洲總督一職,並成為獨立的皇室殖民地,同時管轄科科斯群島和聖誕島。

而檳城與馬六甲則與馬來亞聯盟的九個州合組為馬來聯邦,納閩則劃歸英屬北婆羅洲。

視頻

海峽殖民地總督 相關視頻

《幣章春秋》——海峽殖民地壹元銀幣
英國的殖民總督,為何沒有想過獨立?

參考文獻

  1. 為控制馬六甲海峽,英國的海峽殖民地除新加坡還有誰? ,個人圖書館 ,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