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浮梁縣新平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浮梁縣新平中學地處浮梁縣城美麗的三賢湖畔,創建於2008年9月,是浮梁縣城唯一一所辦學規模較大、基礎設施[1]完備、育人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強勁、教學質量顯著、辦學水平較高的初級中學。

目錄

辦學理念

浮梁縣新平中學創建於2008年9月,是浮梁縣城唯一一所辦學規模較大、基礎設施完備、育人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強勁、教學質量顯著、辦學水平較高的初級中學。

近年來,學校奉行「德智雙馨,身心兩健,學創俱能」的育人目標,秉持「博學篤行、厚德明志」的校風[2],堅持「德育為首、管理為先、質量為本、文化為基」的「四為」辦學理念。

辦學思想

德育為首,活動育人

德育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動力,着力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動員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德育活動,是新平中學育人的一貫舉措。近年來,學校努力辦好校園廣播站,組織學生評選校園「十大美德」和「十大陋習」,舉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雷鋒精神,爭做雷鋒傳人」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學生星秀」、「文明班級」、「文明寢室」等評比活動。各班聯動,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成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奉獻精神的人;注重學生品質與養成教育,每學年初開展以「管住自己的口,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在課桌凳、公開場所的牆壁上亂塗亂畫;管好自己的腳,不踐踏花草,不在牆壁上留腳印」等系列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明辨是非,養成自主學習和生活的良好習慣,爭當品行標兵。

管理為先,制度育人

學校堅持科學管理、注重製度建設,以管理為先,用制度管人,先後制訂和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強化學校管理。每日安排行政領導帶隊值日,對學校所有班級的考勤、紀律、衛生、儀表、「兩操」、好人好事、集體活動等「一日常規」情況進行檢查記載,評分考核,促使優良校風、學風、班風的養成;堅持管理與校園生活、師生日常行為緊密結合,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每學期末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強調尊重學生人格,肯定學生進步。在學生宿舍管理上加大財力、物力投入,以學生宿舍管理條例對學生食宿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質量為本,課堂育人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主陣地。多年來,該校堅持質量為本,課堂育人。「激趣生疑,動態生成」成為學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戰略,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上,將自覺自律、自主能動作為育人核心來抓,每一個班級都設有目標和責任落實到人的「培優、拔中、補差」計劃,任課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個體輔導,為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要求教師不打時間戰、疲勞戰、題海戰,專門確立了「關注學生學習表現」和「關注教師導學行為」兩大課題,進行深入探究,並有機滲透到學科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始終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建立了課堂調查、學生評教等信息反饋制度,促進教師教學過程透明化、最優化。為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熱情,學校從起始年級抓起,每次考試結束教務處都要分層次設置「拔尖獎」、「優秀獎」和「進步獎」,並在學生集會上予以表彰,讓全校學生都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縣前位。

文化為基,環境育人

隨着學校的不斷發展,校園文化建設也齊頭並進。近年來,學校建設了校園文化教育長廊,「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讓學生在無形的文化氛圍中受到薰陶,接受教育。堅持開展「每日一格言」活動,讓學生在提煉人生格言的過程中為自己找到一個選位端正、積極向上、簡潔實用的行為坐標,不斷陶冶自己的性情。學校重視讓學生融入社會大環境中去學習、去實踐,組織學生參觀古縣衙、探究浮梁人文歷史、參加志願者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領悟浮梁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