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瀏陽市官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瀏陽市官橋鎮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地處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西南部,南接株洲醴陵兩市;距株洲市區20公里,黃花國際機場40公里,長沙45公里,瀏陽市區45公里。[1]

官橋鎮面積為87.9平方千米,人口為 24618人(2017)。

中文名: 官橋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地理位置: 瀏陽市西南部

面 積: 87.9 km²

政府駐地: 瀏陽市銀塔路官橋派出所旁邊

電話區號: 0731

郵政區碼: 410000

人口數量: 24618人(2017)

車牌代碼: 湘A

概況

官橋鎮融入了長、株、瀏半小時經濟圈。滬昆高速、岳汝高速兩條高速公路交匯於此,百里花木走廊穿鄉而過。區域面積87.9平方千米。下轄一個集鎮社區,林塘、德慎、九龍、蘇故、保華、新元、一江、八角亭、石灰嘴等九個村委會。總人口為24618人(2017)。境內澗江水注入瀏陽河,相輔相成;環鎮公路、沿河公路貫穿全境,暢通無阻;滬昆高速、岳汝高速交匯出口,南通北達;不僅大大縮短了官橋鎮至長沙、株洲、瀏陽的距離,也方便了出入國內省市,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突出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現已成為瀏陽發展的新港口;長株潭「兩型社會」配套改革的後花園。

現狀

隨着兩型社會的步伐不斷加快,古老的官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2011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億元,比2007年增加1.65億元,增長76.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比2007年增加5800萬元,增長75%;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000萬元,比2007年增加3665萬元,增長157%。完成財政總收入1030萬元,比2007年增加420萬元,增長68.8%,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5元,比2007年增加4773元,增長85%。

2012年上半年,提前一個月實現財稅收入「雙過半」。官橋工業區形成了礦山機械、船舶製造、硬質合金、生物醫藥、紡織食品、電子玩具、粉未冶金等多元化產業格局。積極培養壯大鑫利粉末冶金、錦繡河山煙花、成峰煙花、興旺機械等規模企業。圍繞「工業興鎮」的思路,搶抓發展機遇,強化發展手段,招商及項目推進成果顯著。鼎鑫煙花、金鼎煙花、憶江南煙花、創豪煙花、瓊龍煙花、三江機械、百草園藥材種植、紫鑫礦業、絲達爾印染等10多家企業先後落戶官橋。

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按照「一煙二花三畜四菜五種」的思路不斷調優布局,形成了以烤煙為龍頭,菜、畜、花齊頭並進的產業布局,以九龍、一江兩村為核心構建烤煙主產區,以德慎村為核心構建蔬菜主產區,以集鎮社區、德慎村為核心構建花木主產區,以八角亭村為核心構建畜牧業主產區,八角亭省級小康示範村及省發改委現代農業園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全鄉的農業發展,農業招商引資項目青山綠水休閒山莊是百里花木走廊沿線建成的第一個休息觀賞點,總投資400萬元,附屬有停車場、垂釣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養殖基地等,有力帶動了當地旅遊、休閒產業的發展。培育了烤煙、花卉苗木、名優特新水果、無公害蔬菜、休閒農業、萬畝楠竹基地等高效特色農業,形成了農業八大產業基地和六大農產品品牌,年產烤煙2萬擔,黑山羊3.5萬頭,年出欄生豬12萬頭,特色農業正朝着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資源

官橋為瀏陽河中下游的河谷盆地。東、西、南三面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瀏陽河支流——澗江,從中穿過。世界聞名的瀏陽河、碧波蕩漾的澗江水使得官橋雨量充沛,氣候溫和舒適。澗江兩岸,大片耕地,土質肥沃,雨量充足,水源豐富,盛產水稻,素有瀏陽「西區糧倉」之美譽。全年日照時間長,年日照1490—1850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6—17度;輻射量為100—112千卡/平方米;無霜期271.5天。

當地居民房前屋後的土地以種植花卉苗木為主,全年綠意如春,空氣清新,一派如詩如畫、煙雨江南的生態田園風光;地下水儲量豐富,水質滿足國家標準,非常適合居住生活;使你在此工作創業的同時,又非常愜意地享受生活。山林河道,沒有濫采亂挖現象,植被保護良好,水資源豐富;澗江河有兩座攔河壩,並配有西東兩條乾渠;擁有中小型水庫七座,還有遍布各村的山塘,以及儲量豐富、均勻的地下水。本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素質較高;我鎮及周邊鄰近地區有剩餘勞動力將近2萬人;其中有一大批熟悉服務、紡織、花炮、機械製造、電子加工的產業工人。

這裡民風純樸,2.8萬勤勞智慧的官橋人民,有着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鮮明性格。最早到海南島種植反季節辣椒的,是官橋人;最早從事機械造船,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印尼的,是官橋人;最早在湖南建築行業打響品牌的,是官橋人。憑藉緊靠株洲的地緣優勢,官橋與株洲,風俗相同,語言相通,商貿相連,產業資源互補,這是官橋對接株洲的優勢所在。

視頻

瀏陽市官橋鎮官橋完小校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