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淺灘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指河床中水面以下的堆積物。由於河床水流速度的變化,水流的侵蝕和堆積作用交替進行,因此河床縱剖面
往往是波狀起伏的,沿河交替分布着淺灘和深槽,堆積的部分就是淺灘,侵蝕的部分是深槽。據大量天然河流統計分析,在彎曲性的河床中,兩個相鄰淺灘的間距約為河寬的5—7倍。淺灘最發育的地段在河床寬闊處或支流河口附近,在這裡由於水流速度減緩,泥沙容易淤積,往往造成淺灘。淺灘的發展往往成為航行的障礙。
引證解釋
指海、湖、河中水淺的地方,或其他水體中淺水的地方。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不意船及淺灘,改駕小舟,一擁而上。」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澄河邊上》:「會議決定,由兩個同志出去尋找當地老鄉,了解一下哪裡有淺灘。」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