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監測預警體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監測預警體系山東省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條件良好,本項目從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監測、實際工程應用等產業的關鍵環節進行技術創新,取得的成果對今後淺層地熱能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推動了山東省各地市淺層地熱能[1]大規模開發利用,促進了這一清潔能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直接或間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助力於實現「雙碳目標」。

一、背景

山東省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條件良好,本項目從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監測、實際工程應用等產業的關鍵環節進行技術創新,取得的成果對今後淺層地熱能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推動了山東省各地市淺層地熱能大規模開發利用,促進了這一清潔能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直接或間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助力於實現「雙碳目標」。

二、應用案例

1. 項目概述

自2018年開始,取得的技術創新在陽穀縣第一小學博濟校區、東營市藍海逸園生態基地、德州瑞冬集團、日照市臥龍山小學、威海中小學教育實踐基地等多家單位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工程中得到應用,生態和經濟效益明顯,其成果也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目前正在聊城市婦幼保健院、臨清市檔案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區都市陽台、章丘月宮安置工程、濟南遙牆機場安置工程等多個實際工程中正在開展應用。

2. 主要效益

通過淺層地熱能監測體系數據研究分析,總結出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對地溫場的影響規律,對指導地源熱泵系統運行、冷熱負荷調配、運行參數設計、能耗降低、保護地溫場平衡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應用的十幾家單位年節約標準煤約7280噸,相比傳統供暖,年節約標煤約7280.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3萬噸,一氧化碳165.26噸、炭氫化合物3.27噸、氮氧化合物26.35噸、二氧化硫121.72 噸、粉塵72.8噸。

此外據山東省相關規劃,至2023年,擬增加淺層地熱能供暖面積10000萬㎡,採用上述技術創新可替代標準煤176.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1.02萬噸,一氧化碳4.08萬噸、炭氫化合物0.08萬噸、氮氧化合物0.64萬噸、二氧化硫 2.96萬 噸、粉塵1.77萬噸。

該成果取得的技術創新,對山東省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更好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2],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山東省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條件良好,可以採用集中供暖,也可以分散分戶式靈活供暖。本成果應用於多家單位企業,相比傳統供暖,年節約標煤約7280噸,節約運行費用超過1000萬元。至2023年山東省擬增加淺層地熱能供暖面積10000萬㎡,可減少燃煤費用約12.38億元,直接或間接產生非常大的經濟效益。

上述技術創新成果將為我省今後淺層地熱能這一新型清潔能源更加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必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新興清潔能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技術要點

針對山東省淺層地熱能條件,主要從淺層地熱能調查評價、監測預警、工程應用示範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淺層地熱能適宜性評價方法、不同地層和水文條件下淺層地溫場變化規律、工程應用中地溫及能耗監測預警、最優能效比的示範應用工程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技術創新。

(1)創建淺層地熱能監測預警體系。在全國首次創建覆蓋山東省的地熱能監測預警體系,該體系針對不同地層岩性和地下水流場、不同開發利用類型進行實時動態地溫場動態環境監測和能耗監測,並具備預警功能。

(2)創新區域淺層地熱能適宜性分區評價體系,總結岩土體熱物性特徵規律。在《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規範(DZ/T 0225-2009)》基礎上,提出適合山東省實際地質條件的淺層地熱能換熱方式適宜性評價指標,對適宜性評價方法體系進行創新優化,依據大量熱物性參數測試數據總結出不同地層岩性熱物性特徵規律和換熱能力,優化現場熱響應試驗數據測試分析方法。

(3)建立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工程示範模式。通過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示範工程,建立了集地溫場監測、能耗監測和預警的開發利用示範模式,並應用於多項實際工程,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明顯。

四、應用前景

本項目技術創新為今後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淺層地熱能規模化應用與地溫場相互影響關係研究、指導新建系統的可行性評價及參數設計等提供技術支撐。對於今後山東省更加規範、科學和高效的推廣應用淺層地熱能具有非常大的帶動和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為政府今後制定更好的行業發展規劃,出台促進行業發展優惠措施提供依據,為實現政府節能減排目標,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