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興寺里識初心(馬明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興寺里識初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法興寺里識初心》中國當代作家馬明高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法興寺里識初心

那一天,天氣很好。我記得很清楚。

冬日裡的陽光,把天空照得藍到了清澈,讓那些雲們也在清澈的藍里顯得白亮而冷傲了。中午,我們從古潞州長治吃過飯後出發,到了長子縣城東南的翠雲山南坡時,已是下午三時多了。爬上那陡而立的砂石台階,雅致而古樸的法興寺已經早早地立在那裡等我們了。

總是有一種緣分讓我們在不期之遇中相逢,因此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給我們做導遊和講解的是一位個高而清瘦的普通中年男子。他說他叫張宇光,歡迎大家來到法興寺。後來,我才從他給我的書中知道,他是1972年生人,25年前,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經人引見,他背着行囊來到了荒山上的這座小廟,開始了他的人生之旅,同時也開始了他的修行和覺悟之途。他不說我們肯定不知道,這座法興寺,原來並不在這裡,而是在與之遙遙相對的東慈林山腰。後因其下為慈林山煤礦釆空區,年久日深,地面下陷,殿宇傾斜,無法修復,遂於1984年至1996年曆時十二年,才將法興寺完整如舊西遷至翠雲山

張先生講起法興寺來,總是充滿着十足的底氣與自豪。他說,法興寺有三絕,佛塔佛燈佛像,我們從上而下,先看第三絕。我們拾級而上至最高處,在清靜幽雅的佛樂中,大殿頂上那「圓覺殿」三個字也顯得樸素而內斂。張先生說,好多人說這圓覺殿是因供有十二圓覺菩薩像而得名,其實不是,因為殿內並無十二圓覺菩薩,所以以此而得名自然也就更無從談起了。他說這圓覺殿中的「圓覺」二字,本來指的就是佛祖釋加牟尼。他指引着我們細觀那古老得有些模糊不清的《新修聖像之記》古碑,碑文文尾偈頌詩的首句就是「釋加本吾師,能悟圓覺性。」他說圓覺殿一名,最早見於那通「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仲冬吉日立石」的《重修慈林寺記》,現存此前的所有碑刻題記中,它一直被稱為「佛殿」或「大殿」,可見這殿名是後人據那偈語而後起的。因此,這圓覺殿東西次間「菩薩之座」上的十二位大菩薩也不是《圓覺經》中所說的文殊師利、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普覺、賢善首等十二位大菩薩,而是據「大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歲次壬辰七月十二日立」造十二大菩薩功德碑記載,他們為佛國中另一個著名的團體「十地菩薩」與「等覺」「妙覺」菩薩。他們的詳細名稱,從老古的碑文中抄錄如下:「歡喜地菩薩(極喜地菩薩)、離垢地菩薩、發光地菩薩(法光地菩薩)、焰慧地菩薩、難勝地菩薩(極難勝地菩薩)、現前地菩薩、遠行地菩薩、不動地菩薩、善慧地菩薩、法雲地菩薩、說主菩薩(等覺菩薩)、主菩薩(妙覺菩薩)。」佛教里說,菩薩由凡夫到成佛要經過五十二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十地、等覺、妙覺。由此可見,菩薩十地、等覺、妙覺是修行的最高境界。第一位歡喜地菩薩,是指已超凡脫俗、通達聖位、初見心性、生大歡喜的菩薩。最後一位妙覺菩薩,也是已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究竟涅磐、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薩

推開厚重的古老殿門,佛國氣息頓時撲面而來,端坐於層層疊高佛座的主尊金像釋加牟尼佛,莊嚴,肅穆,慈祥,把整個大殿映照得熠熠生輝。再看主尊兩翼拱衛的溫順恭謹的弟子,矜持典雅的菩薩,剛健彪悍的武士,以及周圍環繞着的那十二尊雍容典雅的大菩薩,都讓人立刻感到了佛國的神聖、祥和、規整和穩定,一種敬畏、安詳的皈依之情油然而生。我輕輕地抬腳而進,靜靜地,用目光撫摸着那一尊尊充滿生命活力的塑像。你看那護法天王胸挺腰擰,腳傾肩仰,提肘攥拳,猶如一頭蓄勢待發的獵豹,隨時都準備着衝鋒而上。再細觀他那緊握拳頭的左手,粗短壯實的手指,虎口處緊繃着的肌健,都使得那隻手飽蓄力道,生動逼真,充滿力度之美。更讓我倍感親切的是他那拳頭緊握的大拇指,指甲寬扁短硬,一定指長期勞作而磨損成這樣的?這肯定不是一雙錦繡富貴的將軍之手,而是一雙猶如這塊大地上任何一個石匠、泥匠和鐵匠的手。張先生說,法興寺的這些泥塑像都是典型的宋代塑像,是佛教雕塑歷經魏、唐、宋三個造像而達到的藝術高峰。我在心裡直感嘆,真的是藝術高峰!近千年的時光過去了,還能讓我們感觸到那時雕塑匠人的對生活的理解與自身生命的體溫。你再看那主尊左面的弟子老僧迦葉,端正侍立,雙手抱拳,微微抬起那瘦削伶仃的頭,老成持重,卻充滿了世間況味的表情與滄桑之感。再細細地觀他那雙眉眼,凝滯的眉心,隆起的眉弓,還有那雙不太靈活的眼晴,木木然,似乎還有幾分悲苦和焦慮。但用心細品,發現那眼神內斂而犀利,憂切而悲憫。尤其是那兩顆因急切而顯得有點兒對眼兒的眼珠,與那三角式的眼形、低垂的外眼角、緊鎖的眉頭,把這位老僧的內心世界表現得如此真切飽滿。他那微翹的嘴角卻流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意,半張露齒的口仿佛在安慰世間苦難的人們,「不要急,一切都會好的。」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樣張口露齒的佛像。心想,惟其如此,才顯得更加親切真實。

滿眼都是佛。那牆北側是與釋迦牟尼背向而坐的觀自在菩薩和二脅侍菩薩。再往裡望,就是那一尊一尊的十二菩薩塑像,個個安坐蓮台,素髻高挽,柳眉鳳眼,面豐頤滿,含頜垂目,妙相莊嚴,充滿了佛國淨土的美好與寧靜。但你細細觀察,馬上發現在這近乎統一的形象與神態中卻有着極盡精微的變化與差別。頭姿不同,有正,有側,有俯,有平,有傾。手勢不同,或撫,或揚,或捧,或托,或指,或合十。再細觀,髮髻、坐式、服飾,沒有一個是雷同的。再細品,僅上衣,就有天衣、僧衣、帔帛、絡腋、雲肩等好幾種類型,甚至還能感觸出那衣服用料的錦麻絲緞來。當然了,最動人的不同之處,還是那十二尊菩薩豐潤俊美的面龐,眉眼嘴角間是如此的充滿各自的情趣與個性,微妙傳神而又栩栩如生。正如張宇光先生給我們所講,既有隨唐「華貴之神」之氣質,又有宋代「平民之神」之韻味。他說佛家講緣,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兩次到法興寺考察山西彩塑,說這十二菩薩造像,體現出的情感完全是一種非常端莊,非常關心人,非常大度,但是又是慈悲為懷的,這種情感體現得非常充分,所以在這點上,法興寺在我們中國的彩塑史上是有特殊的地位的。

從那通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十五日所立的《新修聖像之記》的碑文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周邊四鄉27個村鎮186位功德信士的名字,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看到當年這些法興寺彩塑佛像創作者的名字:「塑匠人:馮宗本;畫匠人:陳道榮、呂榮」。這也是令我驚訝不已的。因為,在中國過去的民間社會中,是很少有人會像西方那樣去尊重一個民間雕塑的創作者的。

還在意猶未盡之時,張先生已引導着我們走出圓覺大殿,來到它下面的平台上,去觀賞那一尊立在室外的、不是很大的石雕佛燈。

這是唐代一位叫董希璇的信士為妻子馬慧珍女士造的佛燈,不信?你們看這裡!張先生指引着我們,俯下身子,去細細辯認那燈塔海棠須彌座束腰隔柱上的題記:「唐大曆八年(公元773年)歲次癸丑十一月囗囗朔十九日庚寅清信士董希璇……合家於此寺內敬造長明燈台一所……」長明燈台即此佛燈,又名燃台塔、燈幢、石燈。這長明燈塔上的浮雕,是這古寺留存至今的唐代雕塑精品。燈塔約2.5米左右,基座平面呈六瓣花式,在這六個條形池內雕刻的是以對為組的十二神獸,它們或龍首虎身,或魚頭熊體,或鳥頭獸軀,或羊角兔尾,或蛙面蛇腹,個個飽滿圓潤,和諧均稱,富有張力。這些來自上古《山海經》里的神獸,活脫脫地凸起在那六朵花瓣的孤面上,神態各異,或逐,或嬉,或斗,或引;表情不一,或喜,或嗔,或威,或逗。再看那海棠須彌座束腰壺門內的六尊伎樂天人造像,由一位舞者與五位樂手組成。張先生講解道,盛唐時代是中國樂舞,尤其是宮廷樂舞的全盛時代。唐代宮廷雅樂設立有「坐部伎」和「立部伎」。坐部伎是坐在廳堂演奏音樂,人數一般較少卻水平高;立部伎站在庭院中演奏,人數多達數百人,卻水平較低。觀這浮雕形制,原型應該來自唐宮廷坐部伎。我細細地觀察着,這些遙遠的伎樂天人們,雖已歷經時光與歲月的磨損殘毀,但是,那形體依舊細膩圓潤,那手掌依舊豐潤,那手指依舊纖細。她們或輕撫琴弦,或情注笙管,或振肘拍板,那飄舉鼓盪的衣袖,那輕柔舒捲的衣帶,依然保持着優雅飄逸的盛唐神釆。再往上看,是人世間的各種吉祥花卉。再往上,是佛教的蓮花寶座。再往上,是儒家禮制的亭台樓閣,再上是佛教的八角塔,看這個頂,八個坡,八個角,坡凹下去了,五角挑起來了,坡為陰,角為陽,八是八卦,上面鋪的那瓦正好是六十四棱,代表六十四卦。太奇妙了!這個不足2.5米的小小石燈,有古今中外,有俗世人生,有佛儒道釋,內涵卻是如此之大。更奇妙的是,點燃裡面佛燈之後,無論天刮東南西北什麼風,由於八角樓閣窗口的巧妙錯位,那光明燈火卻永不熄滅。真的堪稱法興寺第二大絕。

堪稱法興寺第一絕的就是眼前的這座舍利塔,通體砂石構建,造型別致,結構奇異,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的確有些似是而非。張先生介紹說,它也叫回字塔、無梁殿、藏經樓、石殿,全國絕無僅有,獨一無二。從旁邊的那通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所立的《古慈寺鄭王石記》的碑文中知道,這座石舍利塔是唐高祖李淵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出資建造的。塔內有尊石雕的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像,「秀骨清相」,為北魏造像。那通元代「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歲次癸酉冬十月朔日」所立的《法興寺記》碑中記載:「肇跡於元魏神鼎元年,歷齊、周、隋,鍾魚不廢。」

黃昏時分的斜陽,照射在這古老的石塔里,靜靜的。我們都在默默地聽着張宇光先生的講解。他說,你看這釋迦牟尼佛像的手勢,上面這隻手,手指向上,手心向外,這叫無畏儀。下面這隻手的樣子,叫如願儀。佛家是講究因果的,你沒有大無畏的付出,是不會如願以償的。佛是不希望人們對他五體投地求發財求富貴的,佛放棄國王不做,視富貴為浮雲,你卻向他求富貴,這不是緣木求魚背道而馳嗎?佛告訴人們,比富貴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不應該是「人為財死」,而應該是「財為人活」。你掙錢,你工作,不正是為了生命充實,生活幸福嗎?佛是博大精深的,佛認為世界和宇宙是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線是一維,面是二維,有了空間是三維,有了時間是四維,還有五維、六維,《華嚴經》里講到八維,而且還有無限維,小可以無限維,點就是線的垂直,是零維,而零維還可以無限維下去,叫小而無。同樣,大也可以無限維下去,叫大而無。《華嚴經》里還講一百年叫一世,一日一月照耀的空間叫一界,一個世界就是一日一月照耀的空間夠了一百年的時候。當這樣的世界夠了一千的時候,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夠了一千的時候,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再夠一千的時候,才叫大千世界。一個小千,一個中千,一個大千,總共三個大千,所以叫三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呢?《華嚴經》里說是微塵數。三個大千世界像微塵一樣是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所以,佛讓我們五體投地,是要打破我們的執着,告訴我們要放下自己高傲的頭顱,低到塵埃里,因為在這無邊無際的大宇宙里,你只不過是一粒轉瞬即逝的塵埃。但佛也提醒我們人還要抬起頭,要有自己的尊嚴,因為對於你來說,你就是整個世界。這一俯一仰,奧妙無窮啊!

開悟了,開悟了!我覺得,在我們的眼前突然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你對宇宙和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後,你也就認清自己了。當你把自己的生命認識透了的時候,也就對宇宙有了認識了。我們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從無限維到八維,從八維到五維,到四維,四維是三維的投影,三維是二維的投影,二維是一維的投影,一維的最初又是什麼呢?線的最初是直線垂直的那個原點,所以說,後面所有的一切都是這個原點的投影。那麼這個原點是什麼呢?就是人,你自己一開始的起心功念。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講:「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卷第十九講:「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

在這紛擾變成的世界中,每個人的初心最真實,最珍貴。但隨着人的長大與時光的流逝,人很容易被紛擾的世界迷惑,被錢迷惑了,就成了財迷;被權迷惑了,就成了官迷;被美女迷惑了,就成了色迷。

所以,《華嚴經》里才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就是那顆人與生俱來的,沒有經過雕琢,沒有受到污染,沒有遭受扭曲的這樣一顆純真、真摯的心,也就是孟子曾經講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中的「赤子之心」。就是人的本心,「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張宇光先生最後說:我們只要能記住小時候母親經常講的那句話就足夠了,那就是,好——好——做——人。 [1]

作者簡介

馬明高,1963年8月生,山西孝義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