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泉州灣

泉州灣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個海灣,北起惠安縣,南至石獅市,為晉江的入海口,與北面的湄洲灣,南面的圍頭灣[1]並稱為「泉州三灣」,是泉州市之前經濟發展較慢的區域。隨着泉州行政中心往東海區域遷移,泉州已將開發泉州灣作為工作重點,在此區域陸續建設的泉州灣跨海大橋及泉州繞城高速公路已經通車。

基本內容

泉州灣在泉州古港北部、 泉州市東部,是三灣中最重要的一灣。位於北緯24o37,—24o53,,東經118o37,—119o00,北納洛陽江,西迎晉江,為晉江,洛陽江匯合入海的半封閉海灣。東瀕台灣海峽。北起惠安的崇武半島,南至晉江石獅市祥芝角,海岸線140公里。

泉州灣內海系泥沙質岸,入海處屬侵蝕性山地花崗岩岸,有輝長岩,外寬內窄,寬42公里,水域面積500餘平方公里。港最深處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溫平均26.9oC,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複流,東西流向偏多。灣內有大墜島、小墜島、烏嶼、白山嶼、七星礁等大小島礁30多個。主航道在馬頭山與小墜島之間,水深13米。

古泉州灣的四大支港為法石港、後渚港、洛陽港、蚶江港,此外還有崇武、秀塗、石湖、蚶江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後渚港,習稱泉州港,又稱刺桐港。

實際上,古泉州灣水域比現在更深更廣。1974年6月,在後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1976年又在東海法石發現古船殘骸,1982年5月試掘時,發現在輝綠岩風化岩上有海泥沉積而成的4—4.5米灰泥層,說明在南宋以前,泉州灣比現在水深得多。

後因晉江、洛陽江注入灣內泥沙沉積,地殼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圍墾,使江床不斷抬高,江道不斷變淺。因此,泉州灣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變化很大。

如泉州港[2],南宋時,海潮、海船還可到達豐州九日山下的金雞橋。據九日山司馬伋祈風摩崖石刻所記,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農曆二十四(退潮期),祈風后還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時,泉州市舶司設在郡城南水仙門內(今水門巷),附近有一條巷叫舶司庫巷,可見水仙門就在江邊,且海船能夠靠岸驗關和卸貨。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邊的金釵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勝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標。

視頻

泉州灣 相關視頻

紀錄片《泉州灣跨海大橋》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