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池(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 )

河池市原圖鏈接

簡介

河池(壯文:Hozciz),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東連柳州,南界南寧,西接[[[百色]]市,北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介於東經106°34'~109°09'、北緯23°41'~25°37'之間。東西長228公里,南北寬260公里,全市土地面積3.35萬平方公里,主要為山區,較大的河流有紅水河。

河池是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河池是一座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全市有壯族漢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9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21萬人,占總人口的83.67%,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語言為壯語、漢語、桂柳方言。

河池素有「六鄉之譽」,是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中國水電之鄉、世界長壽之鄉、世界銅鼓之鄉、歌仙劉三姐故鄉、紅七軍和韋拔群故鄉。[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河池市

面積:3.35萬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Hechi City(英)/Hozciz Si(壯)

人口:450萬人(2014年)

河池市原圖鏈接

別名:金城江

方言:西南官話桂柳片,壯語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著名景點:宜州市下梘河,南丹溫泉,六甲小三峽

下轄地區:金城江區,宜州市,羅城,巴馬,南丹等11縣市

機場:河池市金城江機場

政府駐地:金城江區新建路

火車站:金城江火車站,宜州火車站,南丹火車站,羅城火車站

電話區號:0778

車牌代碼:桂M

郵政區碼:547000

地理位置:廣西西北部

行政代碼:451200

大學:河池學院,廣西現代技術職業學院

建制沿革

秦至清代

今河池市地域,先秦時屬百越之地。

河池市原圖鏈接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軍攻取嶺南地區,設置桂林、南海、象3郡。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尉趙佗擊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立為南越王,定都番禺,控制了整個嶺南地區。今河池市地域大部分屬南越國。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平定南越國後,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朱崖、儋耳9郡;在西南設置牂牁郡。

三國時期,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山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屬吳國鬱林郡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吳國桂林郡潭中縣地;南丹縣、天峨縣屬蜀國益州牂牁郡毋斂縣地。

兩晉,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市、東蘭縣、鳳山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屬桂林郡龍剛縣(治所在今宜州市)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桂林郡潭中縣地;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西晉屬桂林郡龍剛縣地,東晉屬桂林郡潭中縣地;巴馬瑤族自治縣屬晉興郡增翊縣地(一說屬廣郁縣地);南丹縣、天峨縣屬牂牁郡。

南北朝、齊時期,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山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屬桂林郡龍定縣(治所在今宜州市)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桂林郡潭中縣地;南丹縣、天峨縣屬南牂牁郡。

隋朝,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的部分、宜州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南丹縣、鳳山縣的部分屬始安郡地;金城江區的部分、東蘭縣的部分、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屬鬱林郡地;天峨縣的部分、東蘭縣的部分、鳳山縣的部分屬南寧州地;天峨縣的部分屬牂牁郡地。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分屬黃水、臨牂兩縣地,初隸東寧州,後改屬融州;大業二年(606年)黃水、臨牂兩縣廢,併入義熙縣,屬始安郡。

唐朝,今河池市地域,分別隸屬於嶺南道邕州都督府、桂州都督府,江南道黔州都督府和黔中道。

五代十國,今河池市地域,大部分屬宜州地,部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融州,部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屬環州。均先屬楚,後屬南漢。

宋朝,北宋(公元960~1125年)至南宋理宗(趙昀)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仍置宜州,州治宜山縣,宜州因曾為度宗皇帝的潛邸升為慶遠府,府治宜山縣。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慶遠安撫司,司治宜山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南丹州改稱南丹安撫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慶遠安撫司為慶遠路總管府,府治宜山縣。大德元年(1297年)九月,取消慶遠路和南丹安撫司,置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司治宜山縣。初隸湖廣行中書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為慶遠府,府治宜山縣;洪武二年正月,改慶遠府為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司治宜山縣;洪武三年三月,復改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為慶遠府,府治宜山縣。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因襲明朝,置慶遠府,府治宜山縣。屬右江道,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部分、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鳳山縣的部分、都安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南丹縣、天峨縣的部分均屬慶遠府轄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部分屬柳州府羅城縣地,天峨縣的部分屬泗城府凌雲縣地,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屬思恩府和百色直隸廳轄地,鳳山縣的部分屬泗城府和百色直隸廳轄地,都安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和大化瑤族自治縣屬思恩府安定土巡檢司和都陽土巡檢司轄地。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置慶遠府,轄縣5,土州2,土分州1,土縣1。民國2年,廢府設道,道領縣,慶遠府被取消,原所轄縣劃歸柳江道(治所在馬平縣)。民國16年11月廢道,原道屬各縣直隸廣西省。民國19年4月,全省設12個民團區 ,置宜山民團區,區治宜山縣,轄8個縣。民國31年3月,廣西省政府決定將12個行政督察區合併為7個區,其中:原第四(柳州)行政督察區、第七(慶遠)行政督察區合併為第二區,區治柳江,轄19縣。民國37年,根據內政部頒布的調整行政督察區原則,廣西省政府決定將第二區的部分縣撥出,另成立第十行政督察區,區治宜山縣,轄8個縣。民國38年6月,廣西省政府決定將第五(百色)行政督察區的東蘭縣、萬岡縣、鳳山縣、樂業縣及原第十行政督察區的天峨縣分出,另成立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區治鳳山。

解放後

1950年1月1日成立慶遠專區,治宜山縣慶遠鎮,轄9個縣。2月改稱宜山專區,轄9個縣。

1952年8月,柳州專區撤消,所轄各縣,除鹿寨縣劃歸桂林專區外,其餘7縣併入宜山專區,宜山專區轄縣增至15個。

1952年12月,桂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宜山專區隸屬之。1956年3月,桂西壯族自治區改稱桂西壯族自治州,宜山專區改稱宜山地區,隸屬自治州。

1957年12月,桂西壯族自治州撤銷,宜山地區復稱宜山專區,直隸廣西省。

1958年7月,宜山專區改稱柳州專區,機關駐地從宜山縣慶遠鎮遷至柳州市。

1965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河池專區,治所在河池縣金城江鎮(今金城江區金城江鎮),轄10個縣。 1971年9月,河池專區改稱河池地區,轄縣不變。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池地區,設立地級河池市,於同年1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轄11個縣(市、區)。[2]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12月,河池市轄金城江區、南丹、天峨、東蘭、鳳山、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1區9縣,代管1縣級市宜州。[3]

地理環境

位置

河池市地處廣西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東連柳州,南界南寧,西接百色市,北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介於東經106°34'~109°09'、北緯23°41'~25°37'之間。東西長228公里,南北寬260公里。

摺疊境域 1965年至1987年,河池地區境域東西寬222公里,南北長216公里。全地區土地面積33207平方公里。1988年成立大化瑤族自治縣時,從南寧地區馬山縣划進古感、貢川、永州3個鄉鎮的22個村,共划進面積301平方公里。經重新測算,市境東西寬228公里,南北長260公里。全市土地面積33508平方公里,按3.35萬平方公里計算,占廣西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的14.15%;在全區各地市中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百色市)。

地形地貌

河池市是主要的喀斯特旅遊地貌資源分布區,喀斯特旅遊地貌是廣西最重要的一類旅遊資源,也是河池市自然景觀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旅遊景觀。據掌握的資料,河池市轄區十縣市中喀斯特地貌出現的面積為2179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65.74%,占廣西喀斯特地貌總面積的24.34%,是廣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積最多的城市,也是廣西喀斯特地貌型出露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喀斯特王國。[4]

河池境內地形多樣,結構複雜,山嶺綿亘,岩溶廣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分布於邊緣地帶,北有九萬大山,西北有鳳凰山、東風嶺,西和西南有都陽山、青龍山等山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興鄉的無名峰,海拔1693米,是河池第一高峰。河池地區岩溶面積大、分布廣,占地區總面積的66%。

氣候

河池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而炎熱,冬短而暖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日照時數大部分地區都在1447~1600小時之間。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一般都在16.9~21.5攝氏度,南部與北部氣溫相差約6度,大部分地方沒有嚴冬。全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1600毫米之間,多的地方超過2500毫米,最少的地方也在1000毫米以上。

水文

市內的河流主要為紅水河、龍江及其支流,屬珠江水系。除蘊藏着巨大水力資源外,某些河段如紅水河的天峨「小三峽」、大化板蘭峽谷和龍江及其支流的六甲峽谷、大小環江、下梘河、古龍河、羅城懷群劍江等,風光秀麗壯美,是河池市著名的風景河段和漂流河段。[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河池地處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屬南嶺成礦帶的一部分。因此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礦種較齊全,共生、伴生礦種多,分布廣,質量好,儲量大,綜合利用性強和價值高等特點。全市11個縣、市(區)都有礦藏,已探明的有錫、銻、鋅、銦、銅、鐵、金、銀、錳、砷等 46個礦種,礦產地172處,其中大型18處,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石煤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硫、石灰岩、白雲岩等,水氣礦產主要有礦泉水,是全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保有儲量居廣西首位的有錫、鉛、鋅、銻、銦等,是河池市優勢礦產資源。礦產資源開發已形成相當的規模,開發利用的礦種達36種,有色金屬錫、銻、鋅、銦等礦產品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

水資源

河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集雨面積30010平方公里,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50億立方米,占廣西水資源總量的13.3%,名列廣西前茅。按耕地面積計算,畝均水量7100立方米,高於全國畝均1813立方米、廣西畝均4750立方米的水平,河網密度為0.153公里/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河流635條,其中主要河流50多條,河流總長度5130公里。主要河流有紅水河和龍江河兩大幹流,均屬西江水系。

河池河流眾多,河流密度大,地形落差大,水能資源蘊藏量極為豐富。據統計,全市水能資源蘊藏量約1000萬千瓦,占廣西水能資源的二分之一以上,是未來華南的能源中心之一。國家計劃在紅水河建設的10座梯級電站,其中有4座在河池境內。已建成投產的大化電站和岩灘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40萬千瓦和121萬千瓦;已經上馬的天峨縣境內的龍灘電站,裝機容量420萬千瓦,遠期540萬千瓦,是在建的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大型水電工程,是紅水河梯級規劃中最大的「龍頭」電站。

動植物

河池全市已發現植物種類有203科、697屬、1850種。其中森林樹種就有84科、250屬、勞532種,森林樹種中屬常綠樹種143種,落葉樹種98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樹種有60種;藥用植物有162種,主要藥用植物22種,油脂植物16種,飼料植物20種,牧草植物240種,纖維植物14種。動物資源有60多種,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0種,二類保護動物23種,三類保護動物11種,稀有動物2種,經濟動物16種。

農作物

河池農作物品種資源種類繁多,種植業系列品種達400多個。除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外,尤以甘蔗、桑、木薯、煙葉、蔬菜、瓜類、旱藕、菌類、水果等作物為大宗經濟作物。稻穀品種有100多個,被列為特異品種的有香糯、紅糯、深水糯、黑糯、香粳,其中東蘭墨米、環江香糯、香粳享譽區內外。玉米品種近100個,其中被列為珍稀品種有黃糯玉米、紅糯玉米。甘蔗品種有10餘個,種植面積3.60萬公頃,年產糖22.05萬噸,有條件發展成為廣西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芝麻、火麻等,花生、油菜籽年產量均達3千噸。

林業資源

河池是廣西主要林區之一。據地區森林資源調查,全市有森林面積101.7萬公頃,其中用材林59.3萬公頃,占71.5%,活立木總蓄積2616萬立方米。林木樹種資源豐富,共有84科、250屬、532種,其中喬木241種,常綠樹種143種、落葉樹種98種。在廣闊的林區里,分布着白豆杉、南方紅豆杉、穗花杉蜆木、擎天樹、小葉紅豆、金絲李、馬卦木、南華木、香果樹、木銀鵲樹、青錢柳、馬尾樹等10餘種珍貴樹種。 人工林主要有杉、松、雜木、竹等。杉樹是河池大面積造林和現有森林中的主要樹種,現有杉木林面積27.13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達116.03萬立方米。松樹有16.0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23.14萬立方米,年產松脂3千多噸,雜木林44.4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998.46萬立方米。經濟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總面積13.3萬餘公頃,以油茶、油桐種植面積最大,年產油茶籽1.83萬噸,居廣西第7;油桐籽年產量 1.51萬噸,居廣西第2;八角也稱大回香或大茴,是中國的特產和重要出口物資,河池現有八角0.8萬公頃,年產八角近1000噸;全地區現有板栗0.8萬公頃,年產板栗6457噸,居廣西第一位,已成為全區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

漁業資源

河池有各種淡水魚類52種,其中經濟魚類有20多種。鱖魚(桂魚)、芝麻劍魚、黃峰魚、巴馬油魚、鲶魚等是淡水魚之上品,家魚以草魚、鰱魚、鱅魚、鯉魚、塘角魚、羅非魚為大宗。黃鱔、泥鰍等發展也很快,開發前景廣闊。[5]

人口民族

巴馬長壽村原圖鏈接

2010年全市總人口為399.19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79.40萬人相比,十年間共增加19.79萬人,增長5.22%,年平均增長率為0.51%。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間年平均增長0.56%下降0.05個百分點。

全市常住人口中,壯族最多,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82.64萬人,占83.89%;漢族人口為54.28萬人,占16.11%。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4.45萬人,減少 7.58%;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8.14萬人,減少6.03%。[6]

風景名勝

河池景區眾多,有宜州市下梘河、南丹溫泉、六甲小三峽。

河池市原圖鏈接

紅水河百里畫廊

是大化電站至江南鄉的紅水河段,長50公里,方園200多平方公里。大化水電站閘壩後,紅水河河道形成了寬300—500米,深30—50米的峽谷水庫。景區的景點密集,船移景換,人稱「百里畫廊」;大化水電站開閘放水的壯觀場面;公雞報曉石兀立江岸;酷似新月的穿山洞與狀似寵物的山嶺組成「天犬吠月」奇觀。

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

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蹟為高峰叢深窪地。 高峰叢深窪地地貌是岩溶地區由連座的正向石峰和其間封閉窪地組成的、峰頂高程900-1000m以上,窪地深度300m以上的峰叢地貌。其特點是峰、窪高差達300m以上,地表無河流網,地表水滲入地下,窪地底部裸露或有薄土層覆蓋,落水洞等較發育。七百弄地質公園,在486 km²範圍內有800m以上石峰約9000座,平均18.51座/km²;900m以上石峰約90座,平均0.185座/km²;石峰造型奇特,底部基座大部分呈壟崗狀,相互連接,峰頂海拔高程一致,故形成900-1000m高的岩溶剝夷面,分布面積大,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的峰叢地貌;有深淺不同的窪地2566個,平均5.28個/km²,其中深300-399m84個,400-499m25個,≥500m的5個,是世界上窪地最多最密的岩溶峰叢區。

水晶宮

水晶宮位於巴馬縣城西北的那社鄉大洛村牛洞屯,距縣城約44公里,交通便利。 水晶宮發育在峰叢窪地谷地岩溶地貌區,地形起伏較大,洞口位於岩溶峰簇的山坡上,高出現代侵蝕面約150m。水晶宮以全洞潔白純淨、密集分布的石毛髮、捲曲石、石花等景觀為顯著特色。洞內空氣負離子含量很高,達到每立方厘米36000-70000個,為洞外的5-10倍。水晶宮為廊道狀的中型洞穴,洞穴基本上順岩層層面發育,除數處大廳外,洞穴空間總體為廊道狀,總體上洞道高低起伏不大。據初步調查,水晶宮的長度大於600米,寬度8-40米,高度10-35米。洞底局部有卵石和細砂土沉積物。

百魔洞

百魔洞位於巴馬縣甲篆鄉,1987年中國和英國的岩溶地質專家踏進百魔洞進行了聯合考察後,一致認為:該洞集天下岩洞之美於一身。洞的平均高度為80米,寬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盤陽河從百魔洞下流過。百魔洞的獨到之處還在於它的鐘乳石高大氣派;據測量,最高的石筍為39米、直徑為10米。景點設有:孔雀迎賓、良田萬頃、金山猴王、杜甫吟詩」。[7]

參考文獻

  1. 河池概況2019-03-30 11:56 來源:河池市人民政府網
  2. 建制沿革2018-06-20 15:55 來源:河池市政府門戶網站
  3. 行政區劃2018-10-08 15:17 來源:河池市人民政府網
  4. 地理環境2018-06-20 16:27 來源:河池市政府門戶網站
  5. 自然資源2018-10-08 15:20 來源:河池市人民政府網
  6. 人口民族2019-04-03 16:30 來源:河池市政府門戶網站
  7. 風景名勝2019-03-28 15:26 來源:河池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