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北農業大學阜平棗業綜合試驗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河北農業大學阜平棗業綜合試驗站(太行山棗農業創新驛站)建設以棗樹綠色種植為特色,集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引進、研發集成、中試示範於一體的科技先導型、國際一流的山區現代棗業綜合驛站。

機構簡介

驛站採用大樹移栽進行寬行密植,水肥一體化,機械化,簡化修剪的技術措施,傳統干制棗園改造升級,實現管理省力化,提高產出/投入比。過引進高抗裂果和縮果的新品種 『曙光』和『雨帥』對婆棗大樹進行高接換優,進行新一代阜平大棗(新品種)改造,促進增產增收。建立集固定棚體結構,配套溫度控制、設施栽培與防雨、品質提升等關鍵技術於一體的設施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對月光、蜂蜜罐、六月鮮、冷白玉、冬棗[1]等設施鮮食棗栽培技術進行示範與推廣。

相關資訊

阜平之變探訪記|店房村:小山村孕育大規劃

「我們村整體是一個大景區的格局,西邊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國防教育軍事主題公園,東邊是大棗生態文化園區,中間是千年古棗林,還要建大棗文化博物館、棗酒文化博物館,這裡是易地扶貧搬遷後的新村,那邊要建商業街……」10月10日,店房村村支書劉淑軍站在位于山坡上的環山路上,向長城新媒體記者介紹村裡的整體規劃。

劉淑軍邊說邊用手比劃,在他手勢的指引下,一幅現代化的美麗鄉村實景畫卷,正在店房村2.8萬畝的土地上緩緩展開。

劉淑軍說,店房村的發展規劃定位是「紅色店房」,要做「全域旅遊」。這是根據村裡的實際情況確定的。

店房村是位於河北省阜平縣東南部的一個山村,隸屬於阜平大棗主產區北果園鄉,全村轄13個自然村,毗鄰203省道。在店房村所轄土地上,有荒山1.5萬畝、林地1.2萬畝,而耕地僅有0.072萬畝,占全村土地的2.6%。

店房村只能靠山吃山,那麼山上都有什麼?劉淑軍帶着記者開車繞行了18.8公里的環山路,邊走邊講。

記者了解到,這裡空氣清新、山勢俊逸、水流清澈,蘊藏着豐厚的自然旅遊資源,鎮魔坨、水簾洞、避難石、卷子石等一批遠近聞名的自然景觀散落在大山深處,滿山遍野種植着30多萬棵棗樹。

這裡還是一片紅色熱土,店房村距離晉察冀邊區首府城南莊7公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曾是晉察冀軍區教導團、戰地醫院的臨時駐地,許多革命烈士犧牲在這裡,至今還保留着烈士合葬陵園。

劉淑軍說,晉察冀邊區紅色文化和阜平大棗文化相結合,是店房村「全域旅遊」規劃發展的兩個基本支撐點。

目前,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的定點幫扶下,村里正在積極爭取和推進占地1100畝的國防教育基地的規劃建設。據了解,基地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國防教育培訓中心、晉察冀革命文化長廊、軍事科普與武器裝備展示區、民兵預備役訓練基地、軍事活動體驗區。劉淑軍形象地將這個項目稱為「國防教育軍事主題公園」。

劉淑軍介紹,這個項目已經開了4次專家評審會,縣裡先期撥付的資金已經到位,所需土地已經完成丈量登統,申請捐助展示的軍事武器裝備也已經按程序報審了,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這片山上放飛機大炮,那個河面上放最大的軍艦。這個體驗區200多畝,可發展體驗式旅遊,建成後遊客可在裡面開坦克、裝甲車。那邊要建個實景演出劇場,再現晉察冀邊區戰地文化,讓老百姓參演,也有點兒收入。我看過《又見平遙》《印象井岡山》等演出,效果非常棒。」國防教育基地項目已經在劉淑軍的腦子裡拍成了電影。

劉淑軍告訴記者,這個項目申請捐助展示的軍事武器裝備包括3艘軍艦、18駕飛機,加上坦克、裝甲車等,共計68個大件,將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國防教育軍事主題公園。目前,他正在對接專業旅遊運營團隊合作事宜。

「光有棗樹沒文化可不行。」劉淑軍告訴記者,村里重點打造了「千年古棗林」,擁有千年古棗樹327棵;規劃設計店房大棗文化博物館、棗酒文化博物館,還建設了棗文化浮雕廣場,全面展現阜平大棗的文化歷史;在古棗林中心把28位將軍栽下的棗樹區域單獨開闢出來,形成了一片「將軍林」……

在劉淑軍的帶領下,店房村人心齊、效率高,僅7天就完成了征地,讓河北農業大學[2]——阜平現代棗業綜合試驗站項目順利在村里落了地。目前,項目征地、土地整治、水利配套、溫室大棚建設、塘壩建設等已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占地500畝的試驗站初見規模。劉淑軍說,試驗站將用於大棗品種的研發、病蟲害的防治研究,代表着棗業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除了兩大規劃之外,在劉淑軍心裡,店房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村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後,還要謀劃建設一條店房新村商業街;村里正在建設的手工業基地,要讓在門口就業的老百姓一個月至少拿到2000元;由浙江奉化滕頭村捐資建設的店房山泉水廠投入運營後,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30到50萬元收入;除了種棗賣棗,還要做棗酒、棗醋等產業……

與劉淑軍胸有成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有人對村裡的規劃思路提出質疑。「有人說,這麼大的攤子,根本弄不成,這是天方夜譚。可我認為,這些都能落實,而且在一兩年內的就能實現。」劉淑軍說。

一有空閒,劉淑軍自己會開着車在大山上轉兩圈,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在他的眼裡,這裡的未來都裝在他的心裡。店房村,這個小山村正在按照大規劃的思路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