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滄州市中宇小學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滄州市中宇小學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蔡御街御龍溫泉南200米路東。學校教育教學[1]設施、設備齊全,各功能室配備齊全,電腦室、音教室、圖書室、勞技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十幾個學生專用功能教室全部投入使用,微機教室做到了上課學生人手一機,每間教室、辦公室均與互聯網相連,實現了網絡化教學。建校以來,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教育評價為保障,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積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注重內涵發展,教育教學[2]資源逐年提高,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高度認可。

目錄

校園資訊

新華法院到滄州市中宇小學開展法治教育宣講活動

社會的快速發展讓青少年兒童接觸到的法律問題日益增多,為了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2023年10月8日下午,新華法院攜手滄州市中宇小學,共同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宣講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旨是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同學們普及法律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活動在課堂中開展,現場氣氛熱烈,法官助理楊浩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結合生活中的案例,為同學們講解了法律的基本原則和重要規則,還就如何防止校園欺凌、電信網絡詐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指導。活動最後,新華法院黨組成員、專委、中宇小學法治副校長李智發表講話,強調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並囑託同學們要弘揚法治精神,爭做法治少年,並表示新華法院將繼續與中宇小學緊密合作,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的法治教育服務。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同學們對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和他人。下一步新華法院與中宇小學將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共同推進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讓更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為建設一個更加文明、和諧、法治的社會做出貢獻

暢遊秀美滄州,情系古韻今風——中宇小學假期實踐活動(一)

社會實踐是教育教學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暑假期間更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最佳時機。為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豐富學生暑期生活,滄州市中宇小學以多種形式開展系列實踐活動,研學滄州文化,探尋滄州美景,尋味滄州美食,走訪滄州小巷,尋味滄州古道......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進學生的愛國情懷,感悟中華文化的底蘊。

滄州市博物館是滄州市人民政府投資興建的河北省級社會公益事業重點項目,館內藏有7000餘件展品,收藏和展示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所出土徵集的各類文物、標本、藏品,以及極具地域特色的大運河、渤海灣、雜技、武術和品類繁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現象,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展示、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物考古於一體的區域性綜合博物館。

2022年7月16日,中宇小學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滄州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追溯歷史步伐,追憶滄州往事。

一進入館內,同學們就被博物館內的環境所震撼,原本躁動不安的隊伍,也瞬間安靜了下來,大家沉浸其中,跟隨講解員老師的腳步,有條不紊地參觀着。

滄海之洲——歷史文化陳列館

大家首先參觀的是「滄海之洲——滄州歷史文化陳列館」。歷史既承載了知識與文化的過去時,也兼顧了教育和傳承的將來時。

從鑽木取火的人類起源,到燕齊都會的輝煌於世,從大運河的順流而下,再到如今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的家鄉滄州歷經風雨,幾經漂泊,在這個時代,以最美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美輪美奐的玉器、栩栩如生的陶俑,精美絕倫的壁畫,無一不震撼着在場所有人的心靈。同學們在腦海里浮現出古人雕琢的場面,大家都被古老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所震撼。

青釉堆貼花龍柄壺

(北朝,1980年出土)

同學們一邊走,一邊聽,一邊回味,一邊感慨,不知不覺中,對自己的家鄉,也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的家鄉,更增添了一份熱愛。

渤海之濱——沿海資源科普館

離開歷史館後,同學們來到了「渤海之濱——沿海資源科普館」,170餘種生物標本,琳琅滿目的展品讓孩子們目不暇接,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展品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到歷史的多彩。

滄州地處渤海之濱,這裡面有着面積巨大的渤海新區、黃驊港。黃驊港既是宋金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北起點,又是亞歐大陸橋新通道東端的橋頭堡,特有的區位,讓滄州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次博物館參觀學習活動,讓課本上學習的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連接起來,讓歷史變得可以觸摸。同學們暗暗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增強素質,不負歷史使命,創造自己的輝煌。

參考文獻

  1. 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搜狐,2020-05-20
  2. 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搜狐,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