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德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中國著名物理學家、大氣電學家、中國水聲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汪德昭所從事的大氣中大小離子平衡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物理學界認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開拓我國國防水聲學事業,制定了我國水聲學的研究發展戰略;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水聲學研究人才;領導實施了水下預警體系,完成了多種國防和民用水聲先進設備的研製,為我國海軍建設和聲納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汪德昭院士為我國國防水聲學事業的開拓和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個人簡介

江蘇灌雲人,192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40年在巴黎大學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曾榮獲法國法語區聲學家協會授予的最高級獎章、法國巴黎市政府頒發的銀質獎章、法國總統授予的法蘭西軍官級榮譽軍團勳章。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聲學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開創了中國水聲學和國防水聲學研究,創建、組織和直接領導了有關研究工作,創建和發展了中國第一支水聲科技隊伍,為中國物理學研究、國防科技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40年代在大小離子平衡態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被譽為「郎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數十年來在諸多方面取得創見性成果。[1]

1923—1929年 在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習。

1928—1933年 任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助教、講師。

1933—1934年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學習。

1934—1938年 在法國巴黎大學朗之萬實驗室攻讀研究生學位。

1940年獲巴黎大學國家科學博士。

1938—1956年 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研究指導主任。

1956—1958年 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國科學院器材局局長。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8—1964年 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副所長。

1964—1984年 任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所長。

1984年—1998年 任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生平概述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出生在江蘇省灌雲縣板浦鎮。他的父親汪壽序(號雁秋)曾任北洋政府農林部主事,1912年,攜眷來到北京。汪德昭在家中排行第二。長兄汪德耀是生物細胞學家,早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回國後曾任廈門大學校長、教授。他對汪德昭早年樹立愛國思想及赴法留學的影響頗大。三弟汪德熙是核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四弟汪德宣,早年學習生物學,後經商。[2]

1913年,汪德昭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接受正規的小學教育,1919年升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23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預科。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於畢業前一年(1928)就被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張貽惠破格聘為物理系助教,直到1933年出國。在此期間,他還兼任中國大學物理學講師。汪德昭治學嚴謹,講課生動,又擅長動手做實驗,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當時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會主席趙世炎、副主席汪德耀的影響下,汪德昭逐漸認識到中國之所以窮,之所以受人欺凌,是因為中國的科學落後,於是他萌生了獻身科學事業、使國家富強起來的強烈願望。[3]

1933年10月,汪德昭前往歐洲,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學習一年法語。翌年10月,他到法國巴黎大學郎之萬實驗室攻讀研究生。P.郎之萬(LANGEVIN)交給汪德昭的第一個研究課題,是「低空大氣層中大小離子平衡態的研究」。這是郎之萬畢生關注的一項研究課題。在郎之萬的指導下,他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用人工方法創造了一個可以控制的環境,對大離子的半徑、單位體積內的數目、遷移率等加以測定,並和郎之萬一起推導出大離子的合成係數理論。1940年,汪德昭根據這項研究成果寫出論文,通過了巴黎大學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的答辯,評議為「最榮譽級」。在郎之萬的培養和指導下,汪德昭對近代物理學諸多分支學科當時的前沿課題進行了廣泛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創造性的成果,受到郎之萬的特別賞識。1939年,郎之萬曾推薦汪德昭到法國國家研究中心(C.R.S.)第四研究組參加戰時科學研究,開始接觸水聲技術,曾為法國加大海軍聲納的發射功率做出過成績。[4]

1938--1956年,汪德昭一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等職,後任研究指導主任。在此期間,他除了大氣電學的研究外,還從事過負光致效應、利用B射線控制造紙的厚度、液體對超聲波的吸收、郎之萬離子發生器、X射線對超聲振動狀態壓電晶體的衍射、RAD轉換電子的絕對強度、關於放射錒的弱能量Γ射線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設計製造了超靈敏度靜電計和微量天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法國科學技術界的讚揚。在這期間,汪德昭還先後兼任過法國石英公司顧問、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技術指導、英國同位素髮展公司顧問等職。[5]

1956年,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召喚海內外學子共同努力把祖國建成富裕、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汪德昭雖已僑居法國20多年,但他魂系中華,情懷祖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和之後,就曾經接觸進步力量,多次幫助人民政府做過不少工作。1950年在法國出現的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就是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升起的。如今得知祖國缺乏科學人才,他感到應為祖國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是毅然放棄了在巴黎的豐厚待遇,以及事業、地位,偕同夫人和孩子,於1956年12月回到闊別了23年的北京。[6]

回國之後,汪德昭先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兼室主任,併兼任中國科學院器材局局長;後經聶榮臻元帥推薦,出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開始籌建中國國防水聲學的研究工作。1964年聲學研究所正式成立,他一直擔任所長或名譽所長。[7]

回國30多年來,汪德昭最突出的貢獻是從無到有地開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水聲事業,把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建設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研究所。他還根據中國海域的實際情況,制訂了我國水聲學「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研究發展戰略,培養了一大批水聲學研究人才,其中有多人被外國專家稱為「世界級專家」(WORLDCLASSEXPERT)。1981年,他同他的學生尚爾昌合作,把他們30年的研究心得寫成了中國水聲學的第一本專著——《水聲學》。[8]

個人榮譽

由於汪德昭的學術成就和在國內外科學界享有的盛譽,1957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擔任多種學術職務。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榮譽委員,任過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國防科工委水聲學領導小組組長、顧問;國家科委海洋專業組成員。他還是法國物理學會和法國聲學學會的國外會員和英國《低頻與振動》學報編委。[9]

汪德昭1945年曾獲得法國科學院頒發的「虞格」(Hughes)獎金;1981年獲法國聲學學會(前身是法語區聲學家協會)的最高榮譽獎章——銀質獎章;1983年獲巴黎市政府的榮譽獎章;1991年8月30日,又獲得了法國政府頒發的「榮譽軍團軍官」勳章。[10]

汪德昭於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七屆委員。[11]

參考文獻

  1. [1]汪德昭.名人簡歷 .
  2. [2]汪德昭.名人簡歷 .
  3. [3]汪德昭.名人簡歷 .
  4. [4]汪德昭.名人簡歷 .
  5. [5]汪德昭.名人簡歷 .
  6. [6]汪德昭.名人簡歷 .
  7. [7]汪德昭.名人簡歷 .
  8. [8]汪德昭.名人簡歷 .
  9. [9]汪德昭.名人簡歷 .
  10. [10]汪德昭.名人簡歷 .
  11. [11]汪德昭.名人簡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