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戲劇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前稱中國戲劇家協會江蘇省分會,籌建於1958年12月,1960年4月3日正式成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出理事76人,時有會員367人,其中全國會員72人。1991年易名為江蘇省戲劇家協會[1],周邨、王鴻、劉俊鴻、汪人元先後出任主席。
協會簡介
江蘇省戲劇家協會經常組織創作人員深入生活,組織理論研究人員進行專題研究,並組織會員相互觀摩、交流技藝以及開展對外交流活動等。常年堅持舉辦省知名演員讀書班,不斷提高會員的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江蘇省戲劇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於2009年6月2日在南京召開,汪人元當選主席,王芳、王建偉、呂效平、李政成、李潔、楊麗娟(兼秘書長)、陳晶、陳澄、周東亮、竺小招、柯軍、徐秀芳、顧薌、蔣曉勤當選副主席,現有會員2760人,其中全國會員453人。
相關資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澄:打造最江蘇的文化符號
江蘇文化襟湖帶河,容江納海,積澱厚重,影響深遠。江南文化是最具典型的江蘇文化的體現,同時又是江蘇文化的根脈。那麼,在江南文化人眼中,江南文化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劇團一級演員、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澄認為,江南文化應集獨特和包容、傳統和現代、傳承和創新為一體。既有湖海的浩瀚,又有江河的奔流;既有運河的溝通南北,又有長江的橫貫東西;既有江南的小橋流水,又有蘇北的楚漢雄風。
在歷史上,江南文化承襲吳越春秋、衣冠風流、五代氣象、大明王朝一脈,歷來與詩詞歌賦、戲曲、非遺密不可分,塑造了「吳韻漢風」「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書寫了一幕幕「精彩江蘇」的文化傳奇。
在新時代,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加快、大運河成功申遺的背景下,江南文化的發展必將由散到整的發展躍進,對推進江蘇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因此,陳澄有三個自己的設想:
構建大江南的文化格局
無論是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還是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的影響,無一不體現融合包容、溝通互補的特點。這就需要江南文化做好足夠的準備,抬高站位,打破壁壘,不求偏安一隅,而要以更加開闊的胸襟和視野,構建更加寬廣的文化格局。
打造最江蘇的文化符號
詩詞歌賦、戲曲、非遺,為江南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土壤,也成為詩意江南的重要文化符號。躬逢盛世,江南文化應當大有可為。應該從文化資源挖掘、戲曲非遺傳承[2]、領軍人才培養、藝術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創樹等方面,集中發力,多頭並進,打造最有詩意的江南文化品牌,打造最江蘇的文化符號。
營造最詩意的美好生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之後,人民對於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的質量也更加提升。這就需要江蘇文化人切實履行擔當,「以人民為中心」,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向前再靠近一步,向下再挖掘一尺,不斷創作更加符合人民需求、符合時代發展、體現江蘇特色的文學藝術精品,為營造最詩意的美好生活盡力發光。這是江蘇文化人的使命擔當,也是江蘇文化人的文化自信。
視頻
江蘇省戲劇家協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加入協會不可不知的好處,搜狐,2018-07-22
- ↑ 保護非遺文化 傳承戲曲精髓 ,搜狐,2020-04-22